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宾王学校 2023 年下半年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题,每题 2分,共 60 分。)1.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B.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C.疆域辽阔,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印度 D.南北纬度跨度很大,东西经度跨度较小2.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稀疏 B.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C.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部地区D.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北京时间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4 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读图完成问题。3.东风着陆场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A.川 B.甘 C.内蒙古 D.晋4.图中卫星发射中心年均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酒泉、文昌、西昌、太原 B.酒泉、太原、文昌、西昌C.文昌、太原、西昌、酒泉 D.文昌、西昌、太原、酒泉5.选择酒泉发射场发射,从地理角度分析,是因为( )①地广人稀 ②地势平坦 ③热带气候,气温适宜 ④晴天多,能见度高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6.下图是中国地形图简图,对图中编号所示地理事物认识正确的有( )编 地理名相关介绍号 称① 长江 “黄金水道”,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② 黄河 在下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昆仑山③ 位于塔里木盆地以南,是第一、二阶梯分界线脉小兴安④ “红松之乡”,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的“界碑”是指( )A.近代史的开端 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近代化的起步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8.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B.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9.阅读如图《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 1843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数量骤增的原因是( )A.割占土地 B.五口通商 C.开设工厂 D.巨额赔款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时间轴中表达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11.下表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1860 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先后在松江、1900 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青浦两地大败洋枪队。1862 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 迫使联军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头目美国人华尔。 龙头火车站激战。A.建立了农民政权 B.反对清朝统治 C.制定了革命纲领 D.反抗外来侵略1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一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1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3 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14.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5.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A.弘扬了民主科学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实现了自强求富 D.促进了思想启蒙1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7.如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18.“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921 年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因其平易、通俗而广为传唱。这首诗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是( )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0.“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1.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的①、②处填写最答案( )A.①民主科学梦②新文化运动 B.①民主科学梦②五四运动C.①民主富强梦②新文化运动 D.①民主富强梦②五四运动22.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23.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程,小丽同学拟设计一项红色研学活动,她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①武昌—人民军队创建 ②会宁—长征胜利完成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诞生 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如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时间 1938 年 1939 年 1940 年 1941 年 1942 年 1943 年 1944 年 1945 年占比 58.8% 62% 58% 75% 63% 58% 64% 69%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25.二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 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 3500 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 6000 亿美元(按 1937 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6.“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开始,到大片船只结束”,“大片船只”指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7.毛泽东回忆到:“当年斯大林总是教育我们‘革命的红旗必须守住,最好固定在一个地方一万年不变。’结果到头来吃了闷头一棍,不但原来的红旗没守住,还被敌人赶着跑,十分被动,若不是及时纠正,我们恐怕都要去见马克思了……”这里的“及时纠正”指的是( )①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④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28.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根本一致29.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A.民主政治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30.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春天的故事》 D.《我的中国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题,共 40分。)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 (山脉)—淮河为界。这条界线大致与我国 1月份 等温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界线乙大致位于 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附近,确定界线乙的主导因素是 (填字母)。A.地形 B.季风 C.气候 D.植被(3)北方地区位于界线甲以东,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多于 400 毫米,农业生产类型以 业(填“种植”或“畜牧”)为主;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生产类型以 业(填“种植”或“畜牧”)为主。(4)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 ,墙体高;在传统交通运输方面,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地区河流众多,以 为主。32.仓廪实,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河南省冬小麦产量首居全国,在农业领域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34 项,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80.8%。多年来着力培育优质绿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实现由“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华丽转变,走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道路。材料二:(1)根据图 1 描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2分)(2)根据材料,分析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自然条件。(3 分)(3)河南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3分)33.回首百年党史,坚定前行之路。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其中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 1942 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 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1)依据材料一中的年代尺,指出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相对应的会议分别是哪两次?(2 分)(2)“中国革命曾多次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但是中共凭借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最终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请选择年代尺中的一项史实加以论证。(4 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认为中共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理由。(4 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两组学习成果。请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小组——情境中看历史)中国进入 19 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他们觉得用“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思想疗法”来形容这一场场“救治行动”非常恰当。(第二小组——数轴上学历史)“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此,他们绘制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第一小组同学所说的一场场“救治行动”各指什么历史事件。(4 分)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③猛药重治: ④思想疗法:(2)“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2 分)(3)第二组同学所说的 C 段“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史实进行阐述。(4 分)(4)综合两个小组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宾王学校2023年下半年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5 BDCDA 6-10 CABBA 11-15 DABDD 16-20 CDDAA21-25 ADDBC 26-30 DAC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40分。)31.(1)秦岭;0℃; (2)昆仑;A (3)种植;畜牧 (4)大;水运(每分1空)32.(1)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2分)(2)①河南省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满足冬小麦生长的需求;②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温和干旱适合小麦生长和越冬,夏季高温炎热有利于小麦的成熟;③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四个角度任答三个得3分)(3)因地制宜谋发展;注重科技创新;提高机械化水平;培育优质品种;积极开拓市场。(任答三点得3分)33.(1)1922年的中共二大、1929年的古田会议。(2分)(2)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写出会议1分,论证合理3分,八七会议言之有理也可给分)①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③五四运动中涌现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甚至领袖;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把反对帝国主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⑤五四运动是一场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每点2分,任写2点得满分)34.(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2)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都追求独立富强;都推动近代化进程。(任一点2分)(3)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奋斗目标;②国共实现合作,1926年进行北伐战争,经过两年多的征战,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③1927年,毛泽东领导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④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⑤1931年-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⑥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任写两点得4分,要求阐明史实及其意义)(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战略;要从实际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的道路;顺应世界潮流,坚持与时俱进……(任写两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宾王学校2023年下半年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模拟试题.pdf 宾王学校2023年下半年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