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第二框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教案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同中国越来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科学精神:分析新兴国际组织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树立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中国积极推动新兴国际组织的发展。【重难点】重点: 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特点、作用等;难点: 认同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旧知:课前提问1.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过程与重要意义;2.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3.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学生讨论学生对照学案进行分组讨论,并同时进行板书。三、聚焦展示第一区 理解二十国集团的主要特征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新型的国际组织,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其宗旨是为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G20由当年主席国设立临时秘书处来协调集团工作和组织会议,围绕确立的议题召开会议,自主开展活动。 2022年11月15日G20峰会在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结合材料,概述G20这一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第二区 理解上海合作组织的特征自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坚持遵循《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每年召开一次峰会,共同商议安全、经贸、文化、军事、司法等领域的合作事宜。2018年6月11日,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青岛举行元首理事会,这是该组织扩员后的第一次峰会,确认了完善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共同的事业,这是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被吸收到联合国的有关决议之后,又一次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绝大多数国家的行动指南,并将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哪些特征 四、总结提升五、达标检测1.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进一步明确了 G20合作的发展方向、目标、举措,并就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和措施达成“杭州共识”。这一共识的达成( )①表明与会各国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②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平衡发展③表明中国成为维护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④表明各国领导人消除了外交政策的分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金砖机制与上合组织在成立伊始都经受了西方漠视与低估,但金砖机制与上合组织逐步走向壮大,日益受到世人关注。下列关于金砖机制和上合组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们的发展都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②前者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平台,而后者则是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③前者的成员国完全固定,而后者一直处在扩容之中④它们都强调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上海合作组织由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多国组成。2019年,在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针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强调要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当今世界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地区合作机制典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上合组织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②上合组织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③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互利合作④各国际组织的共同宗旨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4.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材料表明( )①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②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秉持“上海精神”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1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迎来开业运营五周年。五年来,亚投行的成员由57个发展到103个。作为首个由中国倡建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累计批准贷款额超过220亿美元,累计批准项目108个,为发展中国家注入新动力。亚投行的发展有利于(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普惠与包容②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③发挥中国方案在国际治理中的主导作用④推动合作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0年9月22日晚,二十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G20成员一致认为,应继续深入落实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共识,保持市场开放,反对保护主义,支持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保障全球供应链,支持世贸组织必要改革,营造自由、公平、包容、非歧视、透明、可预期、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共同推动国际贸易投资复苏。这反映了( )①二十国集团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②二十国集团积极推动国际经贸发展③二十国集团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平台④二十国集团维护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根本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2020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指出,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各国应该努力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亚投行应该成为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亚投行的建立( )①有利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②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贫困问题③旨在提高中国对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控制能力④能够通过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8. 2020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各成员国要遵循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核心的“上海精神”,共同抗击疫情,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表明( )。①中国积极倡导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致力于构建安全共同体②中国致力于和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开展双边合作关系③上海合作组织可以为地区国家稳定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④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都行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 作为金砖国家的坚定支持者和参与者,中国把金砖国家合作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通过合作与共同发展,促进金砖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③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决定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0. 近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绒人奥盈中菌中黎泊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一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动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教学反思】自我检测参考答案一区:答案:国际性: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的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目的性: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宗旨;组织性:设立临时秘书处来协调集团工作和组织会议;自主性:其成员国围绕确立的议题召开会议,自主开展活动。二区:答案:①上海合作组织以宪章为指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目的性;②上海合作组织由主权国家参加,每年召开一次峰会,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性和自主性。1-5:AABBA 6-10:CC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