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在思想上必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2.正确看待不同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重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难点: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导入新课 诵读[ 清 ]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让学生猜一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什么?他真正做到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本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应该如何做吧。 理解诗句。 点明学习主题,言简意赅。【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知识点一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1.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3.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知识点二 捍卫国家利益1.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和平发展时期,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3.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课堂小结】(一)课堂小结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群众。所以我们一定要维护国家利益。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应该从意识和具体行动这两个方面来掌握。从意识方面来讲,我们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表现在:要心怀爱国之情;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情感。行动方面,由于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捍卫国家利益就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此外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利益还要敢于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布置作业】(一)布置作业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句话反映了他( )A.痛恨鸦片的感情B.表达他热爱和平的情感C.具有清正廉洁的品格D.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感情2.下列行为不属于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怀的是( )A.小明主动为维护祖国团结贡献力量B.小雷发现有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举报C.小红拒绝购买别国商品并暴力打砸店铺招牌D.小丽积极参加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3.材料分析题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1.D 2.C3.关于这一行为,我们应持反对态度。在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1.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2.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3.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首先总结本节课自身教学方面的优点:1.课程容量设计合理,刚好上课时间内结束课程。2.课程环节设计以学生参与为主,生本课堂。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性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正并反思的方面:1.导入视频过长,需精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