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软件编写 课件(共18张PPT) 八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软件编写 课件(共18张PPT) 八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智能物联系统的软件编写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软件编写
学习目标
通过收集数据,理解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的过程;通过合理选择工具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编写程序实现数据可视化。
探究
1.温度传感器和水银温度计采集环境温度的过程有何不同
2.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能否直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
建构
智能物联系统中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存储、数据分析与呈现等功能的实现,一般通过软件的程序编写、参数设置等完成。
一、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利用一种或多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系统内部的过程。以“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为例,气象数据采集过程是通过传感器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转换成有用的数据的过程。
一、数据采集
二、数据传输与存储
在物联系统中,采集到的数据一般先汇总存储在采集器,形成特定规则的数据格式,请求数据的程序按照数据格式来编写代码接收数据。在“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中,上传服务器的数据代码包含上传时间、数值单位、数值编码、设备名称、数值、设备编码等信息。
二、数据传输与存储
三、数据分析与呈现
在智能物联系统中,如智慧工厂、智慧楼宇、智慧校园等都需要将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程序进行分析,得到直观的可视化呈现效果,满足用户对实时、精准、全面的数字化管理要求。
三、数据分析与呈现
如图,在“智能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中,通过软件的开发,将数据以数据驾驶舱形式呈现,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同时通过选择相关设备编号,可以查看各类气象数据值的记录。
三、数据分析与呈现
三、数据分析与呈现
知识链接
Python模块在Python中,模块(Module)是用来把函数、变量,以及其他东西组织成更大的、更强的程序。Python提供了大量模块,有些模块内置在Python之中,如用于处理csv文件的读取和存档的模块CSV;有些模块需要单独下载,如用于数据分析的模块pandas。
随堂练习
登录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习平台,下载某一天的气压、气温和湿度数据,通过编写代码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谢谢聆听!
INTERNET OF THINGS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