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感谢他们的劳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感谢他们的劳动》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劳动者之间是平等的,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艰辛,懂得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教材通过图片呈现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易于学生理解。从身边亲人的工作入手,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职业。通过交流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并能用实际行动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学情分析:本课通过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懂得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尊重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些行业的劳动者,对他们有一定了解。但四年级的学生多数还处在依赖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的阶段,对生活的体验不深,大多不能做到主动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因此对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以及他们的重要性认识理解不够。本课我打算通过讨论、分享、体验、调查等,使学生能够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并能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劳动者的感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调查实践和体验活动,懂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以实际行动尊重、感谢劳动者的付出。(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学习单和小组合作等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表达交流与沟通的能力。2、通过调查实践,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了解并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基础上,领悟最美劳动者的精神内涵。2、通过合作探究、角色体验、观看视频,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养成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观念、形成尊重感谢劳动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不同职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懂得并学会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通过社会实践、合作探究、活动体验、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内容及工作的艰辛,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在“致敬劳动者”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各种具体行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与感谢的。通过合作探究、体验职业、观看视频等方式,使学生懂得每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学会以实际行动尊重、感谢劳动者的劳动果实。教学准备:课件、课前预习单、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劳动者方面的资料、砖头、手套、筷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满面尘土,见证着城市的整洁;他们救死扶伤,给予病人生命的希望;他们指挥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保证道路的通畅;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劳动者!让我们一起来看视频(播放视频)师:视频看完了,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劳动者?生:医生、交警、建筑工人......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不管是凌晨一点,还是半夜十二点,每个时间段都有劳动者在工作,其实我们身边这样的劳动者也有很多很多,像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们的亲人,他们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员呀!想一想他们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生:外卖员、快递员、会计等等。(老师揪一个说一个)带些评价语!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是呀,从清晨到日暮,随处可以见到劳动者的身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有了他们,才使这个社会有序地运转起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劳动(贴:他们的劳动二、活动一:我是小小调查员师:课前我们通过调查、采访的方式让你们寻找最美劳动者,大家都找到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我们选出最美劳动者,注意小组合作要求,谁来读一读?(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师:你的声音真洪亮!都听明白了吗?开始吧!(播放背景音乐)师:同学们,你们的坐姿告诉我已经讨论完了,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出示图片最美劳动者)师:通过刚才的推荐,老师发现你们调查的太认真了!谢谢你们的劳动付出!老师给你们点赞!你们也是小小的劳动者。通过刚才的推荐,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伟大来自平凡,感动源于生活,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自己对职业的热爱,赢得了尊重与感谢!所以他们都应该是最美劳动者,你们同意吗?同意!(贴:热爱本职)三、活动二:我是小小劳动者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那么多的职业,那老师问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劳动者是如何工作的?请看屏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3种职业,分别是建筑工人、空乘人员、交警。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他们的工作要领。(请学生朗读并示范动作。)师:看清楚了吗?接下来一起看看活动要求,谁来读一读?(出示图片)生读:1.根据操作要领,规范操作。2.如有身体不适,请坐在座位上休息。3.体验结束时,请把工具放进桌洞。4.时间为2分钟。(倒计时视频)师:声音很洪亮,谢谢你,请坐!大家准备好了吗?请把板凳轻轻地放在桌子下面,开始体验吧!(播放倒计时)师:时间到,体验结束。老师采访采访你们有什么感受?生1:手都麻了。生2:胳膊很酸。师:孩子们,我们刚才仅仅体验了几分钟?(夸张点)2分钟。同学就感到很累很辛苦,而劳动者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从事这项工作,他们累吗?(反问学生,语调高一点)这些劳动者他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播放视频)师: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生:感觉他们非常伟大、感觉他们特别辛苦......师:你们感受的非常到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坚守在岗位一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甘于奉献(贴:甘于奉献)才有了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保障!四、情感升华师:孩子们,我们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我们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巨大,课前我们搜集了资料,找一找新中国的劳动者创造了哪些巨大的成就,现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一会我们请同学来分享,开始吧!师:谁来分享一下?师:孩子们,中国牛不牛?牛!是呀!我们中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都是劳动者们创造的价值呀!(贴:创造价值)师:为了表达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谢,每年的5月1日被确定为国际劳动节,(出示图片)也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每到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出示习爷爷的四句话(生大声齐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师:其实除了隆重的仪式,生活中还有许多暖心的场景值得赞扬。教师有感情朗读:夏日炎炎,爱心冰箱现身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高温工作者送去阵阵清凉。一名贴心的小学生为交警叔叔送来了一瓶水,并向他敬了个队礼。一名小姑娘为站岗执勤的叔叔轻轻擦去额间的汗水一名获救的男士紧握消防员的手,连声说“谢谢”新冠患者康复出院,对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深深致谢。五、活动三:行动卡师:同学们,那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劳动者的感谢呢?现在拿出你的行动卡写一写吧!写完的同学可以贴到黑板上,让大家一同见证!生一边写,师一边采访并评价。师:说的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做的更好!其实大家所有的语言都可以汇成两个字,那就是“感谢”,齐读“感谢他们的劳动”。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就让我们用一首歌表达对劳动者的尊重与感谢吧!(播放PPT图片,师弹琴,生唱《听我说谢谢你》)师:孩子们,也谢谢你们,这节课辛苦了!今天就上到这儿,下课!教学设计:感谢他们的劳动热爱本职 甘于奉献 贴行动卡创造价值随堂练习一、填空。1.很多劳动者从事的工作看起来也许非常( )和( ),但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2.国际劳动节在每年的( ),它是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3.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每天辛勤地劳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 )来感谢他们的劳动。二、判断。1.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服务是获得了报酬的,所以我们不用感谢他们。( )2.泡泡糖吃完后应该用糖纸包起来再扔进垃圾箱。( )3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感谢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比如给为我们服务的人员送礼等。( )4.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5.口香糖吃完后可以直接扔在垃圾桶里。( )6很多劳动者从事的工作都很简单,不值得我们感谢。( )三、论述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表达我们对劳动者的感谢?教学反思:《感谢他们的劳动》这节课的设计我努力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整堂课通过让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借助有层次的丰富真实的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为我们服务的各行各业的的劳动者的辛苦工作,从而懂得尊重和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一、教学亮点:1、多关注学生生活,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走进社会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理念,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孩子们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成长的课堂。因此,一开课我设计的层层递进的心明眼亮猜行业的游戏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人与社会的关系。2、多设体验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自己感悟。俗话说:“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老师再怎么煽情地说教,也不能唤起学生那种感动的情绪。因此,我在设计上,尽量让学生多亲身体验。本堂课创设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活动情境,一起做心明眼亮猜行业”的游戏等几个活动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充满好奇和欢乐有趣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体验、感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教学资源“教学就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只有这样,教材才能处于被激活状态,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会极大地激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依据现实情况,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为课堂学习资源,让学生以此探究问题,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稍显沉闷的教材内容经过创造,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二、不足之处:对于板书设计环节,如果调整成学生们用红色的心形便利贴在上面写上自己想说的感谢感恩的话,然后贴到黑板上,组成一个大的心形,贴在感恩下面,这样板书更新颖,使我们这堂课的主题更鲜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