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设计说明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来看,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交通、通信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课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日常生活的变化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完善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既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历史材料和制作表格的方式,从衣、食、住、行、消费等各方面了解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2.结合教材和历史材料,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强国之路的信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比较法、图表法。
学法:研读史料、思考归纳、合作探究。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反映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生活方式变化的资料和视频。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播放视频《历年年夜饭长啥样》。年夜饭,作为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饭,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年夜饭从满足温饱到丰盛美味,再到追求营养健康,折射出人民生活的显著变化。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 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内容。
二、预习检查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学习任务一
日常生活的变化
(一)总体变化 教师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三个显著变化的阶段,阅读教材第97页,概括每一阶段人民生活的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关键段,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接下来让我们具体从衣、食、住、行、消费、通信等方面,了解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变。 【设计意图】利用时间轴,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二)衣的变化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服饰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对比两组图片,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服饰发生的变化。 交流展示: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三)食的变化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饮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对比两组图片,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饮食发生的变化。 交流展示: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四)住的变化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 昔日的珠江新城、室内装修 今天的珠江新城、室内装修 教师提问: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住房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对比两组图片,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住房发生的变化。 交流展示: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五)消费的变化 教师活动:出示图表。
1978年至2020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教师提问: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对比两个图表,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发生的变化。 交流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四、学习任务二
交通、通信的发展
(一)交通的发展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新中国70年·影像辞典》(中国高铁“复兴号”)以“复兴号”动车为代表,讲述我国交通的巨大发展,并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除了铁路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交通领域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分析图片,归纳如今我国的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教师总结:到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二)出行的变化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对比两组图片,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出行方式铁路发生的变化。 交流展示: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三)通信的发展 教师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电信产业、互联网飞速发展。 教师提问:想象一下,在一周时间内停止使用电脑、手机、电视、电话等通信设备,你觉得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并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通信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五、过程性评价
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归纳人们衣、食、住、行、消费、通信等方面的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
七、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
2.发展型作业:分别倾听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小时候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表现;完成课时练习。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