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设计说明
本课通过热点新闻、社会生活现象,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使学生增强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价值判断和辨别能力,掌握坚守公平、守护正义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素养、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社会现象和典型案例,感受公平正义是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目标,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领悟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掌握坚守公平、守护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拓展思维方式,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3.通过构建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整体把握公平正义与法治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公平、正义的价值。
难点:公平、正义的要求。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
1.资源。
拓展资料:了解我国的大病救助政策;查阅资料,了解聂树斌案件。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公平正义的价值
一、学习情境
生活中会经常见到这些现象:售票处有人随意插队,有的同学逃避值日,某校分班不均衡等。思考: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二、预习检查
1.公平的含义: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的价值。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3.公平的内涵: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4.正义的含义: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5.正义的要求。
(1)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2)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6.正义的价值。
(1)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2)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安排活动,引发思考。 【探究与分享】结合“分黄金”的故事,探究以下问题:你认为怎样分配是公平的 说明你的理由,并概括公平的含义。 2.组织讨论,调控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进行交流分享。 3.指导点拨,引导学生充分分析理由,总结归纳。   1.合作探究: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 请说明理由。 2.交流展示: (1)分配方案。 第一种:大儿子多分一锭。 分配理由:多劳多得,大儿子挣得多,可以照顾其他兄弟。 第二种:二儿子多分一锭。 分配理由:二儿子履行了赡养父亲的义务。 第三种:小儿子多分一锭。 分配理由:小儿子身残体弱,要关照弱势群体。 第四种:三人均分。 分配理由:人人平等,公正无私。 (2)归纳公平的含义。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公平的含义,使其在情境中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四、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安排活动,激发探究。 结合以下事例和教材P109—P110内容,总结公平的内涵。 2.组织学生,激励评价。 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有序展示回答问题,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与规范性指导。 3.指导点拨,总结提升。 从公平的含义和表现等方面概括总结。   1.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组长做好记录,安排好小组发言人准备展示。 2.交流展示: 事例1: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有失公平。交警维护了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 事例2:宪法赋予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保障了权利的公平。 公平的内涵: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在探究中增强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分析案例,增强学生的公平观念,使其体会公平的内涵。
五、学习任务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安排活动,引发思考。 结合材料和教材P110内容,思考公平有何价值。 2.组织讨论,调控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进行交流分享。 3.指导点拨,总结归纳。   1.合作探究: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公平的价值。 2.交流展示: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从分析真实案例中,引导学生思考公平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的公平意识。
六、学习任务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安排活动,引发思考。 请你续写对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特征的描述,并思考我们判断正义行为的标准。 2.指导点拨,总结归纳。   1.自主探究:思考我们判断正义行为的标准。 2.交流展示: 正义的含义: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从续写中感受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不同,找到判断的价值标准,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七、学习任务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安排活动,引发思考。 结合图片和资料,探究正义的要求及正义的价值分别是什么。   2.指导点拨,总结归纳。   1.自主探究:思考正义的要求及正义的价值分别是什么。 2.交流展示: (1)正义的要求: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2)正义的价值: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②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通过了解国家在维护正义方面作出的努力,如建立大病医保制度、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等,让学生感受正义的要求和正义所发挥的巨大价值,激发学生维护正义的热情。
八、过程性评价
课堂练习。
九、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平和正义的含义,了解了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享受社会给予我们的公平和正义,同时能够依法捍卫公平和正义。
十、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课时知识。
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时练习。
十一、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公平正义的守护
一、学习情境
情境导入:如果遇到排队时有人插队、小组值日时同学逃避值日等不公平的现象,你会怎么办 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不公平的现象 你是如何应对的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守护公平正义的相关内容。
二、预习检查
1.怎样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
2.怎样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
(2)司法维护正义。
3.观点: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结合“良心秤”的故事和我国司法改革的事例,探究以下问题:这些事例对我们维护公平有怎样的启示 2.指导点拨,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守护公平要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进行。 3.组织展示,能力提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 2.交流展示: 如何守护公平 ①个人:个人维护公平。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国家: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并结合身边常见的事例和社会现象,总结如何守护公平,体会到维护公平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主动守护公平的意识。
四、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组织活动,探究分享。 阅读教材P117内容,评价三名司机的行为,并思考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观察图片信息,思考这启示我们维护正义要怎样做。 2.重点讲授,指导点拨。 教师针对个人守护正义的复杂性进行解释。 3.知识总结,提升能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2.交流展示:怎样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   通过三名司机的真实案例和我国司法制度中的相关规定,让学生了解个人维护正义的方法和国家守护正义的做法,增强学生守护正义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
五、学习任务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安排活动,引发思考。 结合视频,思考纽伦堡审判体现了人类哪些共同的价值追求。 2.重点讲授,指导点拨。 教师针对人类这一共同的价值追求进行讲解。 3.知识总结,提升能力。   1.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展示: (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3)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法治的基本精神。   通过纽伦堡审判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目标,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六、过程性评价
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八、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课时知识。
2.发展型作业:
(1)开展“向榜样学习”活动,找到学习的榜样,分析榜样身上的优秀品质,思考通过哪些途径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列一个简单的提纲。
(2)完成课时练习。
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