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课件(共32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课件(共32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1.创新思维的★含义、要求(或:产生条件——其中“基础”是重点)?★特征?
2.创新思维之“新”的表现?
3.联想思维的★含义、依据、主要途径、★特征 ?
★方法:迁移、想象(地位/本质、含义、作用)?
想象的分类、方式(各自含义、作用)
4.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提高的重要途径?
5.★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如何运用联想思维)?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12.2 逆向思维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学会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辩证把握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的互补关系,提高创新思维的水平。
课标与考情考向
课标要求 必备知识 考情预测
1、发散思维的必要性/客观基础+★含义+★特点 P104-105+★技法/方法 P105
+优缺点及要求P107
2、聚合思维的必要性+★含义+★特点P107+★方法与功能: P108
3、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P108
4、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含义+特点P109 +★主要方法P109+★逆向思维应该注意的问题P111-112
5、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目的、联系)P112
1.了解发散思维中所采取的推测等方法;概括发散思维的特点;知道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功能。
2.分析逆向思维的依据和优势;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1)从命题内容上看,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思维基础、思维方向、思维方法;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主要方法、启示、处理好正逆关系是考查的重点
(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会有所考查
(3)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从单元角度重点考查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①检核表法:含义、具体方法
②信息交合法:含义、作用
③头脑风暴法:含义、要求、原则
体系构建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12.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1.必要性/客观基础
2.★含义
3.★思维方向特点
4.★方法
5.优缺点
6.要求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1.必要性/客观基础
2.★含义
3.★思维方向特点
4.★方法
5.★功能
6.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①客观基础
②关系
③运用
④作用
1、必要性/客观基础
2、含义
3、特点
4、★主要方法
5、★运用逆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③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①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②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
④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易混易错
1.在解决问题阶段,需要先聚合后发散。
2.将平面镜改为多种曲面镜,制成哈哈镜,这是从检核表法中的扩大的方面进行思维发散的。
3.发散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
4.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外在联系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
5.要想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必须运用想象的方法。(  )
解析: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解析:将平面镜改为多种曲面镜,制成哈哈镜,这是从检核表法中的改变的方面进行思维发散的。
解析: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
提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解析:超前思维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关系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区别 1.★含义
2.客观基础(必要性)
3.目的
4.★思维 方法
5.★思维 方向/特点
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列举法等
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独特之处想,是扩散、辐射P107
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建立内在联系,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
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
事物具有多样的性质和关系,不同的……有不同的功能,已经认识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矛特(个性)
不同事物之间,总会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具有可通约性。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共性)
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区别 6. ★功能
7. 要求
————————
联系 单纯依靠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效果,需要其他因素积极参与(综合运用思维方法);
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的知识、经验、实践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且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多个方案)
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强调把握事物的整体),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方案)举例:气流发电厂
(续表)
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①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
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
(说明:发……强调个性,寻找解决问题的个性化、多样性的方案;聚……强调共性,通过搜集不同的线索,寻找到指向共同目标的最佳方案)
③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④……是创新思维的两翼;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
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依赖。【补】一方面,聚……必须以发……的成果为前提。另一方面,没有聚……,发……的多种答案就无意义、无价值可言。
★发散思维的方法
方法 内容 检核表法 内涵: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9个方面进行思维发散。P105相关链接 突破口 他用:现有事物有无其他用途,或者稍加改变后是否可作他用;
借用:能否引入其他领域成功的办法解决某个问题;
改变:改变现有事物的形状、颜色、意义、式样等,会产生什么结果;
扩大:现有事物能否另外加些什么?“伸一伸”“扩一扩”行吗;
缩小:现有事物能减少什么?变小、变轻、变短、浓缩将会如何;
代替: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工艺、动力、结构、方法来代替;
调整:调整顺序、速度、程序会怎么样;
颠倒:正反互换会怎么样?倒转事物的因果关系会如何;
组合: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组合起来怎么样?
信息交合法  含义: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各种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记:强调考虑多方面) 作用: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们筛选(穷尽所有可能) 头脑风暴法  含义: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记:强调多人/多主体,多用于民主决策) 要求: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其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022年山东卷13)科技赋能北京冬奥令世人惊叹。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了全球范围内还较少被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北京冬奥会为推广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提供了契机。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体现出北京冬奥组委
①运用超前思维,创造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
②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
③运用发散思维,围绕环保轴心进行思维收敛和集中
④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判断制冰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创造其发展趋势,①说法错误,排除。
相较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传统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无毒无害,非常环保,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说明北京冬奥组委坚持辩证思维,分析制冰技术运用的内在矛盾;同时遵循逻辑推理,把握制冷剂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因果关系,②④符合题意。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扩散、辐射,而不是进行思维的收敛和集中,③说法错误。
C
1.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主政治的发展, 各种听证会应运而生,春运价格听证、市政府决策听证、阶梯电价听……有关部门汇集各方面的信息作出科学、民主决策。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这
A.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B.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
C.运用了科学思维中的信息交合法
D.是检核表法的思维方式
C
2.2021年7月,重庆民盟第二届“群言堂”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交流会在重庆市大足区举行。来自北京以及川渝两地的专家学者、民盟盟员、企业家代表,聚焦“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创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主题,共同研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思路,共话成渝地区现代产业体系新蓝图”。该交流会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A.检核表法 B.演绎推理法 C.信息交合法 D.头脑风暴法
D
[解析] ……聚焦“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创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主题,共同研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思路,体现了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即头脑风暴法,D符合题意。信息交合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该选项材料不涉及,C均与题意不符。
列举法(补充在书上)
发散思维的技法
①列举法主要将研究对象的特点、缺点、希望点等逐一罗列出来,以便提出改进的意见,构成创新的设想。在新产品开发和旧产品改造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如“圆珠笔的缺点”“回形针的用途”,就可以通过这种技法展开思考——发现不足、提出设想
②信息交合法则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各种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大量路。——组合信息求得思
同:都运用列举的方法。
【典例】上海某中学的同学逐一罗列出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笨重(50千克左右)、携带不方便等缺点,然后提出改进的设想,明确了主攻方向,终于发明了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的“无基板充气太阳灶”。材料主要体现的思维发散技法是( )
A.列举法 B.检核表法 C.信息交合法 D.头脑风暴法
A
1.含义
2.特点
3.客观基础(哲学依据)
4.必要性
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如果把原有的思路叫作正向思维,那么一切与原有的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如,不利事→幸运事;变废为宝;危机中育新机等)
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2.2 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也称顺向思维,是指人们按照常规的思路、遵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含义 侧重 示例
结构顺序反向思考 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圈形、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
存在状态转换思考 司马光砸缸:救人离水→让水离人;
事物功能反向思考 炒冰机的发明、垃圾回收
因果关系交换思考 磁生电→电生磁。
5.★主要方法:
结构
反转
状态
反转
功能
反转
因果
反转
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①正、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②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
③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2)掌握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 ①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
②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3)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①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②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6.★如何处理好正向与逆向思维的关系(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注意:
①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发散、聚合、逆向都属于创新思维的一种。
②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目的在于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拓展深化
运用逆向思维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采用正向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时,再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如果采用正向思维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解决得很好,就不必采用逆向思维。
(2)逆向思维只能在只有正反两种可能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对某一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有很多种,而且这些方法都能解决问题,此时逆向思维就缺乏了必然性和有效性。
【典题研磨】
【典例1】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朝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这就是逆向思维。下列体现了逆向思维的是( )
①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尚未结束,毛泽东就指导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敌实施战略进攻
②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不走寻常路,将灾难和未来元素注入“合家欢”的春节档,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③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因此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影视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播映效果
④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逆反心理,是逆向思维的最贴切的反映和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常规战略进攻原则在时机上一般选择在对方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之时,毛泽东则反其道而行之,这体现了逆向思维,
春节是阖家团圆、喜庆的节日《流浪地球》则将灾难元素引入春节档,体现了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的体现
逆反心理不是逆向思维
注意:
①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发散、聚合、逆向都属于创新思维的一种。
②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目的在于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2023 北京 认识发展历程 创新思维) 6. 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不仅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还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植物博物画的创作
A. 以逆向思维消除了物与画之间的差别
B. 是在思维具体中复制了植物直观的整体表象
C. 通过超前思维展现了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
D. 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D
【解析】逆向思维是反向求索,是与原来的思路相反的思路,材料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
思维具体是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B说法错误。
超前思维是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
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运用形象思维概括植物的形象特征,还要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运用抽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符合题意。
(2023 湖南 发散思维检核表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活化利用让文物重现璀璨光彩,融入现代生活,“让文物活起来”。
(3)运用发散思维检核表法中任意一种方法,结合某一具体文物,谈谈怎样让该文物“活”起来。
要求:指出所用具体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及其预期效果,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以下文物仅供参考)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题型和作答角度。
运用发散思维检核表法中任意一种方法,结合某一具体文物,谈谈怎样让该文物“活”起来。要求:指出所用具体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及其预期效果,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用什么谈谈
谈谈什么
运用发散思维检核表法中任意一种方法
让该文物“活”起来
怎么谈谈
①发散思维检核表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②你想结合那种具体的文物?
③你想用发散思维检核表法哪种具体的方法?创新途径是什么?预期效果是什么?
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第二步:明确知识范围
方法 思考方向
他用 现有事物有无其他用途
借用 能否引入其他领域成功的办法解决某个问题?
改变 改变现有事物的形状、颜色、意义、式样等
扩大 现有事物能否另外加些什么
缩小 现有事物能减少什么
代替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工艺等来代替
调整 调整顺序、速度、程序会怎么样
颠倒 正反互换会怎么样
组合 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组合起来怎么样
检核表法
材料 关键信息 知识迁移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活化利用让文物重现璀璨光彩,融入现代生活,“让文物活起来”。 指出所用具体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及其预期效果,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第三步:审材料(分层、整合、迁移)
①文物、活化利用、融入现代生活
②具体一个思维方法
③创新路径
在他用、借用、改变、扩大、缩小、代替、调整、颠倒、组合9个方面选择一个进行回答
④预期效果
第四步:点析结合,组织答案,答案要有要点、有逻辑、有分析、紧扣材料与问题,做到条理化、要点化。
参考答案:①思维方法:检核表法中的他用,是指挖掘现事物的其他用途,或者稍加改变后作他用。
②创新路径:以四羊方尊的外观为参考,使用普通轻便的质,制作成其他尺寸的“四羊方尊”,可用作笔筒或花瓶等底部印上二维码,可扫码收听文物讲解视频。
③预期效果:让人们了解四羊方尊的流传历史、文物特征制作工艺等,从审美、历史文化等角度发挥其艺术价值。
(2023 广东 创新思维方法)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交化阅读作为一种全新阅读模式,以线上分享、互动、传播为特征,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阅读潮流。点开网络阅读平台上的一部小说,读者可以在每段后面写“段评”,每章后面写“章评”,还可以点赞、吐槽、纠错、编段子,妙趣横生。
传统阅读以作品为核心,侧重个人品读,不易受干扰。社交化阅读则以读者为核心,凸显阅读的社交属性,能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使读者在便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帖、评论、弹幕等来帮助作者生成创作内容,获得与作者共创阅读内容的奇妙体验。与传统阅读相比,社交化阅读更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浅阅读和泛娱乐化阅读等问题。
虽然社交化阅读日益流行,但传统阅读依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图书馆、书店或农家书屋等实体场景里浸润书香仍是许多人的优先选择。在阅读中传承文明,关系到个人的素质提升与国家的兴旺发达。无论阅读的模式、场景等如何变化,开卷有益始终不变,阅读的意义始终不变。
(3)假设你是某社交化阅读平台上的作者,请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进行创作。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题型和作答角度。
假设你是某社交化阅读平台上的作者,请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进行创作。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用什么谈谈
谈谈什么
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
如何进行创作
怎么谈谈
①创新思维方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②你是社交化阅读平台的作者,如何创作?
③你想用创新思维方法哪两种具体的方法?
第二步:明确知识范围
创新思维方法: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
逆向思维、超前思维
材料 关键信息 知识迁移
社交化阅读作为一种全新阅读模式,以线上分享、互动、传播为特征,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阅读潮流。点开网络阅读平台上的一部小说,读者可以在每段后面写“段评”,每章后面写“章评”,还可以点赞、吐槽、纠错、编段子,妙趣横生。 传统阅读以作品为核心,侧重个人品读,不易受干扰。社交化阅读则以读者为核心,凸显阅读的社交属性,能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使读者在便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帖、评论、弹幕等来帮助作者生成创作内容,获得与作者共创阅读内容的奇妙体验。与传统阅读相比,社交化阅读更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浅阅读和泛娱乐化阅读等问题。 虽然社交化阅读日益流行,但传统阅读依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图书馆、书店或农家书屋等实体场景里浸润书香仍是许多人的优先选择。在阅读中传承文明,关系到个人的素质提升与国家的兴旺发达。无论阅读的模式、场景等如何变化,开卷有益始终不变,阅读的意义始终不变。 假设你是某社交化阅读平台上的作者,请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进行创作。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第三步:审材料(分层、整合、迁移)
①社交化阅读平台上的作者
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解答本题注意从创新思维方法角度思考分析。
第四步:点析结合,组织答案,答案要有要点、有逻辑、有分析、紧扣材料与问题,做到条理化、要点化。
参考答案:①坚持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形成多种方案,做到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②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通过调查研究,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进行整体谋划,作出正确决策。
明确题目的主题所指,即弄清题目在什么主题背景下进行探究性研究或发散性思考。
01
抓住题目的问题所在,即弄清题目要求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02
要注意设问的具体限定,如建议或方法、宣传或广告等数量及字数限定;如要求只建议,还是要加上对应的方法要求。
03
答案要点的组织上,要将教材具体知识、时政热点知识、生活实践知识等结合起来,答案要点要简洁明了、层次清晰,紧扣问题、指向明确。
04
探究开放类主观题 答题技巧
(2023·吉林白山市四模)某村有148亩涉及52户农户的闲置住房和宅基地,由于肥力差,土地碎片化严重,一直荒在那里没人耕种。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想来想去,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对碎片化的土地进行整合,统一对外招标,这样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防止土地抛荒、撂荒。2021年底,村“两委”将这块地公开招标,并最终以亩均200元的价格租赁给本村村民薛某。薛某接手后对土地进行了平整施肥,并通过种豆固氧方式提升地力,改善土壤质量。薛某自信地说:“只要三年 左右的时间,耕地质量将会提升一个台阶,争取也能种上水稻。”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该村“两委”及村民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将百亩荒地变农田的。
①创新思维不能凭空产生。该村“两委”及村民立足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解决荒地问题
②该村“两委”坚持聚合思维,明确防止土地抛荒、撂荒这一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解决问题
③运用逆向思维,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薛某一方面对土地进行平整施肥,另一方面对粮食种植的结构顺序作反向思考,先通过种豆固氮方式提升地力,然后实现种植水稻的目的。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该村“两委”及村民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将百亩荒地变农田的。
答:①创新思维不能凭空产生。该村“两委”及村民立足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解决荒地问题。
②该村“两委”坚持聚合思维,明确防止土地抛荒、撂荒这一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解决问题。
③运用逆向思维,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薛某一方面对土地进行平整施肥,另一方面对粮食种植的结构顺序作反向思考,先通过种豆固氮方式提升地力,然后实现种植水稻的目的。
(2023 全国新教材 创新思维方法)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凤益从小参与田间劳动,感受着农业劳作的限辛,梦想着“种一次就能年年收割”的庄稼。为圆少年时期的梦,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把一年生的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水稻”。2004年,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该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培育多年生稻种的研究漫长又艰辛,他们克服了项目经费不足、田野工作辛苦等困难,目标在前却难见终点等困扰,坚持进行实地调查、科学实验、试验示范和理论研究,成功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多年生稻播种一次持续收获多年,具有广适、高产稳产等特点,节约了劳动力投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2018年,他们培育的“多年生稻23”成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品种,在国际多年生作物研发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2021年,胡风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
(2)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创新思维的知识并结合材料,概括多年生稻培育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思维方法的具体表现。(选择任意3项作答,若超过3项,只对前3项评分。10分)
思维方法 具体表现
联想思维 想象: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
发散思维 信息交合法: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
聚合思维 演绎推理方法: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
逆向思维 转换型逆向思维法: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
超前思维 注重调查研究:坚持进行实地调查、科学实验、试验示范和理论研究,成功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稻栽培品种。
【网传版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