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虞美人》《鹊桥仙》课件(共4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鹊桥仙》课件(共4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虞美人(学校生活)
作业考试何时了,分数知多少。听课只当耳边风,成绩不堪回首假期中。
老师学生应犹在,只是年级改。问君何事最发愁?只见同班美女别处流。
李煜
代表作亦是绝命词



解读题目
“虞美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作《一江春水》《玉壶冰》等。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八字,上下阕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虞美人寓意着生离死别、壮志悲歌。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作为文人的李煜善诗文、能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正如前人吊之诗:“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作为国君的李煜纵情享乐,政事不修,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封为“违命侯”最后被毒死。
李煜简介
李煜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清 郭磨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中帝
亡国君
艺术家
阶下囚
行草作品:《入国知教帖》
创 作 背 景
这首词包含了一个凄惨的故事: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行动受人监视,失去自由。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2.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大意。
3.思考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自学指导一 (3分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大意。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彻骨的东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早已容颜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的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文本研读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谁人不怜,但作者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有什么深刻含义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什么特殊固定的含义 作者这里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自学指导二 (5分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但他名虽王侯(违命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无尽无休的“春花秋月”反而是对他的一种讽刺,只是意味着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谁人不怜,但作者为何偏偏诘问苍天
“何时了”呢
(背景)
以乐景写哀景,以倍增其哀!
春花秋月
情感折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什么?
1:物质
2:精神
李煜在南唐国当皇帝时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富贵生活
权力、地位、人格、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有什么深刻含义
“东风”即春风,表示季节更替;
“又”则说明囚禁生活又过了一年,与开头照应。
时光飞逝,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什么特殊固定的含义 作者这里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怀念故乡
思念亲人
作者在怀念已经灭亡的故国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是什么?改变的仅仅只是“朱颜”吗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词好在哪里 作者有哪些愁?
3.前六句,变的是什么 不变的又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手法 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4.结合背景,理解诗意,李煜在词中表达了哪些愁?
自学指导三 (5分钟)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改变的只是朱颜吗?
后宫佳丽的容颜
朱颜:
改变的只是朱颜吗?
“改”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词人的容颜
国家的容颜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请输入文字描述这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请问此句好在何处?(提示:手法、效果、情感)
①运用设问、比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明手法)
②以水喻愁。在内容上:写出了愁之多,愁之绵长。
在结构上: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析效果)
在情感上:怀念故国之情,亡国之恨。(表情感)
将无形之愁化为有形之物的诗词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请输入文字描述这里
永恒的“春花秋月”
年年到来的“东风”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3.前六句,变的是什么 不变的又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手法 (找意象)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今非昔比的“往事”
不堪回首的“故国”
已改的“朱颜”
不变的“外物”
巨变的“人事”
情感:物是人非之痛、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
虚实结合
哀叹亡国之恨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
比喻
今昔
对比
以乐
衬哀
虚实
结合
怀念故国之思
物是人非之叹
人生无常之慨
4、“结合背景,理解诗意,李煜在词中表达了哪些愁?
李煜为何而愁?

往事之叹
故国之思
身世之悲
亡国之痛
主旨归纳
整首词采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虚实结合、夸张、比喻、设问、对比
课堂小结
虞美人
前期: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沉郁苍凉。
词的特点
手法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对比、比喻、设问

往事之叹
故国之思
身世之悲
亡国之痛
情感
物是人非之痛、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
当堂训练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 , 。
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
是: , 。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 , 。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 , 。”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虞美人》
白蛇传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
你们知道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吗?
《白蛇传》
《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鹊桥仙
秦观
  《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56个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一韵到底。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
词牌解析
时间:
别称:
起源:
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
乞巧节、七姐诞、七巧节。
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向织女星祈求智巧。
拜七姐、储七夕水、吃巧果、乞求巧艺与姻缘。
秦观,字少游,号太虚,别号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以婉约词驰名于世。
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
著有《淮海集》《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等。与黄庭坚、晁cháo补之、张耒lěi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这首词相传是秦观寄情长沙艺妓而作。
秦观南迁,取道长沙,邂逅了这位艺妓。秦观观其姿容既美,出语真诚,遂亮明身份,艺妓又惊又喜,殷勤款待少游,遍歌淮海乐府。秦观与她缱绻数日,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侍奉左右的心愿。
秦观答应她,将来北归重逢,便是于飞之日。一别数年,秦观竟死于广西的藤县。艺妓行数百里为秦观吊孝,哀恸而死。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xiān
tiáo
朗 读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指秋风白露
悄悄渡过
离愁别恨
轻盈的云彩
怎忍回头看
指朝夕相守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夜里渡过辽阔的天河。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理解诗歌
遥远的样子
上阕:鹊桥相会
下阕:鹊桥惜别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思考:1.本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词的上阕是怎么描写牛郎织女相逢情景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意象 作用
纤云
飞星
迢迢银汉
金风
玉露
织女织锦之精巧
拟人,飞星传递离愁别恨,相思之苦。
银河辽阔突出相见之难。
金风玉露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突出了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赏析上阙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词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一”这圣洁永恒的灵魂之爱,和“无数”凡俗之爱做对比,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虽然难以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词人还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将牛郎织女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对高尚纯洁爱情的赞美
下阙赏析
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
柔情 银河之水
情深如水
水柔似情
真挚深厚的爱情
佳期 梦境
美好
短暂
即将分离的不舍
“柔情似水”:运用比喻的修辞,将两人之间的柔情蜜意比作潺潺的流水,写出了其爱情的纯洁缠绵。且“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
佳期如梦:运用比喻的修辞,将两人见面的短暂时光比作梦,写出了佳期幽会的短暂与美好。这不舍的恋恋之情,将二人得浓情蜜意渲染到了极致。
比喻
下阙赏析
4、“忍顾鹊桥归路”中的“忍顾”一词是什么意思?好在哪里?
①“忍顾”是“不忍心回头看”的意思,“忍顾鹊桥归路”写不忍心回头看刚刚相会过的鹊桥和分离时的归路。因为相逢太短暂,不舍分离,但又不得不分离。这也是“恨”之所在。
②一个“忍”字,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之泪,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恋人又要被迫分别时的深深不舍。
找出词中具有议论性的句子,思考这展现了词人怎样的爱情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坚贞不渝
地久天长
永恒的爱
虽形影不离
但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有尽期的爱
胜却无数
牛郎织女的爱情
普通人的爱情
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厮守,但只要彼此真诚相爱,也比其他朝夕相伴却爱意有尽的庸人之爱可贵得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对比
鹊桥仙
上片
下片
内容:鹊桥相会
手法:情景交融,拟人
议论: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内容:鹊桥惜别
议论: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手法:比喻
真挚纯洁、坚贞美好的爱情观
小 结
本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写依依惜别的难舍。表达了作者对朝欢暮乐庸俗生活的否定,对天长地久忠贞爱情的歌颂,寄寓了自己真挚纯洁、坚贞美好的爱情观。
关于爱情,舒婷在她的诗歌《神女峰》中提到了另一种与此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她是这样说的:“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对比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学们更赞赏哪一种观点呢?
思考
伟大文学家鲁迅说“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自己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异性产生好感没有错,正在青少年的我们,可以把这份喜欢埋在心底。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尚未健全,也没有完全独立,要懂得爱情是一种奉献和责任,爱情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当堂训练
(1)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鹊桥仙》巧妙表现牛郎织女临别时依恋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照应“银汉迢迢”,以景设喻,写两情相会温柔缠绵;“______________”写七夕佳期竟然像梦幻,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忍顾鹊桥归路
佳期如梦
柔情似水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