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材重难点知识梳理及教学策略课件(共28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物理教材重难点知识梳理及教学策略课件(共28张)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高中物理教材重难点知识梳理
及教学策略
目录
回顾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评析
选择性必须2重点内容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趣味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案例分析
套路与反套路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1
回顾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评析
1.数学、生物学科发挥数学学科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
2.物理学科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强国建设。
3.化学、英语学科 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目的就是反刷题、反套路、正学风


2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课程目录
必修1目录
必修2目录
必修3目录
高中物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课程目录
选择必修1目录
选择必修2目录
选择必修3目录
3
选择性必须2重点内容
主题1.“磁场” 本主题的主要内容是在必修3的基础上的学习,与必修3相衔接。 必修3主要内容是磁场的描述(包括磁感应强度),本主题的主 要 内容是安培力、洛仑兹力及其应用。(磁场的描述在必修,场中受 力 在选择性必修
主题2.“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增加:用能量的观点解释楞次定律。 这里并不是要求用楞次定律的第二种表达方式来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问题, 而 是通过用能量观点解释楞次定律来增强学生能量守恒的观念,学会用能量守 恒观 念去探索未知问题
主题3.“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增加:例1 结合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体会物理学发展过 程 中对统一性的追求。 意图是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统一性物理思想。统一性物理理论所追求的基本 目 标。(注:统一性思想在本课标中好几处强调或试图强化。) 例:如何认识相互作用,力的表示;如何认识万有引力?天地之间的力的同一性; 如何认识电流?电荷的移动是统一性的基础;如何认识磁场?电流的磁场与磁体 的磁场;.....
2.增加(活动建议):蓝牙传输、WiFi、微波炉等在生活中应用。 这些建议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与研究,以增强学生自主学 习 能力、养成关注科技在生活中应用的习惯
主题4.“传感器” 传感器的条目几乎没有变化,但鉴于传感器发展迅猛,应用非常广泛,因此 实 际教学中要根据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作相应的调整,增加应用性与趣味性。
其中物理课程标准上说的是手机上的传感器。
4
趣味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案例分析
高考题型突破
高考题型1 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创新
知识梳理
实验原理的创新方法通常有:
1.转换法:将无法(或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可以(或易于)测量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然后再求待测物理量,这种方法叫转换测量法(简称转换法).如在“测量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虽然无法直接测量电阻率,但通过测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并将金属丝接入电路测出其电阻,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率.
高考题型突破
2.替代法:用一个标准的已知量替代被测量,通过调整标准量,使整个测量系统恢复到替代前的状态,则被测量等于标准量.
3.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要使其中一个或几个物理量不变,分别研究这个物理量与其他各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再归纳总结.如“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实验.
高考题型突破
1.某同学用图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两根金属导轨ab和a1b1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N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S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与两导轨垂直.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
题组演练
高考题型突破
(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
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
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
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流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
项前的标号).
AC
高考题型突破
高考题型2 实验器材的创新与使用
一般电学实验器材的创新有两方面:
1.引用新的器件,如二极管、感光材料、热敏电阻等与实际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见器件,要求学生多关注一些生活中的传感器;
2.改变器材的使用方法,电源进行串联或并联、把电压表当电流表或者改装电压表等.
知识梳理
高考题型突破
2.某兴趣小组欲通过测定工业污水(含多种重金属离子)的电阻率来判断某工厂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一般工业废水电阻率的达标值ρ≥200 Ω·m).如图甲所示为该同学所用盛水容器,其左、右两侧面为金属薄板(电阻极小),其余四面由绝缘材料制成,左、右两侧带有接线柱,容器内表面长a=40 cm,宽b=20 cm,高c=10 cm,将水样注满容器后,用多用电表粗测水样电阻约为2750 Ω.
(1)为精确地测量所取水样的电阻,该小组从实验室中找到如下实验器材:
A.电流表(量程0~5 mA,电阻RA为50 Ω) B.电压表(量程0~15 V,电阻RV约为10 kΩ)
C.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为1 A) D.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阻约为10 Ω)
E.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高考题型突破
请在图乙实物图中完成电路连接.
高考题型突破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测得一组U、I数据;再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一系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作出U-I关系图线.
(3)由以上测量数据可以求出待测水样的电阻率约为      Ω·m.据此可知,所得水样     (填“达标”或“不达标”).
134(130~140均可)
U/V 2.0 3.8 6.8 8.0 10.2 11.6
I/mA 0.73 1.36 2.20 2.89 3.66 4.15
不达标
5
套路与反套路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套路”是指按照习惯思维或固有定式解决或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方法,物理建模思想就是形成一种“套路”。
例 1.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场强为 E)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共存的场区中,一电子沿垂直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方向以速度 v0 射入场区,设电子射出场区时的速度为v,则( )
A 若 v0>E/B,电子沿轨迹Ⅰ运动,射出场区时,速度 v<v0
若 v0>E/B,电子沿轨迹Ⅱ运动,射出场区时,速度
v>v0
B若 v0<E/B,电子沿轨迹Ⅰ运动,射出场区时,速度
v>v0
C 若 v0<E/B,电子沿轨迹Ⅱ运动,射出场区时,速度 v<v0
1.若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负电粒子(重力加速度
为 g)以水平速度 v0 进入无电场、无磁场区域,画出运动轨迹示意图,并描述粒子做何种运动。
2.若该粒子水平射出的同时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画出运动轨迹示意图,并描述粒子做何种运动。
3.若该粒子水平射出的同时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画出运动轨迹示意图,并描述粒子做何种运动。
4.若该粒子水平射出后,在(3)的基础上加以垂直直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画出运动轨迹示意图,并描述粒子做何种运动。
例 2. 如图所示,套在很长的绝缘直棒上带正电的小球,其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小球可在棒上滑动,现将此棒竖直放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强度为 E,磁感应强度为 B,小球与棒的动摩擦因数为 u,求小球由静止沿棒下滑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设小球电荷量不变)。
(1)我们学过的哪种典型运动是 a=0 时,速度最大;v=0 时,加速度最大?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2)为什么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v=0,加速度最大?在 P一定,v=0 时,牵引力最大。(3)加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合外力。(4)那应该如何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呢?
6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