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教学目标】:1.通过图表资料及相关资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及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2.通过图表、文本等资料,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3.利用生活实例,理解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自主学习】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低压带 盛行 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 ,气候湿润 赤道地区全年受 ,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高压带 盛行 气流,水汽不易 ,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 ,形成炎热干燥的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的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 ,降水较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受 的控制,形成温和湿润的从海洋吹向陆地 水汽充沛 ,降水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 ,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从陆地吹向海洋 水汽 ,降水 _【合作探究】情境探究一每年6~9月,东非塞伦盖蒂草原保护区的青草被逐渐消耗,食物变得越来越少。为了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3000多公里北上,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数百万动物大军碾过茫茫大草原,场面壮观,声势浩大。当到达终点之后,由于气候的变化,短短两三个月之后,这支食草野生动物组成的远征大军将再次不辞辛苦地追寻青草返回塞伦盖蒂。东非高原上的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判断,当大量食草动物离开塞伦盖蒂大草原时,此地受何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推测塞伦盖蒂草原的气候成因?情景探究二亚马孙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均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2、分析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情景探究三纬度40°-60°的大陆西海岸,沿岸暖流强大。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1、图示阴影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试分析其成因。2、从地形、洋流、陆地轮廓、风带四个方面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广的成因。【课堂拓展】【课堂检测】如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下列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冬季北移,夏季南移B.气温低,气流下沉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小D.控制地区降水稀少下列关于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由乙风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全年受乙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全年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