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案(知识+习题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案(知识+习题 含解析)

资源简介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系统思维。
2.科学精神: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掌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坚持系统优化方法。
3.公共参与: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自主学习】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与    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如,蝴蝶效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因为联系具有条件性)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      都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如,自然生态系统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水清知酒好等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     ,一切以      为转移。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一个人有几个角色。
(4)原理及其方法论: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种多样的,要用联系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反对孤立的观点。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整体居于    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    整体的功能。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如,补齐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系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    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如,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原理及其方法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互动探究】
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原因?那你现在与特朗普有联系吗?
(注意: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 )
2.自在事物联系是客观的,这点显而易见。那么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
3.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受自然条件制约,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小麦丰产难度较大。
而如今,沧州沿海各县市在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扶持下,实施了30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旱碱麦增产连年实现“步步高”,盐碱地变身大粮仓。沧州黄骅市也成为了河北省旱碱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1)人们改变了河北沧州的土地种植环境,却不能改变事物间的固有联系,这说明什么?
(2)盐碱地变大粮仓,这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2023年5月11日当天,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等情况。
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事关总体国家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安全做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必然缺乏有力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日本排放核污水废水入海,说明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主观的。( )
2.“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说明要重视事物的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
3.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
4.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要着眼于整体性,遵循有序性,注重优化趋向。( )
5.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提要钩玄”法着眼于整体。( )
6.“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启示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
7.构建循环畅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不利联系,构建新的具体联系。( )
8.网络使网民联系全球化,这说明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不存在普遍性。( )
9.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10.美国打算取消债务上限以应对美国债务危机的做法将引发全球经济剧烈动荡,这印证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
11.保障供应链安全,要统筹全局,实现供应链条上各个要素的功能最大化。( )
12.中国航天人可以根据主体需要,在火星探测器与火星之间建立起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
【当堂达标】
13.武汉某农场坚持生态种养,探索“虾稻连作、藕虾共育”模式,在保护天鹅等候鸟的同时,带动农旅融合,助力生态农业发展。该模式体现了( )
A.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B.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C.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D.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14.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做好协同是题中应有之义。202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材料表明( )
①部分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整体 ②立足部分,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重视部分,从而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红茶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等因素的影响造就了红茶不同的品质。这体现了( )
A.部分决定整体 B.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C.整体决定部分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16.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京津冀3省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 )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C.立足部分,推动整体发展
D.人为事物联系具有主观性
1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这是因为( )
①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②处于支配地位的部分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各部分彼此独立,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④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1+1>2”,对于我们安排学习和安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上看,“1+1>2”要求我们注重( )
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影响和作用
C.系统内部要素的简单相加 D.用部分的变化推动事物整体的发展
19.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各国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健康发展,需要( )
①立足各国共识,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与治理体系
②借助固有联系,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开放与合作进程
③根据各国需要,为“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④坚持系统优化,“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1月2日到11月20日,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继续进行第三轮排污核污水入海。国际社会呼吁,对于日本向全人类转嫁核污染风险,侵害各国人民的生存权、健康权、环境权、发展权等多项人权,公然违反人类共同价值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国际社会的这一态度是基于( )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可以根据人的需要建立具体联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在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联系具有复杂性,部分的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整体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海洋洋流及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23年6月5日,中国代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指出,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将使核污染风险转移到邻国和周边环境,进而导致全世界、全人类受到二次伤害。我国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B.人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时代10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乡医疗、养老保障网更密实,助力人才资源畅流;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速,便利企业融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一大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市场配置资源更为高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高度互补、相互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密切。新时代,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在快速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哲学依据。
23.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开启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续将持续达30年之久。对此日本国内以及国际社会反对声音一片:韩国多地民众举行集会,揭批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性,谴责日本政府作出排污入海的决定;中国于当日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政府在被污染水的检测和处置问题上一直拒绝国际合作,禁止中国和其他相关利益方对福岛的核污染水进行独立采样分析。日本政府向国际社会公布的一系列“核污染水是安全的、没有问题的”检测报告都是出于日本之手。其实关于处理核污染水的方案有多种,包括蒸发释放、电解排旋、地下掩埋等。而日本政府选择了最省钱、最自私的方式,直接将核污染水排向海洋。据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计算显示,日本核污水将在57天内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受到影响,10年内蔓延至全球海域,对全世界造成恶劣影响,其危害将是多方面、全球性的,它将长期存在,对人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覆水难收,遗祸无穷。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批判日本政府以上行为的错误所在。
参考答案
【易混辨析】
1.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内容,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虽然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但仍然是客观的。故该判断错误。
2.错误【详解】“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意思是“不用长远的眼光看事物、不以长远利益考虑问题的人,看不到眼前的问题,无法筹划好当前的事情。”,强调的是整体对部分的影响,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并是强调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故说法错误。
3.错误【详解】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故原命题错误。
4.正确【详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优化趋向,推动发展,故本观点正确。
5.正确【详解】“提要钩玄”出自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要精辟而简明的指明主要内容,强调的是要立足整体、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故题干观点正确。
6.正确【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表达了要提纲挈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故本题说法正确。
7.错误【详解】联系是客观的,构建循环畅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但不能消除不利联系。故题中观点错误。
8.错误【详解】联系的普遍性和条件性是从不同角度分析的,二者并不矛盾,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联系具有条件性是指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网络使网民联系全球化”网名们通过网络联系在了一起是普遍性,但是任何两个网民之间不一定都有联系,因为联系具有条件性。
故本题说法错误。
9.正确【详解】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着。故题中观点正确。
10.正确【详解】美国打算取消债务上限以应对美国债务危机的做法将引发全球经济剧烈动荡,这印证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故说法正确。
11.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系统优化法要求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故本题说法错误。
12.错误【详解】中国航天人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在火星探测器与火星之间建立起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根据主体需要,也不能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故本题观点错误。
【当堂达标】
13.D
【详解】AC:材料强调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也不强调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之中,AC与题意不符。
B: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孤立的事物不存在,但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错误。
D:“虾稻连作、藕虾共育”模式,在保护天鹅等候鸟的同时,带动农旅融合,助力生态农业发展。该模式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D
【详解】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①说法错误。
②: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说法错误。
③④: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做好协同是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材料表明重视部分,从而推动整体的发展,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方法,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B
【详解】B:红茶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等因素的影响造就了红茶不同的品质体现了这些因素对红茶品质的影响是不同的,体现了联系是多种多样的,B符合题意。
A: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错误。
C:材料没有体现整体对部分的重要性,C不符合题意。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D错误。
故本题选B。
16.A
【详解】A:京津冀三地在发展中密切联系,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协同推进三地发展,A正确且切题。
B: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B错误。
C:我们做事情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C错误。
D: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错误。
故本题选A。
17.B
【详解】①④: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说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会影响整体的发展,①④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整体和部分互相依存,没有表明个人的“小目标”是处于支配地位的部分,②排除。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8.A
【详解】A:“1+1>2”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求我们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A符合题意。
B:材料强调的是系统优化的方法,未体现注重关键部分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D:“1+1>2”要求我们注重的是系统优化的方法,而不是系统内部要素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系统内部结构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重新组合,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A。
19.C
【详解】②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需要借助事物固有的联系,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开放与合作进程,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④符合题意。
①: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与治理体系,应该立足客观实际,而不是立足各国共识,①说法错误。
③: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要根据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为“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而不是根据各国的需要,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0.C
【详解】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不能根据人的需要建立具体联系,①说法错误。
②④:国际社会呼吁,对于日本向全人类转嫁核污染风险,侵害各国人民的生存权、健康权、环境权、发展权等多项人权,公然违反人类共同价值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国际社会的这一态度是基于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在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海洋洋流及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②④符合题意。
③:部分的变化会影响事物的整体,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1.D
【详解】A:日本核污水排海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A不符合题意。
B: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人们应当在原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B错误。
C: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具有“人化”的特点,但是其联系是客观的,C错误。
D:我国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日本核污水排海到计划将使核污染风险转移到邻国和周边环境,进而导致全世界、全人类受到二次伤害,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居于主导地位。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就是用整体的国内市场统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环节,实现我国经济的更高质量发展。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特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③树立全局观念,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就是要立足国内大市场这个整体,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分析】背景素材:新时代10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考点考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说明我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体现的联系的观点,注意需要调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的特征、系统优化的有关知识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一大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可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②: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可联系系统的特征。
关键词③: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可联系树立全局观念,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3.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日方此举将给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日本单方面公布“核污染水是安全的、没有问题的”,禁止中国和其他相关利益方对福岛的核污染水进行独立采样分析,无异于掩耳盗铃,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既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又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全球性的、长期性的,坚决反对日本只看本国利益而忽视全球利益、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行为。④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必然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一片反对之声,仍一意孤行,他们不负责任不得人心的行为,在破坏全球利益的同时,自己也必将最先尝到恶果。
【分析】背景素材:日本开启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考点考查:联系观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批判日本政府以上行为的错误所在,需要调用联系的观点的有关知识,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具体从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日本政府在被污染水的检测和处置问题上一直拒绝国际合作,禁止中国和其他相关利益方对福岛的核污染水进行独立采样分析。日本政府向国际社会公布的一系列“核污染水是安全的、没有问题的”检测报告都是出于日本之手→可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关键词②:日本核污水将在57天内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受到影响,10年内蔓延至全球海域,对全世界造成恶劣影响,其危害将是多方面、全球性的→可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