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热力环流课件 中图版(2019)必修一(32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热力环流课件 中图版(2019)必修一(32张)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章:第三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运动
热力环流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通过示意图,判断气流的垂直和水平运动及其与气压的关系,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熟练绘制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
2.通过模拟实验与小组探究活动,完成对实验的观察与探究活动的分析;(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力)
3.在给定的情境中,能够利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现象,分析大气热力环流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
海拔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600m
954hpa
894hpa
A
大气上界
地面
新课讲解
1、热力环流
1000m
气压: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A
B
C
水平方向高低气压比较
地面
新课讲解
1、热力环流
D
同一高度,空气密度越大,空气产生的压力越大,气压越高
当同一高度存在气压差时,空气会如何流动呢?
大气上界
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1100hpa
1060hpa
1020hpa
A
B
C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
高空
地面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
新课讲解
1、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实验
[实验材料]
长方形的玻璃缸、胶合板(一侧开有一个小洞)、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
[注意事项]
1.为避免在室内有风的干扰,要关上门窗。
2.注意防火。
[实验步骤与现象]
第一步:把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
第二步:盖上胶合板,将有孔的一侧对着冰盆。
第三步:点燃香,将点燃的部分从小孔插入适当深度,观察烟的运动情况。
(1)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尝试用简易图示画出观察到的大气运动。
【答案】冰块处冷气流下沉,
热水处热气流上升,
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环流。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空
近地面
B A C
1
当A、B、C三地受热均匀时,空气有无运动?
受热均匀
热力环流过程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空
近地面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2
A地受热,B、C冷却,垂直方向上空气运动有何差异?
热力环流过程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空
近地面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3
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产生了怎样的差异?气压呢?
高压
高压
低压
热力环流过程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高压和低压是对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而言的
高空
近地面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凸低凹
等压面弯曲规律?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压
高压
低压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热力环流过程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高压和低压是对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而言的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空
近地面
高压
高压
低压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4
会进一步引起大气在水平方向上如何运动?
热力环流过程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空
近地面
高压
高压
低压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热力环流原理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难点突破
高空
近地面
高压
高压
低压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吗?
高压的数值一定高于低压的数值吗?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高压和低压是对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而言的
难点突破
高空
近地面
高压
高压
低压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1.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
2.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冷却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则相反。
3、气压大小及等压线(面)的判断
(1)在水平方向上:高压大于低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2)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等压面变化:高压处向上凸,低压处向下凹。高空与近地面凹凸向相反
知识小结:
[交流讨论]
(1)怎样使实验中的热力环流更加明显?
(2)你能画出热力环流导致等压面变化的示意图吗?
【答案】提高热水的温度、增加冰块的数量、增强实验的密闭性。
“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的关系?
引燃谷内干柴后,近地面气温升高,气流上升,空气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降水浇灭山谷中的大火。
①海陆风
陆地:升温快
海洋:升温慢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风
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
课本P52(画图)
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陆风
①海陆风
课本P52(画图)
②山谷风


低压
低压
高压
谷风
高压
低压
谷风

高压
课本P52(画图)


高压
高压
低压
山风
低压
高压
山风

低压
②山谷风
课本P52(画图)
市区
郊区
郊区
③城市风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热)
(冷)
(冷)
由于市区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课本P51(画图)
B
A
C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地 ;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地进行植树造林。
C
A、B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课本P51(思考?)
地面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的
水平运动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地面冷
热不均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描述热力环流过程
[考向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2023年山西朔州月考)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基础。
城市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右图示意某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的方向是(  )
A.顺时针 B.自西向东
C.逆时针 D.自北向南
4.形成城郊之间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表气压差异
C.植被丰富 D.地表冷热不均
5.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B.减少城市人口比重
C.用渗水砖铺设路面 D.建筑墙面隔热保温
A
D
A
[知识点1]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结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如图甲),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如图乙)。据此完成第5~6题。
5.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B.便于室内热量散发C.便于采光
D.便于室内空气流出6.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情况是(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中央为上升气流C.从水池流向四周 D.四周为下沉气流
A
C
课后限时训练P214
[知识点1](2022年陕西宝鸡期末)读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各点的关系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气压最高的是a处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近地面a处气温高于c处
D.a处气温日较差大于c处2.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上图
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
C
D
课后限时训练P214
[不定项选择题](2022年北京怀柔区期末)下图是北京怀柔区雁栖湖景观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雁栖湖与度假村之间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5.形成度假村近地面风向昼夜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A.太阳辐射不同 B.人为原因差异
C.地势起伏不同 D.地表物质不同
 
CD
ABC
[考向1:热力环流中的温压比较]
(2022年山西晋中期末)由于人类的高强度活动,产生了城市热岛现象,市中心气温较郊区气温高。晋中某县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县城中心与郊区各选取一个观测点进行近地面至高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测量,右图为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的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题。
【学以致用】
1.图中代表郊区近地面气压的是(  )
A.E B.F C.G D.H
2.城市与郊区间气流的运动方向是(  )
A.E—F—G—H—E
B.E—F—H—G—E
C.G—H—F—E—G D.G—F—H—E—G
A
C
地面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的
水平运动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地面冷
热不均
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课堂小结:热力环流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