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金卷34小题,考诚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请将自己的学视址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并将考号条形
码粘黏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114小题为道德与法治选择题,1保3引小题为历史地样题,每小题论出答蜜后,用2B铅
老起谷遁春上对应适日的答策涂深。加需战功,用棉皮棉千净后,再选体并他爷案标号。答在试
题卷上无效。
4非近择题作答:用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城内。答在试
题卷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卷面垫洁。考试站束后,只交答题卷。
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年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自己的梦和祖园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你
们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表明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选择目标要把个人的志向与祖国和人民相联系
③只要有不服输的坚忍和不解追求就一定能圆梦
④要将个人梦想建立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基釉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图《时间去哪儿了》充分表明了:学会学习要
例书特儿了
A。普于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C.懂得如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D.培养观察、想象、创新等能力
离效学习者测同安身
3.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这是因为中学时代
①让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
②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功与走向
③见证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④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具体而深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有人说,人像刺猬一样,离得太远了,冷:离得太近了,又扎。这个比喻告减我们
①朋友要坦诚相待且毫无保留
③把握好朋友间的界限和分寸
②要给朋友一些独立的时间与空间
A.①②
④朋友间必须保持较远距离才安全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七年级期末监测道德与法治、历之武随卷第1页《共8页)
5仔细现察下图,针对师生发生矛盾成冲突的原因分析,对于“最突出的原因”,学生采取的展
师是发是泽后表冲爽的原周
佳应对策略是
①自我批评反思,
做到言听计从
②选择恰当时机,坦议交换意见
③相信老师普意,默默承受委屈
6。小诗《短》中写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指清晨,就己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
④运用合理方式,主动进行沟通
D.②④
B.①③
C,②③
不及细品初春股红窦绿,就要打点素离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
A.①②
身处迟暮…”这首小诗启发我们
①通得生命的短暂,活出生命的精彩
②感悟生命的宝贵,探索生命的意义
③逃避生命的脆测,诚蜗生命的韧性
④延长生命的时间,追求生命的永恒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①③
7。祖园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感受到磅碱的精神力量。对以下名言理解正确的
理解
选项


与朋友交,言西有信
友谊从来不霄要原剩
交友投分,切产旋规
呵护友谊,需要正痛处理冲突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
在竞争中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
不怒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澈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
面对在路边跌倒的老人,“扶不扶的问愿一直困扰着不少人。有人避开现场,有人冷眼旁观:
有人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有人积极出手相助面对这种矛盾和纠结的心理现象,下列认识
正确的是
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和传递着温暖
②我们要关注自身的生命发展,无须关切他人的生命
③我们要用真诚、热情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
④所有的冷漠都有一定的理由,生命本来就是冷漠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根据妈妈和儿子的对话,推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合理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的爱
②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改善亲子之间关系
金日
③学会感恩,千万不能质疑咱父母的话
④完全听从父母安排,体会其良苦用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数据显示:在虚拟时空里,好像无所不能,57.8%的青
少年选择微信、QQ交友,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人加为好友,59.4%的青少年会
在朋友圈晒自己、家人、朋友的照片…。这告诉我们
七年极期末监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8页)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1-14(道德与法治):CBDBD ADBAB ABAC
15. (1)正确做法:不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写语文作业。1分
理由: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的行为,我们应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2分
(2)正确做法:主动跟爸爸妈妈去看爷爷奶奶。1分
理由: ①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亲敬长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2分
(3)正确做法:①积极参与,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并号召其他同学也参与该项(“文明你我他——绿色环保”)宣传活动。 1分
理由: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我们的道德义务;②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③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2分
16.(1)友谊是珍贵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它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3分
(2)答案一:我赞同伯牙的做法。(观点判定:2分)
原因(道理说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终于遇到能够理解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朋友。少了孤独,多了温暖,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体悟生命的美好。没了钟子期,再无人同自己一同领略音乐的美好,因此鼓琴也没有意义。5分
答案二:我不赞同伯牙的做法。2分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自己变了,或者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等等,发生这些改变时,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寻找一段新的友谊。而不能因为朋友去世,便认为不会再有新的知音。5分
【注】(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据此具体分析回答即可得3分。
(2)为开放性试题,回答理由与观点相吻合,言之有理即可。观点:2分;说明理由:5分。
a.赞同的原因可以从钟子期让俞伯牙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体悟生命的美好。没了钟子期再无知音,鼓琴也没有意义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b.不赞同的原因可以从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寻找一段新的友谊的角度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17.(1)①说明生命是独特的;②说明生命是不可逆的;③说明生命是短暂的。(顺序不能颠倒)每点2分,共6分
(2)材料二漫画中的行为是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没有做到敬畏生命,没有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缺乏安全意识,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要珍视生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及相关机动车使用法规等等。(答出两点即可得6分)
【注】(1)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明生命是独特的。“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说明生命是不可逆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生命是短暂的。
(2)材料二的漫画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评价可以从要敬畏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爱护身体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等方面回答即可。
七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8-31:CBDAD BABAD CCBD
32.(12分)
(1)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4分)
(2)图名: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1分)
内容:是由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5分)
作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巩固了秦朝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
33.(10分)
(1)分布范围广;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4分)
(2)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北方政局稳定;北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游牧民族的融入(或养殖业与种植业的相互渗透);优秀农学家的技术推广或经验总结等。(任选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34.(10分)
【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9-10分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8分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3-5分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0-2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答案示例】
观点: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为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为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北魏孝文帝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于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与汉人联姻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综上所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国家富强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