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连市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Mn-55 Fe-56第 I卷(选择题,共 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科学、技术、生活和工业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4 不锈钢因加入铬、镍等而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B.生产中用硫酸除去锅炉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C.工业上常用 Na2S 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D.实验室盛放 Na2SiO3 溶液的试剂瓶应使用橡胶塞2.1919 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14N+4He →17 7 2 8O+11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氦是分析太阳光谱发现的B.上述转变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O3分子在 CCl4 中的溶解度低于在水中的溶解度D.在自然界,氢元素只有一种核素3.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A.基态 S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B.基态 Se 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4s24p4C.H2O 的 VSEPR 模型:D.HCl 中的 s-p σ 键:4.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在硫酸工业实际生产中,采用常压条件将 SO2转化为 SO3B.加热盛有 2 mL 0.5 mol/L CuCl2溶液的试管,溶液由蓝绿色变为黄绿色C.工业合成氨选择在 400~500 ℃进行而非室温条件D.反应 2HI(g) H2(g) + I2(g)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高二化学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 的溶液中:K+、Na+、Cl 、CrO2–4B.弱碱性溶液中:Na+、K+、Cl 、HCO–3C.在 溶液中:Al3+、NH+ 2– – 4、SO4 、NO3D.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Ba2+、Fe2+、Cl 、NO–36.已知 ΔG<0(ΔG=ΔH-TΔS)的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常温常压下,下列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HCl + NaOH === NaCl + H2OB.C2H5OH + 3O2 === 2CO2 + 3H2OC.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D.H2 + 2NaOH === 2Na + 2H2O7.间二硝基苯可用作有机合成及染料中间体,也可以用作催化剂、腐蚀抑制剂等。下图为利用硝基苯制二硝基苯的决速步骤势能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O+2的键角大于 NO–2的键角B.NO2 中含有单电子,易缔合为 N2O4C.硝基苯硝化时优先生成间二硝基苯D.反应前后所有原子的杂化方式均没有改变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断开 CH4中的四个 C-H 键所需能量相等B.铝制品作为电解池阳极进行氧化处理,可以防止其被腐蚀C.以铁作阴极电解 ZnSO4 溶液可以得到金属锌D.向 TiCl4 中加入大量的水,加热,可水解趋于完全得到 TiO2·xH2O高二化学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9.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X 并发生反应:2X(g) Y(g)。温度 T1、T2下 X 的物质的量浓度 c(X)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T2 下,在 0~t1 min 内, mol·L-1·min-1C.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 X,平衡后 X 的转化率增大D.该反应进行到 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 W 点放出的热量10.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内溶液的温度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 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 NaClO 溶液,分别加入B率的影响 等体积等浓度的 Na2SO3 溶液,对比现象探究温度对醋酸钠水解 分别在 20 ℃、40 ℃和 60 ℃下,测量 0.1 mol/LC平衡的影响 CH3COONa 溶液的 pH比较碘在纯水中和四氯 向 5 mL 碘水中加入 1 mL 四氯化碳,振荡试D化碳中的溶解性 管,观察现象11.某温度下,0.1 mol/L Na2S 溶液的水解度为 59%(水解度 ),向该温度下 10 mL 0.1 mol/L Na2S 溶液中加水稀释至 100 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稀释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减小B.稀释过程中, 变大C.0.1 mol/L 的 Na2S 溶液中,c(Na+)>c(S2 )>c(OH )>c(HS )D.0.1 mol/L 的 Na2S 溶液中,c(Na+)=2c(S2 )+2c(HS )+2c(H2S)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00 ℃下,制备高纯硅的热化学方程式:H2(g) + SiHCl3(g) === Si(s) + 3HCl(g) ΔH=+211.2 kJ/molB.熔融碳酸盐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O2 + 4e + 2H2O === 4OH C.KH2PO4 溶液中 H–2PO4的水解方程式:H PO–2 4 + H2O H3PO4 + OH D.用 K3[Fe(CN)6]溶液检验 Fe2+的离子方程式:Fe2+ + [Fe(CN)6]3 === Fe[Fe(CN)6] 高二化学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13.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碱式滴定管排 C.探究钢铁发生 D.比较 Mg(OH)2与B.制备无水 MgCl2气泡 析氢腐蚀的原理 Fe(OH)3的 Ksp14.水系锌金属电池因锌负极水系电解液的腐蚀问题而限制了循环寿命。中科院化物所团队设计了一种双相电解液体系,该体系的负极侧电解液富含有机溶剂,而正极侧电解液以水溶液为主,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为 Zn-2e === Zn2+B.电解质溶液中的 SO2–4 和 BF–4向负极移动C.电子从负极流出到正极,再经电解液回到负极D.该电池的优点是降低了负极的含水量,从而抑制水溶液的腐蚀15.Sb(Ⅴ)在水溶液中主要以 Sb(OH)5、Sb(OH)–6的形式存在。方解石(主要成分 CaCO3)在天然水体中会逐渐溶解并释放 Ca2+,与水体中的 Sb(OH)–6形成 Ca[Sb(OH)6]2 难溶物。体系中 pH 与 lgc 关系如下图所示,c 为 Sb(OH)5、Sb(OH)– 2+6、Ca 、CO2–3 的浓度,单位为 mol/L。已知天然水体表面 CO2的分压保持恒定,Sb(OH)5 的电离方程式可写成 Sb(OH)5 + H2O Sb(OH)–6 + 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高二化学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A.直线 A 代表的粒子为 Ca2+B.Ca[Sb(OH)6]2 难溶物的 Ksp的数量级为 10-13C.Sb(OH)5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10-2.8D.溶液中 c(H2CO3)随着 pH 的增大而减小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5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14 分)(1)短周期元素 X、Y、Z、W、Q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 X、Z、Q 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 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 与 Z 同主族。(i)基态 Y 原子核外有________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ii)X、Y、Z 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iii)关于元素 X、Y、Z、W、Q 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以上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b.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以上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中,Q 原子采取 sp3杂化d.X 原子为中心原子且 sp 杂化的,其分子的空间结构一定为直线形(2)杂环化合物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至少含有一个杂原子。最常见的杂原子是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杂环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药物分子的结构之中。(i)1 个吡咯分子中含有 σ 键数目是______个。(ii)噻吩沸点低于吡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图 a、b、c 分别表示 C、N、O 和 F 的逐级电离能 Ⅰ 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表示第一电离能的变化的是图_______(填 a、b 或 c)。(iv)NH3 的键角________OF2 的键角(填“大于”或“小于”)。17.(14 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 + 6HCHO === (CH2)6N H+4 + 3H+ + 6H2O [滴定时,1 mol (CH2)6N4H 与 1 mol+H 相当],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如下实验:Ⅰ.称取样品 1.5 g 于小烧杯中。Ⅱ.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把溶液转移到 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Ⅲ.移取 25.00 mL 样品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高二化学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液,摇匀、静置 5 min 后,加入 1~2 滴酚酞试液,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所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 3 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方案中出现的图标为 ,其中 要求实验者_______(填防护措施)。(2)步骤Ⅱ是除 250 mL 容量瓶、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3)根据步骤Ⅲ填空:(i)碱式滴定管用标准液润洗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___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ii)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iii)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iv)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_。a.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直接用于滴定b.甲醛因被氧化其中含有少量甲酸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d.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4)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1 25.00 1.02 21.032 25.00 2.00 21.993 25.00 0.20 20.20若 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0.1010 mol/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8.(13 分)元素锑被广泛用于制造半导体和二极管,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地位。某企业想回收铜电解精炼过程形成的阳极泥中的锑和铋元素,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脱铜阳极泥中锑、铋的存在形式为 SbAsO4、Sb2O3、BiAsO4、Bi2O3;高二化学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②Sb(III)和 Bi(III)水解生成 SbOCl 和 BiOCl,二者均为白色沉淀;③NaBiO3 为浅黄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回答下列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Sb 在______(填“s”、“p”、“d”、“f”或“ds”)区。(2)氯化浸出过程中,为了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任写一点);该过程中,Sb2O3 主要转化成 SbCl–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化浸出过程中,硫酸要稍过量,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为硫酸浓度对锑和铋浸出率的影响,应选择的最佳硫酸浓度为____ g·L-1。a.60 b.80 c.100 d.120(5)分步调节 pH 过程中,先产生 Bi(OH)3沉淀,再产生 Sb(OH)3沉淀。已知浸出液中 c(Bi3+)=0.1 mol/L,Bi3+开始沉淀时,溶液的 pH 是________(已知 Ksp[Bi(OH)3]约为1.0×10-31,且 Bi(OH)3与 Sb(OH)3 溶度积相差较大)。(6)分步调节 pH 产生的 Bi(OH)3 常用于制备制药工业重要原料 NaBiO3,写出向Bi(OH)3和NaOH混合浆液中通入氯气制备NaBi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19.(14 分)NOx和 HNO3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1)NO 氧化反应:2NO(g) + O2(g) === 2NO2(g)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Ⅰ 2NO(g) N2O2(g) ΔH1Ⅱ N2O2(g) + O2(g) === 2NO2(g) ΔH2(i)决定 NO 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______(填“Ⅰ”或“Ⅱ”)。(ii)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O 和 O2,当温度升高时,NO2 的生成速率高二化学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反而降低,试结合反应过程能量图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目前氮氧化物(NO)的排放是环境和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最常用的NO 去除方法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计算 _________ kJ/mol。(2)某温度下,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2NO2 N2O4。起始压强为 p,NO2体积分数为 80%。达到平衡时,NO2 的平衡转化率为 25%,反应的平衡常数 Kp=该组分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 =总压 × )。各组分的总物质的量(3)一种常温下合成 HNO3的电化学方案,装置如图所示:(i)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氮气和氧气的分压可以影响 HNO3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结合图像可知,最佳分压比 p(N2) : p(O2)=_____________。(iii)该装置特点是利用芬顿反应(即 H 2+2O2和 Fe 反应生成强氧化性·OH)氧化 N2分子,写出 N2 和·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化学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大连市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A A B B D D A C D C C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14 分)(1)(i)5(2 分)(ii)O>N>C(2 分)(iii)bc(全对给 2 分,漏选 1 个给 1 分,错选不给分)(2)(i)10(2 分)(ii)吡咯会形成分子间氢键(2 分)(iii)a(2 分)(iv)大于(2 分)17.(14 分)(1)佩戴护目镜(2 分)(2)烧杯、胶头滴管(各 1 分)(3)(i)下口放出(2 分)(ii)b (2 分)(iii)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颜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 分)。(iv)c (2 分)(4)18.85(2 分)18.(13 分)(1)p(1 分)(2)适当提高 NaCl 和 H2SO4溶液的浓度、搅拌、适当升温等(2 分)(2 分)(3)增大 c(H+),抑制 Sb(III)和 Bi(III)的水解(2 分)(4)d(2 分)(5)4(2 分)Bi (OH) +Cl2 +Na+ +3OH = NaBiO (6) 3 3+ 2Cl +3H2O(2 分)高二化学答案 第 1 页(共 2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19.(14 分)(1)(i)Ⅱ(2 分)(ii)ΔH1<0,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逆移,c(N2O2)减小,浓度降低对反应Ⅱ速率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对反应Ⅱ速率的影响(2 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 + (iii) (2 分)25(2) (2 分)6p-(3)(i)2H2O-4e =O2↑+4H+(2 分)(ii)1:1(2 分)(iii)N2+10·OH=2HNO3+4H2O(2 分)高二化学答案 第 2 页(共 2 页){#{QQABaQiAggAoQBJAAQgCQQV4CgCQkBCACAoGBAAMIAAACAF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 高二化学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