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第I部分 明的领学
【课程标准】
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争议的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措施。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甘肃积石山地震掉悼念遇难同胞的社会新闻,了解社会求助。
2.结合新闻材料,辨识31家保险公司开通了理赔热线、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绿色理赔通道是否属于社会保险,能说明理由。
3.结合课本知识,补充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4.通过观点辨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完善社会保障。
5.结合材料,思考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可以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发展提供哪些借鉴
第Ⅱ部分 静思独学
1.按你的理解拆分框题包含的信息,并做解读。
【答案示例】
示例一:我国的社会保障→保障什么→谁来保障?→如何保障?
示例二:我国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保社会→社会保障与社会。
【设计意图】
在拆分标题的过程中,学会分离的思维方法,通过层层抽离,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2.导入:阅读社会新闻
2023年12月18日23:59,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12月25日,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文化广场,参加悼念活动的人员为遇难同胞默哀。悼念活动同步在积石山县石塬镇、柳沟乡、刘集乡等3个受灾较重乡镇举行。
思考:我们应当如何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过上有安全感的生活?
第Ⅲ部分 合作共学
材料一 12月25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次预拨4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甘肃、青海抗震救灾。资金重点用于受灾群众应急救助、过渡期转移安置、遇难人员抚恤、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等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有地方住、有热饭吃、不挨冻。
材料二 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获悉,积石山6.2级地震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已发布,31家保险公司开通了理赔热线、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绿色理赔通道,9家银行公布服务热线、网点营业情况等。截至12月21日16时,甘肃辖内保险公司共收到报案804起,灾害事故保险预估理赔金额已达2163万元,已完成赔付839.36万元,占比约39%,接近四成。
材料三 12月22日,省民政厅印发专项通知,组织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临夏州、积石山县和对口帮扶的省、市、县相关单位,在抗震救灾中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平安心系灾区,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积极开展“平安驰援甘肃青海地震灾区送温暖”行动,积极向灾区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
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12月24日在微博发文称,近日看到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强烈地震,“希望通过澳门霍英东基金会的捐赠略尽绵力”。
3.(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的方式是什么?这种方式有何特点?
(2)判断材料二中的保险是否属于社会保险?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的送温暖行动对灾区人民来说,属于第几次分配?有何社会意义。
(4)结合课本知识,补充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4.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5. 结合材料: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2017年10月18号,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
材料二:“从摇篮到坟墓”,以高福利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一度被视为“均富社会和避免冲突的理想模式”。但伴随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凸显,面对巨大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压力,西方各国政府相继开启福利制度的改革重建之路与此同时,民众要求改善社保待遇、提高社会公正的呼声却日益高涨。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思考: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否福利越高越好 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可以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发展提供哪些借鉴
【答案示例】
(1)社会救助。
保障对象: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资金来源:政府;
主要内容:灾害救助(赈灾)、最低生活保障(低保),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
地位:“最后一道防线”、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
不是社会保险,是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区别 性质 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给付标准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 只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
费用 完全由个人承担 个人、单位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负担
保险依据 被保险人的需要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保险范围 保障项目广泛,保障范围大小与缴纳的保险费用成正比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相同点 ①都是减少灾害、防范后患、保障生产、安定社会的有效方法; ②都是保险中的一部分; ③都有规避风险的作用。
属于第三次分配。有利于使政府、公民、企业共同成为践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共同富裕的主体。
(4)列表完成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主要形式 保障对象 资金来源 内容 地位
社会保险 有权利享有社会保险的公民 政府单位个人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剩余保险等。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获得物质帮助 核心
社会救助 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政府 灾害救助(赈灾)、最低生活保障(低保);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 最后一道防线、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
社会福利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政府社会 社会化服务、实物攻击、福利津贴(高龄津贴、老年免费乘车、学生证优惠、政府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等),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最高层次 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 政府社会 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特殊社会 保障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社会保障形式: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补充性社会保障
4.①“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胜过秩序的稳定。(稳定功能)
②“社会平衡器”。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功能)
③“社会助推器”。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互助功能)
5.①完善社会保障,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为此,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 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④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IV部分 悟道善学
【知识构建】
【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3-1相关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