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金属 练习题一、选择题1.向一定质量的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 M 和滤渣 N.向滤渣 N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 M 的颜色呈无色B.滤液 M 中一定存在 Zn2+、Fe2+C.滤渣 N 中一定含有 Fe 和 CuD.滤渣 N 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B.禁止使用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C.炼钢的过程是把生铁变成纯净的铁D.被腐蚀后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3.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变化,变化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3︰1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该反应没有新分子生成4.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D.铁钉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B.人工降雨撒的干冰是固态的水C.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D.生活中用于发酵的碳酸氢钠属于盐,呈碱性6.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 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 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7.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A 除去CO2中少量CO 点燃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C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A.A B.B C.C D.D8.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X不溶解;将X浸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A.X、Y、Z B.Z、X、Y C.Y、X、Z D.Y、Z、X9.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A.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B.干冰用作制冷剂———干冰是冰C.铝丝做导线———铝有良好的导电性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拟定方案可行的是选项 物质 拟定方案A O2(N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粉B H2O(H2O2) 加入适量的MnO2充分混合后再过滤C CO2(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木炭D NaCl(泥沙)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11.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B.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D.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1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B.真金不怕火炼——在常温的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中都有OH﹣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把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D.在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铜粉末,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二、填空与简答14.丰富多彩的中华文物铭刻着中华文化的脉络、记录着中华文明的传承。(1)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很多重要文物。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用矿石冶炼铜 B.锻打金块制鸟型金饰片 C.雕刻玉石 D.打磨铜像(2)《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3)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金面具残片,经测定该面具含金量约为85%。下列有关金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金原子的质子数是197 B.金的元素符号是Au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8 D.金的熔点很低,所以便于做面具15.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美食又可从中体验乐趣,同时也蕴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加铁酱油中的“铁”指 (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 。 (3)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下列措施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填标号)。 A涂油、喷漆 B镀耐腐蚀的铬层C用盐水清洗 D久置于酸性环境16.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剑招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是用了大量的钢铁。(1)钢铁属于 (铁“纯净物”或“混合物”);(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3)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 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的名称是 ,焦炭在炼铁中起到的作用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17.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生活中用铁锅做炊具,利用了铁的 性。铁锅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 。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2)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火法炼铜”。“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铜”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铜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从减少空气污染的角度分析,相对环保的炼铜方法是 ,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3)已知Fe、R、Cr三种金属存在如下反应:Fe+ RCl2=R + FeCl2,Cr+FeSO4= Fe+CrSO4,则Fe、R、C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1.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剩余固体是 。18.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下列金属制品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选填字母),防止其锈蚀的措施是 。(2)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9.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可能是 (填化学式);(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0.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少量金属铜和锌.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管道烟泥中回收铜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滤液B中的溶质是 ,无色气体C是 .(2)制作过滤器时,滤纸润湿后应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不留气泡,若有气泡,则导致的后果是 .(3)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4)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和Zn的活动性顺序是Zn>X,则X可选 ;欲除去得到的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有 (填一种).三、科学探究题21.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反应开始后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同时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1:向5份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现象如下:实验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硫酸铜溶液浓度 24% 12% 8% 6% 5% 3% 1%气泡情况 很快 快 较快 快 较快 慢 无实验2:向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现象如图所示:实验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水浴温度(℃) 20 30 40 50 60气泡情况 较快 快 很快 很快 很快(1)实验1的目的是 。(2)实验2的结论是 。(3)依据实验1和实验2,推测50℃5% 硫酸铜溶液与铝条反应的现象是 。【反思与评价】(4)实验2没有进行温度为70℃的实验,理由是 。(5)根据你的猜想,气泡中的气体是 。四、计算题22.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发现和使用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活动。(1)黄铜(为铜、锌合金)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我们称为“假黄金”①真假黄金可用稀盐酸鉴别,理由是②也可以“用火灼烧”的办法鉴别其真伪,如果是“假黄金”,观察到的现象是(2)某研究小组取20 g的“假黄金”进行探究,先将“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产生的气体和滴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①该“假黄金”中铜的质量是 g②试通过计算求出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g)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A【分析】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向一定质量的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时,铁不能和硫酸锌反应,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详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因此滤液M不是无色溶液,故A不正确;B、滤液M中一定存在没有反应的Zn2+、反应生成的Fe2+,故B正确;C、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故C正确;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析出铜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铁的质量,因此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A。【点睛】根据活动性顺序表,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A【详解】A、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共同接触而生锈,当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故说法正确;B、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锈蚀、金属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则禁止使用铁制品并不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说法错误;C、炼钢是通过化学方法调整生铁中碳含量以及其他元素的含量过程,即炼钢的过程并不是把生铁变成纯净的铁,故说法错误;D、被腐蚀后的铁制品可回收再利用,以节约资源,所以属于可回收垃圾,故说法错误;故选A。3.A【详解】根据变化前后的模拟模型可知,反应过程中有“”没有参加反应,实际反应的微粒如图所示:。A、根据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6:2=3:1,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有新分子生成,错误。故选A。4.C【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该选项描述正确;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该选项描述正确;C、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铜为紫红色,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则现象为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该选项描述正确。故选C。5.B【详解】A、“请往菜里加点盐”,“盐”特指食盐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B、人工降雨撒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C、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故选项说法正确;D、生活中用于发酵的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A【详解】A.根据题意,常温下汞合金应为固体,而汞为液体,故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熔点高,错误;B.根据题意,汞合金中含有锌、锡、铜等金属,其中锌、锡的活动性都位于氢之前,故能与酸反应,所以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正确;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各成分纯金属的硬度要高,正确;D.根据合金的概念可知合金是混合物,正确;故选A。7.A【详解】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A 除去CO2中少量CO 点燃,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很难通过点燃除去其中的一氧化碳,故A错误;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C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C正确;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铁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呈铜,银不能,故D正确。点睛∶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很难通过点燃除去其中的一氧化碳。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活泼的可以置换不活泼的。8.C【详解】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X不溶解,说明Y比X活泼;将X浸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说明X比Z活泼,则X、Y、Z的金属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Z,故选:C。9.C【详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盐酸清除铁锈是盐酸和铁锈反应,A错误;B、干冰升华可以吸收大量的热,故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干冰不是冰,B错误;C、铝丝用作导线,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正确;D、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能够吸附水中的杂质,不是和水中的杂质反应,D错误。故选C。10.B【详解】A、氧气中混有氮气,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将氧气除去,不能除去杂质氮气,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向混有双氧水的水中加入MnO2(做催化剂,不参与反应,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因为MnO2不溶于水,所以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说明水中的双氧水已经反应完)过滤即可,B正确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但灼热的木炭会把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而不是除去一氧化碳,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中混有泥沙,①溶解:把混合物加水溶解②过滤:除去泥沙③蒸发: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得到氯化钠④固体的转移:把得到的氯化钠转移到指定的容器内,没有洗涤和干燥的步骤,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详解】A、锌比铜活泼,故锌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当锌和氧化铜过量时,固体中最多有三种物质,分别是锌、铜、氧化铜,故错误;B、若固体中有锌,说明锌将硫酸铜和硫酸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只有硫酸锌一种溶质,故错误;C、若溶液呈酸性,则一定含有稀硫酸,若①试管中有稀硫酸剩余,则①试管中的溶质是稀硫酸和硫酸铜,②试管中有锌剩余,当将两试管混合后,锌先与硫酸铜、稀硫酸反应,如果锌不能将硫酸铜和硫酸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硫酸锌,如果锌过量,溶质可能只有硫酸锌,故错误;D、若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当①试管中的稀硫酸不足,有氧化铜剩余, 则①试管中的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铜,当②试管中有锌剩余,且混合后锌与硫酸铜完全反应无锌剩余时时,则固体中可能含有氧化铜和铜,故正确。故选D。12.D【详解】A、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错误;B、“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OH﹣,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D【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有红色的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铜粉末,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因为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4.(1)A(2)大(3)B【详解】(1)A、用矿石冶炼铜,铜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锻打金块制鸟型金饰片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雕刻玉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打磨铜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2)“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大;(3)A、根据金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金原子核内有79个质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金的元素符号是Au,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金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金原子核外有79个电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金制成金面具,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5. NaHCO3 元素 隔绝氧气 水和氧气 A、B【详解】(1)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且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HCO3;加铁酱油中的“铁”指元素。(2)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隔绝氧气。(3)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致。A、涂油、喷漆,阻止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能防止铁制品锈蚀;B、镀耐腐蚀的铬层阻止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能防止铁制品锈蚀;C、铁在盐水环境中生锈速率加快,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D、铁在酸性环境中生锈速率加快,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故选:AB。16. 混合物 氧气 水 高炉 提供热量 Fe2O3+3CO2Fe+3CO2 节约金属资源【详解】(1)钢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硅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混合物。(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发生反应生成铁锈,故答案:氧气;水。(3)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的名称高炉,在高炉中焦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焦炭做高炉炼铁的还原剂,其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高炉;提供热量;Fe2O3+3CO2Fe+3CO2。(4)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故答案:节约金属资源。17.(1) 导热性 洗净擦干 铝与氧气反应,产生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2) 湿法炼铜 Fe + CuSO4=FeSO4 + Cu(3)Cr、Fe、R(4)铜粉和铁粉【详解】(1)用铁锅做炊具,利用了铁的导热性;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洗净擦干,防止铁锅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产生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2)火法炼铜产物中气体会造成酸雨不利于保护环境,因此相对环保的炼铜方法是湿法炼铜;湿法炼铜即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方程式为Fe + CuSO4=FeSO4 + Cu(3)铁能和R的盐溶液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R,Cr能和铁的二价离子的盐溶液反应说明Cr的活动性强于铁,故Fe、R、C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r、Fe、R。(4)由金属活动顺序铝>锌>铁>(H)>铜,因此剩余6g固体中一定有3.2g的铜,还有6g-3.2g=2.8g的铁,因此剩余固体是铜粉和铁粉。18. B; 保持表面洁净干燥或涂植物油(合理即可); Fe+CuSO4=Cu+FeSO4; 3CO+Fe2O32Fe+3CO2。【详解】(1)下列金属制品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铁锅,防止其锈蚀的方法是保持表面洁净干燥或涂植物油(合理即可);(2)“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3)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19. CuO或Fe3O4 置换反应【分析】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则A是水,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B和C是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B能转化生成黑色固体D,且D能与C反应生成水,则发生的是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C是氢气,B是氧气,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1)根据分析,A是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根据分析,黑色固体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是:CuO或Fe3O4;(3)反应③是氢气与CuO或Fe3O4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0. 硫酸锌、硫酸 二氧化碳 过滤的速率慢 CuO+H2SO4═CuSO4+H2O 铁 磁铁.【详解】(1)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少量金属铜和锌,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先管道淤泥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时,只有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于酸过量,所以滤液B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 ,无色气体C是氢气;(2)制作过滤器时,滤纸润湿后应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不留气泡,若有气泡,则导致的后果是过滤速率太慢;(3)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4)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和Zn的活动性顺序是Zn>X,则X可选铁;欲除去得到的不纯的铜中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有磁铁,将铁吸引出来,也可以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将铁反应掉。21. 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探究硫酸铜溶液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硫酸铜溶液与铝反应的越快 产生红色固体,产生气泡的速度比较快 从40-60摄氏度速度都是很快,速度比较稳定了 H2 或 O2 (合理给分)【详解】(1)实验1:向5份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只有所用的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同,观察到生产气体的快慢不同。且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实验目的是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探究硫酸铜溶液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实验2:向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由实验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硫酸铜溶液与铝反应的越快;(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固体铜和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依据实验1和实验2,推测50℃ 5% 硫酸铜溶液与铝条反应的现象是产生红色固体,产生气泡的速度比较快;(4)实验2没有进行温度为70℃的实验,理由是从40-60摄氏度速度都是很快,速度比较稳定了;(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硫酸铜溶液中有硫酸铜和水两种物质,组成元素有铜、氧、氢、硫,二氧化硫、硫化氢都是有气味的气体,所以气泡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氢气或氧气。22. 假黄金中金属锌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而纯金不和稀盐酸反应 假黄金表面变黑 解:设该“假黄金”中锌的质量是xx=13g故该“假黄金”中铜的质量是:20g-13g=7g答:该“假黄金”中铜的质量是7g; 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y=20%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详解】(1)①真假黄金可用稀盐酸鉴别,理由是假黄金中金属锌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而纯金不和稀盐酸反应;②也可以“用火灼烧”的办法鉴别其真伪,如果是“假黄金”,假黄金中的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观察到的现象是表面变黑;(2)①见答案;②见答案。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