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文专题训练“劝君惜取少年时”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3岁的丁晨发明“爬楼神器”,获得国际发明金奖;15岁的武亦姝热爱诗词,储量高达2000余首,勇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16岁的王源不仅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歌手,还成为了联合国青年论坛上的青年代表;17岁的柯洁勇夺世界围棋大赛冠军;19岁的范焱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了西北大学的博士生……作为同龄人的你,也正从少年走向青年,他们的事迹给予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首先要细致审读材料,以便准确立意。所给材料均为正面榜样,可谓年少成名者,角度涉及科技、文艺、运动、学识等多方面,无论是国际发明金奖,还是比赛冠军,抑或青年代表,博士生……均属于现象,重要的是探究成功的原因,即由现象看本质量,材料中没有一一明确,但我们可以猜测一二,不外乎勤于动脑、勇于创新、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勇于实践、脚踏实地、珍惜时间、自立自强等共性因素。写作时成功只是写作的切入点,背后的付出,如何成功,才是写作的重点,要求“作为同龄人的你,也正从少年走向青年,他们的事迹给予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写成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均可。宏观而言可以写成功要趁早;立大志,早成名;人活一世,须出人头地;要做就做最好。2.要点:综合来看,本次作文展现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尤其是思维品质的考查,着力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使其学会主动思考、独立思考,考查考生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水平。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思辨意识,要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从选材看,命题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开放性强,有利于考生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及自身生活感受、情感经验表达观点,充分表达对成功要趁早的认知,让考生有自我人生规划意识,对时代发展与个体成长等多方面进行展望,从而彰显新时代新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立意】1.小荷已露尖尖角,成功要趁早;2.成功的背后是付出;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做最好的自己;5.赢在起跑线上。【素材】1. 张爱玲曾经说过一句话:出名要趁早。以前不懂得其中的意义,现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人到中年了,特别能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早早的出名,说明要早早地拥有一身技能,尽早地努力,确定一个目标,经过失败与痛苦后,迎来早早的成功。功成名就,你可以体会到别人体会不了的鲜花,掌声,还有光环。但是背后付出的辛劳,也不是别人可以随意想象的。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你可以趁早,趁最好的年华,将最有才华的自己,展现给世人。年轻时,别人感受不到身边的机会,看不清前行的方向,只有你一鼓作气,一路向前,本着自己的热爱依赖着自己的热情,让这一路上的泪水与汗水都没有白白浪费。2.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少空谈、多做事,能实干、多行动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体现。华罗庚说过:“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我们要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其实,何止是科学之道,做人之道更是如此。脚踏实地做事,谨慎认真为人,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实干精神、求实态度。切莫学守株待兔者,自古以来便是笑谈;切莫想望如流量明星郑爽那般,不遵纪守法逃税漏税,没有道德底线恣意妄为,星路走不长远。取得大成就的人大都是实干家。“杂交水稻之父”面对着盛大的声誉,依旧保持着踏踏实实的实干作风,行走于田垄之间,埋头于稻浪之中。他的实干精神,让人心生敬佩。袁老的去世可谓举世同悲,追悼日长沙的花卖光了,倾城相送间可见依依不舍之情,大写的人生背后是默默奉献甘于付出的奋斗精神。季羡林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吹拂世人,让人钦佩不已。3.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实干,只有付诸行动,理想的风帆才会鼓足力量,人生的帆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纵使一个人说得再好听,谈得再动人,演得再好看,如果不通过行动证明一切,通过实干实现目标,终将碌碌无为,一无所获。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身陷囹圄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尼可洛·帕格尼尼,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用行动成就了自己的一段传奇人生。纵观世界,大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用行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那些只说不做的空谈家,却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被人淡忘。范文劝君惜取少年时时间,它是人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便悄然而去,不留下一丝痕迹。人们常常在它逝去后,才渐渐发觉,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古人一声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于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留住这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朋友”呢?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的革命导师,在青少年时代,都刻苦学习,珍惜时间,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在大学时,趁生病期间,把黑格尔的著作从头到尾研究了一遍。列宁17岁进大学,由于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可是,他在学校外竟用一年半时间自修完大学四年级的全部课程,并参加大学毕业考试,获得第一名。毛泽东同志在读小学时,还参加家里的劳动,但却挤时间读了不少古代小说和一切能找到的书籍。到长沙后,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学,每天自己到图书馆去读书,从开馆到闭馆,争分夺秒地看,从不间断一天。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而能否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陶渊明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生短短数十秋,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登上人生的顶峰,谈何容易。也正因为如此,珍惜年少时光就显得异常的重要。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有一段珍惜时间的故事。奥地利著名作家莫扎特,连理发时也在考虑乐曲创作,常常情不自禁地停止理发,记下他构思出的新乐曲。他说:“谁和我一样用功,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说得不无道理,也许我们和他一样用功,不一定会像他一样的成功,不一定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努力了,至少我们达到了我们所能达到的最高处。我们就能够站在人生的顶端对人们说:我尽力了,我并没有浪费命运留给我的一点一滴的时间。但丁说过: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去时的痛苦。而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时间的价值。或许在嬉戏玩闹的十个人中,有九个人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他们却不一定懂得这句话的真实意义。倘若他们懂得,会如此蹉跎岁月虚度时光吗?珍惜年少好时光,就是珍惜生命。让我们充分利用命运给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成为时间的奴隶,做时间的主人。早晨起来,别等闹铃叫醒,走在太阳前面,背诵几个单词,朗诵一首诗词,算一道数学题,或许有一天我们也像武亦姝那样站上冠军领奖台。记住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不求名声只求无愧青春韶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