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二轮复习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热点分析及解题策略目录/Contents一二三四高考命题思想工艺流程题考查内容热点分析工艺流程题的命题方向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一、高考命题思想1、最高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入推动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高考在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全局中有着极为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功能和作用,也是我国教育改革领域最重要的指挥棒。1一核2四层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为什么考?考什么?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怎么考?3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考的核心功能高考的考查内容高考的考查要求一、2、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命题思想一、高考命题思想3、中国高考报告近日2023年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 (2023)》出版发行。《报告》 指出, 聚焦关键能力考查, 突出思维品质与创新精神, 实现从“考知识”向 “考能力”的转变, 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征, 也是高考综合改革最大的创新之处. 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经建模、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语言组织与表达等。2023年高考命题也将围绕上述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和优化。不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分省命题, 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以“三线 (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 命题呈现出“无价值, 不入题;无思维, 不命题;无情境, 不成题”的典型特征;坚持稳中求进, 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有效引导教学, 打破"以纲定考”实现 "教考衔接”一、高考命题思想4、工艺流程题中的必备知识(1)、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2)、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陌生方程式的书写)(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4)、水溶液中离子平衡 (6K和pH、Qc的汁算)K(Kp)、Ka、Kb、Kh、Kw、Ksp、pH、Qc(5)、电化学知识(6)、滴定 (或纯度、分数等)计算一、高考命题思想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二、工艺流程题考查内容热点分析年份 试卷 试题、情景材料、考查热点2022 全国甲卷 T26 由菱锌矿制各硫酸锌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除杂过程分析及除杂试剂的选用全国乙卷 T26 以废旧铅蓄电池回收铅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沉淀的转化;流程的分析及除杂试剂的选用二、工艺流程题考查内容热点分析年份 试卷 试题、情景材料、考查热点2021 全国甲卷 T26 单质碘的制备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的有关计算。全国乙卷 T26 以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为原料回收钛、铝、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Ksp计算二、工艺流程题考查内容热点分析年份 试卷 试题、情景材料、考查热点2020 全国Ⅰ卷 T26 以黏土钒矿为原料制备钒酸铵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条件原因分析及控制全国Ⅱ卷 该题型缺失!与氯有关的元素化合物的题全国Ⅲ卷 T27 以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制备硫酸镍晶体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条件(pH)控制;三、工艺流程题的命题方向1、以矿物开发利用工艺流程为情景的综合题三、工艺流程题的命题方向2、以工业废料再利用工艺流程为情景的综合题四、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1、“变化观念”的体现:方框为反应方式,箭头方向表示转化关系,箭头指出的物质就是未反应的物质或生成物(1)在“脱硫”中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2022全国甲卷——2空2022全国乙卷——4空2021全国甲卷——3空2021全国乙卷——2空2020全国Ⅲ卷——2空四、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2、“平衡思想”的体现(1)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选择Na2CO3的原因________。(2)在“脱硫”中,加入Na2CO3不能使铅膏中BaSO4完全转化,原因是________。四、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体现:分析推理,建立模型,运用模型解释,揭示现象本质和规律根据有滤渣产生这一现象,揭示的本质是有硫酸不能溶解的物质或有与硫酸产生沉淀的物质(SiO2、 CaSO4)四、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体现:分析推理,建立模型,运用模型解释,揭示现象本质和规律根据有滤渣产生这一现象,揭示的本质是有硫酸不能溶解的物质或有与硫酸产生沉淀的物质(SiO2、 CaSO4)四、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体现:分析推理,建立模型,运用模型解释,揭示现象本质和规律【解析】 根据流程及题中信息分析可知,滤渣Ⅰ为Si02、CaSO4,滤渣Ⅱ为FePO4,滤渣Ⅲ的主要成分为 AI(OH)3。四、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体现: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四、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体现: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3)加入物质X调溶液,最适宜使用的X是_______(填标号)。A.NH3.H2O B. Ca(OH)2 C.NaOH(6)滤渣④与浓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四、工艺流程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体现: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6)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______,循环利用。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可以直接排放,部分物质需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一)、熟悉工艺流程题的试题结构题 头题 干题尾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杂质)、目的(目标产品)。根据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问。用框图形式将操作或物质转化或分离提纯等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二)、先粗读:明确原料、明确杂质、明确目标产品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1、预处理阶段:所加物质为了溶解原料,多为酸(硫酸、盐酸最常见,如果为氧化性酸,通常也有氧化作用)。也可能为烧碱、纯碱(溶解A1203、Si02等)或铵盐等,还有焙烧处理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2、分离提纯阶段:所加物质通常为氧化剂、还原剂、沉淀剂、调节pH的试剂调pH氧化剂还原剂沉淀剂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3、核心(陌生)方程式的书写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4、考查各种计算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4、考查各种计算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4、考查各种计算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5、铵盐处理矿石时,同一组分有时溶解有时不溶解,根据题意分析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6、金属阳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反应,根据题意具体分析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三)、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7、多对象动态变化体系的分析和非常规的思维突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①本题中的Fe、Ca元素都是经过两步被除去;②Fe(OH)3与H+同在生成物中;③先调pH,在氧化,先氧化会生成杂质离子Mn2+;④滤渣1的主要成分,Cu(OH)2的判断;⑤结构不良问题的分析五、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四)、构建工艺流程题的答题模板操作 目的原料处理阶段 1.研磨、粉碎 喷洒 1.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和接触机会,加快反应速率,以提高原料转化率、利用率、浸取率的目的。2.增大接触面积的具体措施有:固体采用粉碎、研磨的方法;液体采用喷洒的方法;气体采用多孔分散器等。2.溶浸 1.水浸:是为了分离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的物质。2.酸浸:是为了溶解金属、金属氧化物、调节PH促进某离子的水解而转化为沉淀3.碱浸:是为了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溶解铝及其化合物、调节PH等。4.醇浸:为了提取有机物3.灼烧(煅烧、焙烧) 指在高温下使固体原料分解、反应或改变结构。5.搅拌、加热 加速溶解;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对于吸热反应,加热可同时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但要避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过热分解。操作 目的条 件 控 制 1.控制pH 1.目的: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2.方法:加入能消耗H+的物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如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来调节溶液的pH。2.控制体系的环境氛围 1.蒸发或结晶时,加入相应的酸或碱以抑制某些盐的水解。2.需要在酸性气流中干燥FeCl3、AlCl3、MgCl2等含水晶体,抑制水解.3.还原性氛围,防止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加入铁粉防止Fe2+被氧化。4.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如加入绿色氧化剂H2O2将Fe2+氧化为Fe3+绿色氧化剂H2O2的优点:不引入新杂质,对环境无污染3.控制 温度 1.加热:加速溶解、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如促进水解生成沉淀)2.降温:防止某物质在某温度时会溶解或分解,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3.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如使反应速率不至于太慢、抑制或促进平衡移动、防止反应物分解、防止副反应发生、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等。4.如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根据它们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寻找合适的结晶分离方法。4.趁热 过滤 1防止过滤一种晶体或杂质的过程中,因温度下降而析出另一种晶体。2.若首先析出的是产品,则防止降温时析出杂质而影响产品纯度(目的是提高产品纯度);若首先析出的是杂质,则防止产品在降温时结晶而损耗(目的减少产品的损耗)3.方法:将漏斗先置于热水中预热。操作 目的条 件 控 制 1.控制pH 1.目的: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2.方法:加入能消耗H+的物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如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来调节溶液的pH。2.控制体系的环境氛围 1.蒸发或结晶时,加入相应的酸或碱以抑制某些盐的水解。2.需要在酸性气流中干燥FeCl3、AlCl3、MgCl2等含水晶体,抑制水解.3.还原性氛围,防止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加入铁粉防止Fe2+被氧化。4.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如加入绿色氧化剂H2O2将Fe2+氧化为Fe3+绿色氧化剂H2O2的优点:不引入新杂质,对环境无污染3.控制 温度 1.加热:加速溶解、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如促进水解生成沉淀)2.降温:防止某物质在某温度时会溶解或分解,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3.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如使反应速率不至于太慢、抑制或促进平衡移动、防止反应物分解、防止副反应发生、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等。4.如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根据它们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寻找合适的结晶分离方法。4.趁热 过滤 1防止过滤一种晶体或杂质的过程中,因温度下降而析出另一种晶体。2.若首先析出的是产品,则防止降温时析出杂质而影响产品纯度(目的是提高产品纯度);若首先析出的是杂质,则防止产品在降温时结晶而损耗(目的减少产品的损耗)3.方法:将漏斗先置于热水中预热。(四)、构建工艺流程题的答题模板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以真实的工业流程为载体来进行综合考查,取代了传统的无机框图题,试题知识融合, 灵活性大,思维空间大。虽然这类一题型难度较大,但也不是不可战胜。只要掌握了它的特点和解题策略就会轻松自如。做题的时候要静下心来,认真审题,讲究策略,各个击破。总 结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