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汽化和液化(共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汽化和液化(共47张PPT)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想一想:
头发和手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第五章 物态变化
3.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沸点、液化的概念;举例说出汽化和液化的现象。
2.经历蒸发、沸腾的实验探究,列举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有关知识。
3.会用汽化和液化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一般气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固态
液态
气态
汽化
液化
汽化

在这两种情况下,水在物态变化上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
壶里的水烧开了属于沸腾;湿衣服变干了属于蒸发。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
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
液体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呢?
沸腾

酒精灯
石棉网
试管
温度计
铁架台
注意
器材由下向上安装:
1.酒精灯要用外焰加热。
2.温度计的感温泡要完全浸入在水中,不能接触试管的底部和侧壁。
三、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一、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温度有什么特征?
二、猜想与假设
水沸腾时的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a. 组装实验装置,在试管中装入水,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变化;
b. 当水温达到 90 ℃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 5 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
c. 撤掉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到水停止沸腾。
知1-讲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
105
100
95
90
温度/

时间/min
0
15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沸腾前气泡较小,沸腾时气泡变大。
2.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时声音变小。
3.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
4.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实验现象总结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知1-讲
知识图解 :
水沸腾前,气泡为什么从大变小?水沸腾时,气泡为什么从小变大?
答案:水沸腾前,上面的水温低,下面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的时候遇到上面低温的水而液化成水,所以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小;水沸腾时,上下的水温相等,气泡上升时不断有水蒸气进入气泡,所以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
五、得出结论: 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六、分析论证:略。
七、评估交流:为了节省时间,应利用适量的热水进行实验。若水过多,实验时间会太长;若水过少,实验现象不明显。
知1-讲
水沸腾时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水汽化了。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小结: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液体的沸点和环境气压的关系: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液体 沸点t/℃ 液体 沸点t/℃
液态氦 —268.9 酒精 78
液态氢 —253 水 100
液态氮 —196 液态萘 218
液态氧 —183 汞 357
液态氨 —33 液态铅 1740
乙醚 35 液态铁 2750
几种液体的沸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在任何温度下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
缓慢的
汽化现象。
蒸发:
蒸发

1.夏天晒衣服和冬天晒衣服,哪个时候衣服干得快?
结论: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
2.吹风机、干手器吹热风比吹冷风哪种干得快?
讨论:
3.晒粮食的时候,摊开的粮食比堆在一块的哪个干得更快?
4.晒衣服时候,展开的衣服比团着的哪个干得快?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结论:
5.湿衣服挂在通风处和不通风处哪个干得快?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
液体蒸发得越快。
结论:
1.液体的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越快
小结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蒸发制冷。
实验表明: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2.沸腾时在 温度下,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热,温度 。
蒸发
汽化
任何
一定
内部
表面

不变
练一练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液化

热的水蒸气遇冷的环境液化成小水珠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玻璃片上的水珠
冬天教室的玻璃上的水珠
各种液化现象
我们把热的水蒸气放入冷的环境中使它液化的方法称为冷却法。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都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压缩体积。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气体经压缩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液化的两种方式:
冷却法
压缩体积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小结
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吧!
取两支温度计,先观察它们的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有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湿,再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结论:
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下降。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液化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吧!
在试管A未放入容器B前,先用温度计测出B中的水温。再将试管A放放入B中,让烧瓶内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A中会遇冷液化为水。过一段时间再测
容器B中的水温。它的温度是升
高还是降低?这说明什么?
B中的水温升高了,说明气体液化放时会放出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
液化的特点:
①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②液化时可以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
③环境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2、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
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
等于)。
蒸发
汽化
任何
低于
练一练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C
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
C
右边试管中水蒸气液化
温度计示数上升.
左边试管中水沸腾
温度计示数不变.
液态
气态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5.物态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 热量,气体在液化过程中 热量。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
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物质).液态的工作物质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冷冻室的管子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然后汽化的蒸气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工作物质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很低的温度.
如图 6 所示,在电冰箱的冷凝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 在冷冻室的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前者__________热,后者__________热。
例题
拓展延伸:
电冰箱工作原理: 系统里充灌了一 种叫“ 氟利昂12(R12)”的物质作为制冷剂。R12 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 低。 变成气态 的R12 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做功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管。在冷凝管中 R12 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凝结成液体,放出热量,这些液体再流入蒸发器,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目的。
解题秘方:根据物态变化中,液化放热和汽化吸热来判断电冰箱工作原理。
答案:液化;汽化;放;吸
汽化和液化
液体
规律
气体
压缩体积
沸腾
降低温度
影响因素
蒸发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1.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汽”。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戴眼镜的人刚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
C
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聚。
B
3.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大量“白汽”。关于这些“白汽”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D
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大烧杯中的水加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问小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为什么?
大烧杯中水虽已沸腾,但小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但温度可达到沸点。因为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达到沸点后,由于大烧杯中的水温度也保持在沸点不变,小试管就不能继续从大烧杯中吸热了,所以小试管中的水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1.人们喝开水时,怕水烫嘴,常常向水面吹气,使水凉下来,这是因为( )
A.向水面吹气吹出二氧化碳有制冷作用
B.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的蒸发,从而带走较多的热量
C.吹出的气体温度比较低,两者混合水就凉了一些
B
2.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放在火炉上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A.升高 
B.不变 
C.忽高忽低  
D.降低
B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C
4.如图所示,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均装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 )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C
5.在横线上填出正确的答案: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B

99
小于
停止加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