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部编版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九下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九下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阶段特征】冷战政策下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与解体;两极格局下孕育多极化发展的趋势。(1)40年代—50年代:①国际格局变动——雅尔塔体系形成(两极格局、美苏争霸)②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1.【阶段特征】(2)60年代—70年代:①社会改革向前推进——东西欧国家改革②经济格局新趋势——经济力量多极化、一体化【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西欧和日本崛起,挑战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80年代—90年代:①国际格局新变化——两极向多极②社会主义事业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③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2.【时空定位】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计划提出1949年“北约”成立德国分裂1955年“华约”成立万隆会议1960年“非洲年”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注:美苏“冷战”时期:1947-1991年3.【复习目标】(1)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2)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3)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道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4)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事,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知识点1:冷战4.【知识梳理】变化原因由战时盟友到对手[由合作到对抗]①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共同敌人消失)②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和不同的社会制度③二战后美苏势均力敌,两国的国家战略对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美苏关系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知识梳理】知识点1:冷战过程及影响1946年1947年1991年1949年1955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政治)一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经济)一一冷战扩大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北约”成立,美国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华约”成立,标志着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 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影响: 对西欧;对美国;对苏联实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3.【知识梳理】表现知识点1:冷战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地缘 政治马歇尔计划(1947年)北约组织(1949年)杜鲁门主义(1947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华约组织(1955年)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3.【知识梳理】知识点1:冷战影响越南战争(1961—1975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燃烧弹袭击越南儿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不断,威胁世界和平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推动了科技发展,为科技革命、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知识点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知识梳理】欧洲的联合欧洲煤钢共同体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1958年1967年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经济组织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目的: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过程:见示意图影响: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推动着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知识点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知识梳理】美、日经济发展原因:美国扶持、国内改革、引进技术表现: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美国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表现:繁荣-放缓-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美国 西欧 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二战大发战争财,战后确立霸主地位;经济危机等导致发展速度放缓 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 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②美国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知识点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知识梳理】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实质发展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最先实施最先建成 “福利国家”保障制度内容 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积极: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局限: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美国英国知识点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知识梳理】特点:①都经历了经济迅速发展、持续繁荣的时期;②都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③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影响: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启示: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③坚持改革开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新的发展机制: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B.新的发展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新的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知识点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3.【知识梳理】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毛泽东访问苏联二战后出现更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壮大1949年,苏联与东欧5国成立“经互会”1950年,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经互会总部3.【知识梳理】知识点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苏联的改革赫鲁晓夫1.时间:1953年2.措施: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垦荒运动、广种玉米等勃列日涅夫1.时间:1964年2.措施:重点放在重工业,尤其是军事方面,同美国军备竞赛等戈尔巴乔夫1.时间:1985年2.措施:侧重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等三人改革都没有成功,一再错失发展机遇3.【知识梳理】知识点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挫折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化市场经济政治变成东欧剧变3.【知识梳理】知识点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挫折苏联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①苏共丧失执政党地位;②15个加盟共和国解体;③都放弃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①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坚持依法治国,健全民主与法制;④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中共领导。启示3.【知识梳理】知识点4:亚非拉的新发展中国崛起3.【知识梳理】知识点4:亚非拉的新发展第三世界兴起度3.【知识梳理】知识点4:亚非拉的新发展据所学分析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 原因: ①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②亚非拉人民的觉醒与民族意识的增强;③殖民地半殖民地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④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发展与鼓舞。二战后亚非拉实现国家独立有何重大意义 意义:亚非拉取得了国家独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单元小结】6.【主题整合】世界格局的演变6.【主题整合】世界历史上的殖民侵略与反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7.【模拟演练】(1)结合所学知识,以材料一中的“和约”为主构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最后导致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爆发材料二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被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7.【模拟演练】(2)根据材料二、“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的原因是什么?(2)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被打败,美苏国家实力的膨胀,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7.【模拟演练】材料三 在二战后初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事关美、苏、欧三方的生死存亡,美苏对决意味着欧洲只能是美国的仆从,而美国始终是领导者。冷战初期的美国是世界的霸主,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到了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所论述时期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格局下美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4)据所学知识,归纳导致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3)世界格局: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变化:西欧推行独立自主政策,摆脱美国的控制。(4)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合作探究】概况世界现代史上三股政治力量及各自的发展趋势:【帝国主义】欧美:欧洲开始衰弱,中心地位动摇,美国进一步崛起【社会主义】苏俄/联: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并在探索中发展壮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