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车床》第14讲-套类零件加工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数控车床》第14讲-套类零件加工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控车床》第14讲教案
授课内容 套类零件加工 授课讲次 第14讲(45分钟)
课程名称 数控车床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授课班级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任务与操作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专业培养达成度要求,制定本讲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目标 掌握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掌握G73、G70 等指令格式及其应用。 学会编制套类零件的加工程序。 学会正确加工出合格的套类零件。
任务与 操作目标 教授套类零件的加工特点及工艺措施。 教授G73、G70指令的使用。 教授学生套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二、教学任务分析(任务与重难点分析、任务实现、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与标准)
任务分析 本讲任务加工的轴套零件,内表面需要加工三段直孔和三段锥孔。内轮廓形状较复杂,加工余量较大且不均匀。为了避免编程时出现错误,简化程序的编制,除采用G71编程外,还可以用G73、G70循环加工指令编制加工程序。套类零件加工的主要工序多为内孔和外圆表面的粗、精加工,尤以孔的粗精加工最为重要。常用加工方法有钻孔、扩孔、铰孔、车孔、磨孔、研磨孔等。本讲的任务在于教授学生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学习。
教学重 难点分析 本讲的重点是教授学生掌握套类零件的加工方法。让学生掌握G73、G70指令的使用,根据图样编辑出合格的加工程序是难点所在。
任务实现 套类零件加工特点及工艺措施。 薄壁套的加工工艺。 实例分析。 任务实施。 套类零件加工质量分析。
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讲次考核的方式为习题练习。 考核标准:能掌握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熟悉掌握G73、G70 等指令格式及其应用。学会了编制套类零件的加工程序。学会正确加工出合格的套类零件。
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多媒体、微课、前置作业、书写白板 实作工件、实作工具、实作器具、授权场地
教法 视频讲解法 通过视频、微课讲解套类零件加工的方法及实操要点。
任务驱动法 提出实作任务,在实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提升技能水平。
学法 现场示范法 现场示范,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学习操作要点。
自主学习法 学生课前自学套类零件加工的方法及实操要点。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开课准备 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检查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学生入位; 等待上课。 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保证课程安全、顺利进行。 课前
课题引入 介绍本课题的由来以及引入课题。 明确本讲课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本讲课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 明确本讲课的学习任务。 2分钟
套类零件加工特点及工艺措施 PPT讲授: 套类零件加工特点; 工艺措施。 看PPT; 听教师讲解; 提问。 教授学生学习套类零件加工特点; 教授学生学习套类零件工艺措施。 8分钟
薄壁套的加工工艺 PPT讲授: 减少夹紧力引起的变形措施 看PPT; 听教师讲解; 提问。 教授学生应对夹紧力引起的变形的5项措施。 8分钟
实例分析 PPT讲授: 套类零件加工实例分析。 看PPT; 听教师讲解; 提问。 实例说明套类零件的加工编程, 引导学生进行编程。 4分钟
任务实施 PPT讲授: 制定加工工艺; 编制加工程序; 工件加工。 看PPT; 听教师讲解; 提问。 通过任务实施巩固本讲的阶梯孔的加工方法, 完成任务图样加工。 8分钟
套类零件加工质量分析 PPT讲授: 问题现象; 产生原因; 预防和消除。 看PPT; 听教师讲解; 提问。 分析套类零件加工出现的质量问题,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优化工艺方案,提高编程的水平。 4分钟
解答疑难 随机巡查学生的编程操作,发现不能正确编程的情况; 要求未能按时完成安装任务的学生,自己提出操作的疑难点; 回答学生疑难,指导学生正确完成操作。 提出操作的疑难点; 重复观看操作演示视频; 观看教师示范操作; 明确疑难点的解决办法。 了解学生对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正确完成实操要求; 保证所有学生正确掌握了套类零件加工的方法。 5分钟
课堂总结 抽生总结本讲课的学习重点; 评讲重点和疑难点,强调解决方法。 回顾本讲课学习内容,学生表述心得体会; 梳理所学知识; 彼此对比互相启发。 让学生明白本讲课的重难点; 及时查漏补缺;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团队氛围。 3分钟
评分 (学生自评与教师测评) 对得分最高的同学给予肯定; 对得分最低的同学给予鼓励,希望在下一节课有较大的进步; 强调评分对月考核和期末考试的平时成绩的重要影响。 为自己加油鼓掌。 激励好生再接再厉; 鼓励差生振奋激昂,争取更大进步; 认真学习,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2分钟
布置作业 课科代表将下一讲课的前置性学习内容发给同学们。 明确下讲课的任务。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1分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