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导学案学 校 年 级课 题 交通运输需求、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课 型课 时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站点规模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交通线、站的密度和质量的影响。自主学习 一、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线标准和场站规模 2.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的方面 (1)点:______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_________主要城市。 (2)线: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____________,才能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 (3)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①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②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3.区域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分布与交通运输布局 (1)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2)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三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交通运输布局(时间差异) (1)当区域处于工业化初期时,政府一般无力全面、快速解决交通运输问题,为解决突出的交通运输问题,区域一般需要借助__________。 (2)当区域发展至一定水平,政府拥有足够的__________,才能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水平。 2.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空间差异) (1)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较为_______,且质量较低。 (2)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__________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3.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发展课堂探究 探究一 交通运输布局应遵循依据运输需求原则 (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 ①如何组织交通线网、站点。 ②如何分配、引导客流、货流。 (2)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探究二 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站点的规模 需求量交通线标准场站规模较小较低较小较大较高较大(1)交通运输布局应重点关注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并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必须考虑其特点,各种运输方式一般可分为客运和货运两方面。 ①客运 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 ②货运 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 探究三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线、站的密度和质量,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完善程度 (1)资金直接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2)资金间接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的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3)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①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我国青藏铁路的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青藏高原日温差大,有些地方在冬春和秋冬过渡时期,土壤层会反复冻融。当表层土壤冻结而下层土壤未冻结时,铁路路基不稳定,威胁列车运行安全。在这时,插入地基下面的热棒可排出下层土壤多余的热量,使下层土壤保持冻结状态。 ②改变了山区传统盘山迂行的布局方式 随着桥隧技术的成熟、我国不仅使公路、铁路跨越河、海、天堑,还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穿越山区,改变了传统盘山迂行的布局方式,缩短了通行里程,节省了通行时间。 我国西部山区山高谷深,在这里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常常是高架桥梁与隧道相连,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单位里程建设资金是平原地区的数倍。例如,沪昆铁路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比例,贵州段高达81%,云南段也达70%。 注意:不同地区交通线修建“以桥代路”的作用不同: 山区交通线“以桥代路”的作用是减小交通线坡度,缩短交通线长度;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给高原动物迁徙提供方便,利于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少占用耕地。 探究四 影响交通运输点的建设的区位因素 港口汽车站航空港(机场) 区 位 因 素自 然 因 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水深和水域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布局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平坦开阔、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人 文 因 素受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选 址 原 则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且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的地方一般建在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势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天气较好,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距离适中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巧学妙计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气体不易挥发,液体不易外流, 损耗小,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管理方便,运量大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课堂检测 近年来,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率接近两位数。2019年12月31日,双流机场全面完成扩能改造工程,可保证6000万旅客/年的吞吐能力。2021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成都开启了双机场模式,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下图示意天府国际机场及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题。 1.成都建设天府国际机场的直接原因是( ) A.国际地位提升迅速 B.双流机场潜力有限 C.一带一路政策支持 D.临空经济发展需求 2.天府国际机场选址在远离成都市区的东南部,主要目的是 ( ) A.辐射区域发展 B.减少占用农场 C.提高设计能力 D.降低噪声污染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于1992年提出,其构想是从山东蓬莱经庙岛群岛至辽宁旅顺,建设长度仅约100千米的直达快捷通道。在众多的建设方案中,南桥北隧是认可度较高的一种选择,预计造价超过1000亿元。截至目前,渤海湾是我国三大湾区(杭州湾、粤港澳大湾区、渤海湾)中唯一一个没有跨海通道的湾区。下图示意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线路。据此完成下题。 3.利于该通道南段建设跨海大桥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海水结冰期短 B.岛屿间距离近 C.珊瑚礁质地硬 D.冬季风影响小 4.渤海湾是目前我国三大湾区中唯一一个没有跨海通道的湾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海域水文特征 B.地形地质条件 C.科学技术水平 D.区域发展水平 西十高铁由西安东站至十堰东站,穿越秦巴山地,经过汉水谷地,建成后将与汉十高铁连接,形成西安至武汉的又一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西十高铁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建成后,襄阳到西安大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下图示意西十高铁、汉十高铁及主要站点。据此完成下题。 5.西十高铁建成并与汉十高铁相接,对沿线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 A.加快秦巴山区脱贫致富的进程 B.促进人才交流和产业优化升级 C.完善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D.利于形成中西部重要的城市带 6.西十高铁设计速度能够达到350千米/小时,说明 ( ) A.站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B.沿线地质构造类型单一 C.我国高铁建设技术水平较高 D.大部分线路穿行于河谷地带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