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设计说明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科学制定目标,并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小尺度区域地理的方法,通过相关视频、歌曲、生活中的现象、情境联想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学生对某区域问题会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气候的分布特征,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性。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与发展状况。4.通过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学习,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点难点1.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2.东北地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3.东北地区的工业分布与特点,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归纳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视频《走进东北》,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一、学习情境展示林海雪原、冰雕、北大仓、吉林雾凇、三江湿地等东北风光图片,并与学生就此内容互动。师:喜欢东北三省哪些方面 生:滑雪、滑冰、看冰雕、小品……互动:通过文艺活动了解东北,如猪肉炖粉条、翠花上酸菜、火炕等二、预习检查1.位置和范围东北三省包括 省、 省和 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为 山地,北部为 ,西倚 ,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 平原。 (2)河流:长白山地的东南方有 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 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3)人们常用“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学生阅读东北三省的地形图,思考并抢答以上问题。答题学生对照屏幕上的地图给其他同学讲解,完成位置和范围及地形特征的预习检查。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阅读教材第14页图文资料,在图6.11中找出东北地区的位置和东北三省的范围。 点拨:三大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点评学生发言,及时归纳,板书总结。 【自主完成】 读图描述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勾勒三省的轮廓,描画40°N、50°N、53°N。学生发言,总结归纳: (1)纬度位置:位于我国最北部,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地方,黑龙江省的最东部也是我国领土的最东部。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向海洋突出,南面濒临渤海、黄海。 (3)相对位置:东面、北面是俄罗斯,东南面是朝鲜,西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相邻。 让学生自己读图、讨论地理位置解决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问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四、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1.阅读教材第14页图文资料,在图6.11中找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平原,描绘主要山地和河流,总结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2.读中国干湿地区和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分析东北三省冷湿的气候。 (1)分析冷和湿的原因。 (2)利用各城市气候图,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3)读教材第15页图6.13 “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分析东北三省内部的气候差异。 3.完成教材第16页“活动”题,分析冷湿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师点拨:雪期的计算方法:降雪最终日期-降雪最初日期。 拓展:东北寒冷的气候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深刻,如东北八大怪。 【小组合作】 学生发言,归纳总结: 1.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排列成马蹄形,东北平原分布在山地之间。东北地区河流众多,如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等。山河大势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1)冷的原因: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湿的原因: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量小。 (2)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共同特征:气候湿冷。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 (3)受纬度影响,自南向北气温递减;受海陆影响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析气候的雪期与影响因素等问题具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老师指导与讲解相关概念、小组合作解决有关问题,初步了解区域气候内部差异的分析方法。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狗皮帽子头上戴,抵御寒冷的 气候。且家家养狗。过去交通工具狗拉雪橇。 (2)翻穿皮袄毛朝外,防止飞雪打湿衣服。 (3)窗户纸糊在外,防止屋内窗户上的水汽打湿窗户纸。 (4)大缸小缸渍酸菜,把蔬菜渍成酸菜便于保存。 3.(1)雪期:漠河281天左右,齐齐哈尔242天左右,沈阳166天左右。规律:三地雪期由北向南不断缩短。 (2)积雪的厚度体现了寒冷的程度,延吉比长春厚,因为延吉海拔高,气温低,位于迎风坡,距海近。漠河比长春积雪厚是因为漠河纬度高,气温更低。 (3)屋顶坡度大,冬季降雪多,可以有效地避免降雪在屋顶积存;墙体厚、窗户小,有利于室内保温。 从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五、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六、课堂小结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气候冷湿。东北三省的人们在与寒冷的气候做斗争的过程中体现的聪明才智,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生活特点和文化气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亲身感受东北的文化,体验不一样的东北。七、作业布置1.全部同学完成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2.预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工农业,搜集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介绍。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