3.1 温度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温度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温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描述温度的概念。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正确读数。
理解温度是热力学系统的一个物理属性,它与热量和物体的状态变化有关。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总结温度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温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技巧。
2. 教学难点:
理解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温度是热力学系统的一个状态参量。
三、教学准备
演示温度计、学生用温度计若干。
热水、冷水、温水各若干容器。
实验记录表。
投影仪及相关课件。
四、教学过程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展开:
【导入】
情境创设:教师展示一张冬季雪景图和一张夏季海滩图,并问学生:“这两张图片给你们带来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回答可能会提到“冷”和“热”。
问题引导:教师继续提问:“我们如何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或‘热’呢?”学生可能会提到用手摸或使用温度计。教师借此机会引出“温度”的概念,并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新课讲解】
1. 温度的概念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温度的定义,即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举例说明,比如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沸水的温度比温水的温度高。
学生活动: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例子,如天气预报中的气温、烹饪食物时的火候等。
2. 温度的测量
温度计展示:教师展示温度计,并讲解其构造,包括玻璃管、液泡、液柱和刻度等部分。同时介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
使用方法演示:教师演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强调“估、选、放、读、记”五步法。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指出并纠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温度计使用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 实验探究:温度的变化
实验目的明确:教师说明实验目的,即探究温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同时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并要求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步骤包括:(1)将三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温水和冷水中;(2)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3)分析比较三组数据。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组学生都能正确进行实验。
结果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度作为热力学系统状态参量的重要性。
【学生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冬天会感觉冷,而在夏天会感觉热?”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答案。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温度与人体感知的关系。
温度计制作比赛: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分组制作简易温度计。比赛谁的温度计更准确、更美观。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总结提升】
知识点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包括温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温度变化规律等。同时强调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度作为热力学系统状态参量的重要性。
生活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烹饪、医学等。并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温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价值提升:教师肯定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温度是表示物体所含热量多少的物理量
C.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D. 温度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温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保证不超量程
B. 测量前,需要用力将玻璃管中的水银(或酒精)甩回玻璃泡内
C.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3.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教室内的温度大约是50℃
B.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40℃
C. 手感觉较舒适的温度大约是70℃
D. 人体正常体温是39℃
4. 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 一小块5℃的冰块放在一大盆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填空题:
1. 温度是表示物体 _______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_______ 和认清它的 _______。
3. 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_______ 的温度为0℃, _______ 的温度为100℃。
4. 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为:
①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②取出温度计;
③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④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⑤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⑥比较测量值和估计值的差别,形成对温度的初步认识。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_______。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
确保了温度的概念、测量方法等重点内容的清晰讲解。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温度的变化规律。
课后练习题的设计覆盖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学方法方面:
采用了情境导入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了讲解、演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
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教学效果方面: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完成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掌握得较好。
部分学生在实验探究环节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少数学生对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
4. 改进措施方面:
在实验探究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的学生互动和讨论环节,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对于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内容,可以采用更多的生活实例或比喻进行解释,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在课后练习中,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