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2.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的实验过程
【一区】组成细胞的元素
(1)玉米细胞及人体细胞部分元素及其含量(干重,质量分数)
元素 玉米细胞(%) 人体细胞(%)
C 43.57 55.99
H 6.24 7.46
O 44.43 14.62
N 1.46 9.33
K 0.92 1.09
Ca 0.23 4.67
P 0.20 3.11
Mg 0.18 0.16
S 0.17 0.78
(注:其他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总计小于3%)。
由图可知:
人体细胞干重中,_______含量最高;玉米细胞干重中,______含量最高。
组成人体细胞和玉米细胞的元素中,______________这四种元素的含量较多。
不同生物体的细胞中,元素______大体相同,但同种元素的______相差较大。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的各种元素相对含量与无机自然界的大不相同,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________________。
(2)种类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_________种
必需元素 种类 概念 举例 功能
大量 元素 含量占生物体总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②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微量 元素 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是含量________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巧计:大量元素:谐音“她请杨丹留人盖美家”;微量元素:“铁锰碰新木桶”
习题检测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
B、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C 元素,其次是0元素,所以 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些是生物体特有的
D、微量元素不但含量少,其作用也小
【二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化合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_______形式存在;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其次是_______;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
习题检测:
2、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三区】糖类的检测与观察
1.实验原理:可溶性的________ + ________试剂→________(现象)。
2.实验材料:________(富含待测物质且颜色为无色或浅色)
3.实验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_______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_______g/mL的CuS溶液)。
4.实验步骤
⑴试管+2mL待测组织样液;
⑵加1mL斐林试剂(____________:甲、乙等量___________后再注入);
⑶水浴加热(_________℃),2min(试管口不要对着实验者);
⑷观察溶液颜色变化(_____色→______色→_________沉淀)
5.实验结果和结论:组织样液和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_____还原糖的存在。
拓展: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能还原斐林试剂。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
习题检测
3.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
A、浅蓝色→无色→棕色 B、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C、棕色→浅蓝色→砖红色 D、棕色→砖红色→绿色
【四区】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脂肪 + _______染液 → ______色。
2.实验材料:花生种子制成切片(或组织样液)。
3.实验试剂:苏丹III染液,体积分数_____的酒精溶液。
4.实验步骤:
方法一:组织切片检测(需用显微镜等)
取材:取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到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制片:
①取切片:用毛笔取极薄的一片移至载玻片中央;
②染色:滴2、3滴________染液,染色______min;
③漂洗:吸水纸吸取剩余染液,并滴1~2滴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作用是洗去浮色;
④盖盖玻片:吸水纸吸取酒精,滴1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观察:在低倍镜下寻找花生子叶最薄处,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换________观察。
方法二:组织样液检测(不需要显微镜)
试管 + 2mL待测组织样液(花生种子匀浆);
加3滴________染液;
观察颜色变化(________色)。
5.实验结果和结论:方法一中,视野中可见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习题检测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时,A液和B液混合均匀之后再使用
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不需要水浴加热
C.脂肪检测过程: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在检测脂肪时,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便于观察
【五区】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蛋白质 + _______试剂→_____色反应。
2.实验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______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_____g/mL的CuS溶液)。
3.实验步骤
试管 + 2mL待测组织样液(豆浆或鲜肝提取液);
加1mL双缩脲试剂_____液,摇匀(形成______环境);
加4滴双缩脲试剂_____液,摇匀;
观察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
4.实验结论
组织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颜色(有/无)变化,加入双缩脲试剂B后,溶液变成_______,说明生物组织样液中_____蛋白质。
习题检测
5.在蛋白质的检测还原实验中,实验原料可以选择( )
A、豆浆 B、梨汁
C、马铃薯匀浆 D、花生子叶
拓展: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比较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不同点 使用方法 ____________ 使用时先加______再加____
呈色反应条件 需________°C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即可反应
反应原理 还原糖中的醛基被Cu(OH)2氧化,Cu(OH)2被还原为C 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反应现象 样液中出现____________ 样液变为______
浓度 乙液CuSO4浓度为_____g/mL B液CuSO4浓度为_____g/mL
相同点 都含有NaOH、CuSO4两种成分,且所用NaOH浓度都是_______g/mL
【六区】习题检测
1.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A、 I、K、O、S B、 B、Mo、Fe、Zn、Cu
C、 N、H、P、C D、Fe、Ca、Cu、Mg、C
2.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检测的理想材料
C、鸡蛋清富含蛋白质,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动物材料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检测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时,实验材料应为无色或白色
B.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并调节粗准焦螺旋
C.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要将A液、B液摇匀混合使用
D.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先加甲液再加乙液,然后水浴加热
4.[多选]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该野果进行脂肪检测不一定使用显微镜组织
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进行检测后出现较深的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
C.若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则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检测时,溶液由白色最终变为紫色
D.可用苏丹Ⅲ染液对该野果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后直接观察是否含有脂肪
5.判断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在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 )
(2)利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变化的反应来鉴定蛋白质。 ( )
(3)纤维素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 )
(4)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