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风俗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风俗蕴含的传统美德。
2.了解当地的节日风俗,体会这些风俗蕴含的美好祝愿。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在情景体验、调查交流中,了解家乡风俗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了解十二生肖认识尊老风俗。
教学难点:体会风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离家三里远,别是一番风俗。”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当地的风俗。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刚才老师说过:这些风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出生:听爸爸妈妈说,在我出生后,他们煮了很多鸡蛋,并把鸡蛋都染成红色后送给了亲朋好友。这叫作“报喜”
(2)满月:听爷爷奶奶说,我们这里小孩子满月时都要剃胎发,所以,我满月的那天,爷爷和奶奶亲自动手给我剃了胎发。小孩出生后,煮很多鸡蛋,并染成红色后送给亲朋好友,这叫作“报喜”。孩子满月时都要剃胎发,爷爷奶奶亲自动手剃。(民俗认为红色是传统喜庆色,蛋,谐音“诞”。在我国许多地区,婴儿出生以后,父母报喜时必须要带上红鸡蛋。一来红色可以增加喜庆气氛,二来人们认为红色可以辟去灾祸,保佑孩子安然无恙。民间有传言称,满月后给宝宝剃胎毛,日后宝宝的头发会长得既黑密又漂亮。)
(3)抓周,孩子一岁时,让孩子随意抓一件准备好的物品,预测孩子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图好兆头。
2.师:在生活中人们会形成一些传统风尚、礼节和习性,像发喜蛋、剃胎发等我们把它们叫做风俗。
3.同桌交流,哪些风俗伴我成长?
(二) 十二生肖交流会
1.出示“十二生肖”,介绍生肖;起源、取数、排序。
2.组织学生组内交流:我喜欢的生肖故事或传说。
3.组织观看多媒体“十二生肖民俗”:老鼠嫁女等。
4.师小结:十二生肖是我们熟悉的风俗之一,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从起源、取数、排序等方面充分了解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的生肖,同时结合与生肖相关的大量民俗,了解生肖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关心家乡的风俗活动的意愿。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鼠的第三个象征意义是精致细小,微末。“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巳蛇马象征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不畏艰险,乐观向马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象征着活泼、伶俐,多才且灵巧猴子是一种非常灵巧的动物,它的行动敏捷迅速。狗是人类患难与共的朋友,被认为是通人性的动物,它对人类特别忠诚因而具有忠贞不渝的意义。亥猪猪代表着愚笨、懒惰、又象征着勇敢、厚道、忠诚、谨慎、诚实、宽说一说:你想了解哪个生肖呢 请收集资料并向大家介绍。我想了解的生肖是什么?与生肖有关的故事、传说有你那些?
(三)家乡风俗
活动一 介绍自己家乡是如何为老人祝寿的吧。
活动二 小组交流: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与尊老有关?
教师小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你们当地的节日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交流一下吧
(四)小结:
师: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我们也要做一个尊老爱幼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