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防灾减灾 导学案学 校 年 级课 题 防灾减灾 课 型课 时 第1课时 (共1课时)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2.知道常见自然灾害灾前、灾中与灾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3.熟悉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和疏散逃生的方法。自主学习 一、防灾减灾手段 1.指导方针:以 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主要内容 (1)灾害监测 ①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组成:人造卫星、 站、水文站、 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 ②作用: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 。 (2)灾害防御 修建水库、堤坝、 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等防灾工程 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 开展 (3)灾害救援与救助 ①行动:根据应急预案,调动救援 和人员。 ②目的:稳定社会秩序,救治 ,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 恢复灾区群众的 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帮助重建区增强 能力 二、自救与互救 地位:防灾减灾的 1.概念 地位:防灾减灾的 主要内容: 、灾中救助和 2.灾前准备 (1)对可以较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这对 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2)对于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灾中救助 (1)灾害发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 进行撤离。 洪涝来袭→向 的地方逃生 地震发生→及时、有序地撤到 地带 遭遇泥石流—→向 泥石流前进方向的 转移 (2)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 行 或向他人求救。 4.灾后自我保护: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课堂探究 探究一 防灾减灾手段 1.防灾减灾的工作方针和措施 2.灾害监测 3.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措施 探究二 自救与互救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震前准备 (2)避震方法 (3)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 3.应对滑坡、泥石流的自救措施 (1)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2)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3)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4.龙卷风、台风、飓风中的自救 (1)风灾 龙卷风、台风、飓风的共性是风力强劲,能摧毁建筑物并伤害人畜,统称为风灾。 (2)自救措施 ①在接到龙卷风预报时,要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隐藏起来。 ②如果在室内,遇到龙卷风时应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平衡建筑物内外压力,遇到台风时应当紧闭门窗。 ③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3)注意事项 ①不要启程远行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②在海上行驶的船只应尽快靠岸。 ③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待在室内。台风来袭时,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课堂检测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下图为灾中应急行动图。据此回答1~2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自然灾害的预防和自救措施,错误的是( ) A.龙卷风即将袭来时,恰好你在室内,应将窗户关好,但适当留出一些缝隙 B.台风袭击时,应靠近窗户以减小压力 C.在山区扎营时,不要选在谷底的排洪通道 D.遇到沙尘天气时,应避免外出 4.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有 (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