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心中有数上职场 学案 (含解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心中有数上职场 学案 (含解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课标要求 考情概览 备考策略
年份 试题类型 考查考点 情境
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2023广东、山东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立足职场有法宝 心中有数上职场 求职侵权 1.明白宪法及劳动法律法规对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明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理解订立劳动合同的必要性,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悉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2.增强法治意识,增进对基本劳动法律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提升辨别违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行为的能力。 结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剖析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辨别几种维权方式的特点,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 选择题 就业 就业案例
2022北京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心中有数上职场 求职侵权
2022辽宁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心中有数上职场 求职侵权
7.2 心中有数上职场
1.从业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义务。
2.就业维权的原因。
3.就业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1.科学精神: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法治意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3.公共参与:把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主要义务。
1.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义务。
2.就业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掌握5种途径: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明确劳动者的9项权利与4项义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明明白白工作
1.劳动者的权利
(1)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①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②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
【相关链接】
(1)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劳动法规定:
①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③不得克扣和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休息休假的权利
①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注意: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②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1-10年,年休假5天;10-20年,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
(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关心和保护。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原因: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现象,可能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
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
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社会福利:是政府为社会全体成员举办的各种公共服务及为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等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社会福利分为公共福利、特殊群体福利和职业福利。
【相关链接】
(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2)对少数单位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国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缴纳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
(5)其他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2.劳动者的义务:
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2022年5月,王某作为技术型专业人才被高薪引进某公司工作。2023年2月,该公司向王某发出通知,以其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为由予以辞退,王某于当日离职,诉求该公司支付2022年度年休假工资36363元等。王某的诉求( )
A.是合理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
B.是不合理的,王某离职的时间是在2022年之后
C.是合理的,王某并不是主动辞职而是被公司辞退
D.是不合理的,王某离职是因为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答案】A
【详解】A:我国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如果2022年的带薪休假还没有享受,王某离职时公司应该补发,A符合题意。
B:王某于2022年5月入职,2023年2月离职,拥有法律规定的休息休假的权利,是合理的,B说法错误。
C:王某的诉求是合理的,但这与其是否主动辞职无直接关系,C不选。
D:王某的诉求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合理的,D不选。
故本题选A。
2.大学毕业生小王在某市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在与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她看到这样的条款:甲方业务繁忙,乙方自愿同意遵守早上9:00上班,晚上9:00 下班的工作制度。如果你是小王,想就此与公司进行协商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下列可以作为依据的是( )
①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该合同条款违背法律要求
②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司需劳动者加班,应支付高于正常工资3倍的工资
③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的原则
④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若协商不成,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小王在与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她看到这样的条款:甲方业务繁忙,乙方自愿同意遵守早上9:00上班,晚上9:00 下班的工作制度,小王想就公司需劳动者加班问题与公司进行协商并提出自己的主张,样做的依据的是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该合同条款违背法律要求,应加以修改,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的原则,①③符合题意。
②: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司需劳动者加班加点,应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不一定都是3倍,排除②。
④:材料强调小王对合同中的条款有异议,想与公司协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④。
故本题选B。
3.高某为某超市员工,与超市口头订立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务合同。合同期间,高某在一次外出为超市客户配送货物的途中因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后经医院鉴定为十级伤残。高某要求超市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赔偿各项治疗费用,超市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支付。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超市侵犯了高某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
②该超市侵犯了高某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③因超市否认,高某与超市间的口头合同自始无效
④高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高某在一次外出为超市客户配送货物的途中因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交通事故是意外事件,该超市并没有侵犯高某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①错误。
②:高某因工受伤,要求超市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赔偿各项治疗费用,遭到拒绝,该超市侵犯了高某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②正确。
③:高某为该超市员工,与超市口头订立了为期两年的劳务合同,双方构成法律认可的劳务关系,即使超市否认,也不影响该合同的法律效力,③排除。
④: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本案中高某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维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二、清清楚楚维权
1.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解决方式
(1)达成和解(协商与和解)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2)申请调解
①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
②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3)劳动仲裁
①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
②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4)诉讼:
提起诉讼条件
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⑸其他途径:
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知识拓展】劳动争议的处理
(1)各国处理劳动争议所遵循的立法原则不外两种:一是自愿原则,二是强制原则。遵循不同的基本原则,就会形成不同的组织体制和办案体制。
(2)根据自愿原则,调解或仲裁机构独立于政府的特征较强,由双方当事人协议是否调解或仲裁;和解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仲裁人员应由当事人选择。这就形成了“裁审自择”“裁审分轨”的双轨体制。
(3)根据强制原则,调解或仲裁机构与政府的联系较多,政府常常从中起主要作用;劳动争议任何一方当事人或者政府无须协商均可依据法律规定交付仲裁解决争议;仲裁人员由仲裁机构指定。在强制原则下有的国家规定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效力,有的国家则规定对裁决不服,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形成“裁审衔接”的单轨体制。
4.邢某于2021年4月入职某公司,从事公司日常记账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财务总监因工作需要,将公司账户的账号、密码告知邢某。同年6月29日,邢某遭受网络诈骗致使公司损失268000元。事后,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邢某赔偿公司财产损失。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司未经劳动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人民法院可以直接通过诉讼调解来解决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纠纷
③公司与邢某未签订劳动合同,其维权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④邢某入职时间短、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双方劳动关系的认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②: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劳动争议纠纷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司与员工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让公司先申请劳动仲裁,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邢某于2021年4月入职某公司,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同年6月29日,邢某遭受网络诈骗致使公司损失268000元。但是双方存在实际的劳动关系,邢某不因入职时间短影响与公司劳动关系的确立,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影响其劳动关系的认定,③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26岁的小陈毕业后入职北京某技术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双方约定试用期为半年。入职三个月以来,公司多次安排小陈加班。2022年元旦期间,公司再次安排小陈到外地出差,从事设备调试工作,小陈拒绝了公司的加班要求。后公司以小陈在试用期内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对其予以辞退。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小陈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权益
②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给予小陈相应赔偿
③小陈处在试用期,因而没有和该公司建立劳动关系
④小陈可以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未经劳动仲裁,当事人不得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①说法错误。
②:公司以小陈在试用期内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对其予以辞退不符合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应该给予小陈赔偿,②正确。
③:尽管双方约定试用期为半年,但小陈与该公司建立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③说法错误。
④:当事人在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争议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大学毕业生张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该公司要求张某三年内不能结婚,并写入合同,入职一年后张某结婚了,该公司以张某违反合同为由提出解约,遭到张某的拒绝,于是双方产生劳动纠纷。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张某自愿签订合同,违背合同内容应被解约
②合同内容违法,公司不能以此为理由提出解约
③张某可直接到法院进行起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此类劳动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不可直接起诉至法院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虽然张某自愿签订合同,但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该合同的法律效力可能会受到限制,公司不能以此为理由提出解约,①说法错误。
②:该公司要求张某三年内不能结婚,这说明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公司不能以此为理由提出解约,②说法正确。
③:该争议属于劳动合同纠纷,张某可以先与单位进行协商或申请调解,协商调解不成再申请劳动仲裁,不经劳动仲裁程序不能直接起诉至法院,③说法错误。
④:劳动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不可直接起诉至法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课本P64探究与分享
阿秀所在的公司经常要求员工加班。一天,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加班4小时,否则扣发当日工资。坚持几天后,阿秀觉得身体不适,有一天只加班2小时就回家了,月底发工资时发现竟然被扣了一天工资。
●请评析材料中公司的做法。
●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参考答案:
●材料中公司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因为它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3、虽然该公司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可以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延长工作时间,但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体假时间的回报,公司必须向阿秀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该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加班4小时,否则扣发当日工资”显然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课本P66探究与分享
某公司聘用王某后,多次要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费,都被王某拒绝。王某还主动写下了“本人自愿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由此产生的所有后果由本人承担,与公司无关”的声明,于是公司没有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费。几个月后,王某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致残,要求公司给予其因公致残的相关待遇。公司以王某的声明为由拒绝按照工伤保险待遇给予赔偿。双方为此发生争议。
●你认为王某的声明有效吗?公司能否以此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
无效。
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本案中王某虽然出具了书面声明,自愿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但他的声明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该公司不能以王某的声明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课本P66-67探究与分享
某公司员工易某上班时在办公室玩电脑游戏,被部门领导通报批评。此后,易某又两次在上班期间擅自离岗,公司人事部门对易某作出记过失3次的决定。两个月后,公司以易某12个月内累计3次过失为由,解除与易某的劳动合同。易某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公司提出,《员工日常管理奖惩条例》中明确规定,若员工12个月内累计3次过失,则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易某已阅读该条例并签字承诺资源遵守,故公司拒绝支付赔偿金。
●你支持易某的主张还是公司的主张?为什么?
参考答案:
支持公司的主张。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案例中的易某屡次违反公司《员工日常管理奖惩条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故该公司解除与易某的劳动合同并无不当。
对易某提出要求该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主张也不应该支持。这说明,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
课本P67探究与分享
某餐厅开业前公开招聘,蔡某与其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由于餐厅竣工日期一拖再拖,蔡某只好在家等候上班通知。3个月后,蔡某得知餐厅因拖欠工程款暂时无法开业,且在家等候期间不发工资。蔡某找到餐厅经理,表示1个月后如果餐厅还不开业就解除劳动合同。1个月后,餐厅仍未开业,蔡某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但餐厅不同意解除,并拒绝交出蔡某的档案。蔡某像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返还档案,但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人民法院为什么不支持蔡某直接
参考答案:
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蔡某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
蔡某应该在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蔡某的申请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蔡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劳动者的权利比义务重要。(×)
【解析】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2.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意味着不能加班加点。(×)
【解析】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
3.所有劳动争议均是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的。(×)
【解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这些争议既可能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也可能由劳动者未履行劳动义务损害用人单位权益引起。
4.申请协商、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
【解析】申请协商、调解并非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5.出现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解析】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与劳动争议解决相关的认识类试题的解法
(1)题型特点
此类试题往往以具体案例入手,要求分析出现劳动争议的原因,并提供合理的解决途径
(2)解题方法:
对某一劳动争议进行全面认识,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产生劳动纠纷的原因,主要看属于哪一方的责任。如果是用人单位的责任,要具体看侵害了劳动者哪些方面的合法权益;如果是劳动者的责任,则要看劳动者出现的具体问题。
其次,要分析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权,或者是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应该如何解决这一争议。
最后,可以进一步分析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应该得到什么启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