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单元测试卷(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选择题1.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内容涉及了“华东军区海军建立”“中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辽宁舰’交接入列”等内容。他学习的是( )A.民族大团结 B.科技文化成就C.钢铁长城 D.社会生活的变迁2.近年来中国发起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3.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关系正常化C.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4.1992年,中国第一次派部队参加海外维和行动。截至2020年9月,中国军队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材料说明了(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B.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活动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5.1956年,美国动物园提出与中国通过交换获得一对大熊猫的要求,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做罢。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接受中国赠送的大熊猫,大熊猫到达美国后受到美国民众热烈欢迎。这一变化表明 ( )A.中美交往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B.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消除C.国际形势推动美国转变对华态度D.中美两国民众价值认同趋于一致6.李克强访问非洲时,在演讲中引用埃塞俄比亚谚语“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该谚语生动解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朴素道理。从发挥的作用分析,下列史实中,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独立国家团结合作的是( )A.“非洲年” B.万隆会议的召开C.雅尔塔会议召开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7.下面年代尺的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中国在不同的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阶段中国民族危机日渐加深,中国几将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②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上升,成为世界大国、强国C.③阶段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D.④阶段中国积极倡导和平、合作、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8.下列哪一组都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 )①万隆会议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③中美建立外交关系④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1955年召开的标志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10.2021年3月18日,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杨洁篪表示:“中美关系‘破冰’以来取得很多成绩,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 )A.乒乓外交 B.基辛格秘密访华C.尼克松访华 D.中美建交11.如图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A.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B.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C.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D.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12.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坚持( )A.独立自主 B.互惠互利 C.大国外交 D.合作共赢13.2022年6月17日下水的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材料表明我国( )A.海军建设不断发展 B.军种组建日趋完善C.航母数量世界领先 D.军队改革日益深化14.“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与这段发言直接相关的会议是(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C.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5.如表是1967年﹣1971年历届联合国大会对“驱蒋纳我”提案的投票表决情况。对此表解读准确的是( )表决情况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通过 45 44 48 51 76反对 58 58 56 49 35弃权 17 23 21 25 17A.赞成“驱蒋纳我”国家逐年增加B.中国重返联合国过程曲折艰难C.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表决通过16.“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基本方略、明确了战略部署。”目前,我国形成的外交布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B.以大国为主导,以周边为基础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外交布局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7.1971年10月25日,某次国际会议上,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提案表决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他们向中国祝贺的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8.2023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指出,中法双方要相互尊重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这说明中国坚持(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C.“求同存异”方针 D.四项基本原则19.观察如表所示中国军费数据的变化,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年份 军费(人民币) GDP中军费占比1978 167亿元 4.6%1985 191亿元 2.1%1990 290亿元 1.5%2009 4805亿元 1.4%2019 11898亿元 1.3%(注: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经济总量的一项指标)A.国家注重国防建设 B.国家经济飞速增长C.军费投入比例失调 D.富国与强军的统一20.如图展示的军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二、综合题21.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建国之初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二:美国媒体这样评论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03期(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总理在这次会议中提出的方针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筑梦中国》解说词(3)请用两个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空间”。(4)20世纪70年代,中日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打开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中菲关系改善;中美“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请选取最符合以上事件描述的主题。 A、“开展体育运动,锻炼身体”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C、“体育是外交的先行官”D、“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材料四: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1982年,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5)请你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能够顺利收回香港主权的原因。22.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关系被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根据材料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材料二:艾森豪威尔政府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对华政策。对此,中国政府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材料三:中国重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美国政府表示:“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根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整理(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前提是什么?材料四:依靠综合国力和发展需要,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4)依据材料四指出“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怎样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23.外交是智者的游戏,也是妥协的艺术,更是国家力量强弱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具体说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材料二:(2)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原因促成的?你认为中美之间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是什么?材料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不可分。如果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建设则是从实践角度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丝路发展与读懂中国》(3)根据材料说说中国为解决世界和人类问题提供了什么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1971年10月28日,某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材料三 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外交取得的成就。(2)根据材料二,它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面对人类共同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什么。(4)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认为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得益于哪些因素?参考答案1-10 CBAAC BBBCC11-20 AAAAB ACADD21.(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协作。(3)中美建交、中日建交。(4)C。(5)中方外交立场与态度坚;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香港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夙愿。22.(1)抗美援朝;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2)政治孤立、军事封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一个中国的原则。(4)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23.(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会议初期出现的分歧和矛盾,周恩来用“求同存异”的方针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用平等的态度来平息争论,用谋求团结的诚意来化解矛盾,赢得了各方的尊敬和赞同,不仅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也促进了会议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推动会议获得圆满成功。(2)图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二:尼克松访华;图三:中美建交。图二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形势的变化。敏感问题:台湾问题。(3)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24.(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3)“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4)因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外交家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