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一)1.C 2.C 3.B 4.(4分)①宗教随着科学发展而将被人们放弃;②哲学因为能够让人获得真正的超道德价值能够替代宗教;③哲学可以通过更直接途径获得更纯粹的价值,作为替代者优于宗教;④中国的哲学传统已经证明,无需宗教,人们按照哲学去生活就能体验到超道德价值。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答案中如照抄原文“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宗教的洪福”,酌情给1分。 5.(6分)全史在胸:①作者站在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的全局高位,纵贯中西宗教、哲学发展;②作者谙熟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源流根脉,准确把握了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独到见解:③作者对哲学定义、超道德的价值标准、哲学的功用等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3概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做出深刻剖析。"条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6.C 7.C
8.同:都表现出“我”对奶奶自己维人的不解。 异:第二句是我对奶奶当面的质问,比第一句的质疑感情更为强烈,不加停顿的追问中充满了愤怒和仇视。(每条2分,共4分)
9.①奶奶的维人和乡邻给予地家的帮助,都是从维护自身家族利益出发,也符合乡村道德伦理关系的规则。②奶奶与秋旺、春旺、大耳朵全等人是熟悉的乡邻,他们之间的互助与回馈,充满了温暖的乡情。(每条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二、 (35分)
(一)10.B、D、F
11B12.D。
13.(1)大臣有诽谤魏征包庇自己亲人的,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不是这样。 得分点:“毁”诋毁,诽谤。“阿党”袒护,包庇。按讯:审问、调查、讯问。“是”代词,这样。句意一分)(5分) (2)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就如同在利益方面贪求的人一样,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得分点:“汲汲”热衷,急切追求的样子。法:距离。句意1分)(3分)
14.(1)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的名利得失。(2)勇于面谏,言行一致(3)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每条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宗刚继承皇位,励精图治,改革治国之道,多次把魏征召到卧室里,询问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性情又刚正不阿,从不退缩屈服,太宗与他谈论,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征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就殚精竭虑为他服务,知道的事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太宗曾经慰劳魏征说:”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不是您诚心诚意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样 ”那年,太宗又升任他为尚书左丞。
大臣中有诽谤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的,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不是这样,温彦博向太宗奏道:“魏征作为一个臣子,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显明,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招来这些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太宗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并说:“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存痕迹。”几天后,魏征入朝上奏太宗说:“我听说君臣一心,道义上如同一个整体。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只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这条道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大惊失色说:”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魏征又跪下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 ”魏征说:“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样的人,忠臣是龙逢、比干那样的人。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太宗在丹霄楼举行宴会,酒席间说:“每当魏征进谏而我不听从时,我说话他就不立即回应,为什么呢 ”魏征说:“我认为事情不可行,所以进谏,如果不听从就随便答应,害怕就要去施行。”太宗说:“你只管答应一声,随后再另行陈述议论,难道不行吗 ”魏征说:“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退下又有背后的话。’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再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背后的话,这不是稷侍奉尧、舜的做法。”太宗大笑。
材料二: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就如同在利益方面贪求的人一样,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二)15.C 16.①豪迈悲壮的风格(意境)与辛词相似。本词既有眺望所见的开阔空间又有追忆历史的深沉意绪,类似的风格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很典型。②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与辛词相似。本词中词人是少年壮志,如今却壮志成空;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情。③忧怀国家(爱国、家国之恨)的情感与辛词相似。本词词人为神州忧愁落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辛弃疾心怀国耻,满怀忠愤。④用典抒情的手法与辛词相似。本词多处用典,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方面非常典型。⑤以议论入词的特征与辛词相似。本词下片有大量的议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是典型的议论。(每条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三)17.(1)搔首踟蹰 吞声踯躅不敢言 (2)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
然 (3)示例: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②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③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④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注:本小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三、 (20分】
(一)18.(1)无微不至(事无巨细) (2)恰到好处(恰如其分)(3)必不可少(不
可或缺) 19.①将“为”改为“在”;⑥将“掺杂着”改为“掺杂着的”,或者去掉逗号和“往往是”。(评分标准:序号正确1分,修改正确1分;或把整个句子改正确也可)
(二)20.①江河是他们的归宿/他们选择漂泊江河(归宿写成栖息地、栖身之所、桃源均可得分) ②这些都不重要评分标准:答对一处得2分;意思对即可;超出字数,一律扣1分。 21.①原文采用短句,灵动活泼,形式整齐。②原句“不属于”使用三次(排比句式,也算对),强化了语意。③原文使用“甚至,连”突出强调与前两句的递进关系,强化了他们无路可走的困境。 评分标准: ①②③当中的信息点答出任意一个点即可给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共2分;本小题满分共6分。
22.C
四、(60分)
命题分析
本题为单则材料作文,材料前两句话从人们的切实体验出发,总结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智能化的算法时代。第三句话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讲的是算法的利处,第二个层次指出了算法带来的弊端。整段材料的核心是算法的“利”与“弊”。从两个层次的关系来看,材料更侧重强调算法带来的弊端。先进的技术、精密的算法可能会放大某些消极影响,让人在不断的重读和自我证明中固化认知,走向封闭。
考生写作时可以利弊都谈到,但重点必须放在对弊端的深入思考上,不仅要看到问题,更要探讨解决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任一角度进行思考:
从信息受众的角度,提醒我们在信息化时代不能困于“信息茧房”,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要多听多看多思×理性开放,学会审视和辨别。
从信息平台角度,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智能平台,肩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扬长避短,让技术和算法真正造福这个时代。
从社会角度,走出“信息茧房”还需进一步强化监管。全社会要形成共识,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更理性健康的舆论空间,为互联网算法时代的信息传播保驾护航。
另外,写作要结合材料有联想和思考,不能就材料来扩展算法的利弊;也不能完全脱离材料只写保持自我的思考能力。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做“超逆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连德价
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遂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
此处宗敷的会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吊,在基肾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
语文试题
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
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时为,基督救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
后者是道德价值。所以,说基书斑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准超道德价
注意事项:
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马填在答题卡上
对以上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造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
2.答逃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茱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成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
动,用橡玫擦干净后,中选涂其它答案标马。回答非选抒题时,币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
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造求。他们地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觉了超
答案与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尢效。
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趣道德价使,
3.老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按服巾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
信息),而在于捉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种损益的不同暂且不论,常老于》这个说法我也不完全同意。现在引
(一)现代文阅读I(本趣共5小题,19分)
用它,只是要表明,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
阅读卜面的文宁,完成1-5题。
的知识,为道的日的就是我所说的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嶙
析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哲学的功用,尤其是形而上学的功用,不是增加积校的知识,这个看法,当代西方哲学的维
西方人看到腐家思想渗透中回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实李衣是地说,儒家并
也学派也作了发浑,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为了不同的月的。从他们的擗论中可以清楚地看
不比柏拉图或里亚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
出,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若是试图给予实际的信息,扰会变成废话。
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宗教倒是轮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载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乡义的名词。对于不司的人,哲学,宗救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至
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送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救的杖
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子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威降低了。效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芬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使,他们只好把自
宗效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救就是一种
己限于尘世李务,而与椅神事务绝缘。
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述信、数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牧。
不过年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褪供了获得更菏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散凝供的途径
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希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款。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
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热悉更高的价位,无需宋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迁回的道
教、道教、佛液,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数。至于道家,它是-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救才是
格。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植,北道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团为后者
宗教二者有其区剂。道家与道教的戴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牧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
礼杂着想象和递信、在未来的性不,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
人反乎自然。举何来说,照老予、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有然过
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位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宗救的洪福
怒。但是道效的主要教义测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
.〔节选白冯友兰载中国打学简史)
征服自然的科学特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技,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
A析学和宗教都和人牛行关系,宗致小包含着一些折学思想,儒家、道家、佛学都是哲学的
趣行多。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到人即使信奉宗敬,也是有哲
学派面不是示教。
学虚味的。
那.大多数民族的生活中宗教都非常重要,国文化精神不以宗教为基础,也不意味春国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战不关心宗教的。为什么会这祥?
人对超道德价值不递求。
对于超乎观世的连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散民族以宗教的观念
心,文所引《老子的话:说明了中雨哲学的传统由为学和为道构成,作者引用的日的就是
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连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竞
要表期一者的区别,
是一个例外?若说巾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救,这是否意味着屮国人对于高于道德
D.文章最后提到的“宗教的洪福”地指人们通过宗教获得的超道德价值,实际上是并不纯粹
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的"准超道德价仙”
高三进文式题第1近(共8页)
高二芹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