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路寨乡贾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路寨乡贾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8.某班同学在对C0,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0,的功,又可以体现C0,的过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调研试卷(RJ)
A.C0,可以使人窒息
B.C0,可以作气体肥料
C.CO,可以产生温室效应
D.固态CO,可用于人工降雨
9.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
考试范围:第一~九单元
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注意事项: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1.本试卷共4页,四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10.如果配制100g6%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A.称量的氢氧化钠部分潮解
B.用托盘天平“左码右物”称量氢氧化钠
3.答卷前请将弥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C.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



总分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得分
B.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解度
h
C.从0℃到3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小
D.温度从10℃到20℃时,、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在增大,其中a物质的溶
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Cl:35.5K:39
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102030温度/℃

得分评卷人
12.四名学生计算30g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C02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x表示C02的质
、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量),其中正确的是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B-0
C.12_30g
44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2.防雷击要远离金属制品。因为金属具有
1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Cu(NO3),和AgNO3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分析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光泽
错误的是
3.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滤液中可能含有AgNO
B.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A.面粉
B.豆油
C.大米
D.食盐
C.滤渣中一定没有Zn
D.滤液中一定有Zn(NO,),和Cu(NO,),
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14.20℃时KC1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1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
1
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干冰”灭火器扑灭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伐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
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入5gKCL
降温
过滤
20℃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6.用溶质质量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完全溶解
。静性
40℃
40℃
20℃
3gKCl品体

A.甲烧杯中是KCI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1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1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7.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得分评卷人
、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湿润的紫色
带火星
石蕊小纸花
的木条氧气验满
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提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倾倒液体
浓盐酸
(1)实验现象是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16.如图所示是甲、乙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试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乙和甲
(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0气原子
过滤
收集氧气
⑦碳原子
○氧原子
RJ·九年级化学第四次月考第1页(共4页)
J·九年级化学第四次月考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