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巩固提优:长方形和正方形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上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寒假巩固提优:长方形和正方形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上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寒假巩固提优:长方形和正方形
人教版数学 三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用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无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A.40 B.20 C.10
3.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纸中要折出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 )。
A.12厘米 B.10厘米 C.8厘米
4.在一张边长是10cm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以下三种方法,剩下部分的周长最大的是( )。
A. B. C.
5.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如下图),周长与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相比( )。
A.减少3cm B.减少6cm C.不变
二、填空题
6.长方形的( )边相等,正方形的( )相等。
7.选图形,并把它们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四边形有( ),平行四边形有( )。
(2)长方形有( ),正方形有( )。
8.按要求填表。
表中数据分别为4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边长 4cm ( ) 21cm ( )
周长 ( ) 36cm ( ) 80cm
9.一个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6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 )米。
10.先数一数,再填一填。
( )个四边形 (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
11.用两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重叠成下边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12.下图是一个长方形,在图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3.将5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按下图的方式重叠在一起,每张正方形的边长都是6cm,重叠部分的边长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重叠后图形的周长是( )cm。
三、判断题
14.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1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16.两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1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少2厘米,则它的周长减少2厘米。( )
18.把一个大长方形折成两个小长方形,则大长方形的周长是每个小长方形周长的2倍。( )
四、计算题
19.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下图的周长。(单位:厘米)
五、解答题
20.一个正方形的水池,它的边长是18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15分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2.三(1)班举办元旦绘画展,一共选出24幅作品,每幅作品都是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准备把这些作品贴在一起,并配上花边,怎样设计才能使贴的花边最少?
23.李大伯要用篱笆围成一个长20米,宽15米的长方形花圃。
(1)如果一边靠墙,最多要用篱笆多少米?最少要用篱笆多少米?
(2)如果两边都靠墙,需要篱笆多少米?
24.在一块长19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在剩下的纸板上,再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画一画,算一算)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由图意可知:甲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公共曲线边长,乙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公共曲线边长,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周长的认识,熟练掌握周长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因此用每个选项中的数乘4,只要计算出的周长等于40厘米即可。
【详解】A.40×4=160(厘米)
B.20×4=80(厘米)
C.10×4=40(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从一张长方形纸中要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纸的宽,依此选择。
【详解】长方形纸的宽是8厘米,即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8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问题,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分析】想要知道那个图案剩下部分的周长最大,只需要通过平移相关线段,将原长方形的周长补全,剩下多出来的线段就是周长增加的部分。
【详解】A.,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没有变化。
B. ,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多了两条边长是4cm的线段,所以边长增加8cm。
C. ,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比,多了两条边长是6cm的线段,所以边长增加12cm。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
5.B
【详解】通过观察可以知道,原来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是(6+3)×2×2
=9×4
=36(厘米)
当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后,仍然是一个长方形,长是6×2=12(厘米),宽为3厘米,周长是:
(12+3)×2
=15×2
=30(厘米)
则周长与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相比减:
36-30=6(厘米
通过观察还可以发现,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是沿着宽拼在一起的,所以周长与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相比,减少了两条宽,即减少了3×2=6(厘米)。
故答案为:B
6. 对 四边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进行解答。
【详解】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7.(1) ①③⑥⑧ ③
(2) ① ⑧
【分析】由四条边组成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根据对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填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有四个直角;正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有4个直角。
【详解】(1)四边形有①③⑥⑧,平行四边形有③。
(2)长方形有①,正方形有⑧。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对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应熟练掌握。
8. 9cm 20cm 16cm 84cm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4×4=16(cm)
36÷4=9(cm)
21×4=84(cm)
80÷4=20(cm)
边长 4cm 9cm 21cm 20cm
周长 16cm 36cm 84cm 80cm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28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菜地的周长,也就是篱笆的长度。
【详解】(8+6)×2
=14×2
=28(米)
所以,篱笆长28米。
【点睛】熟记:长方形周长=(长+宽)×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3/三 7/七 2/二/两
【分析】由四条边组成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依此计算出它们的个数即可。
【详解】左图:单独四边形各1个,由两个四边形组成的大四边形1个,共3个四边形。
右图:单独的长方形有4个,由两个长方形拼成的稍大长方形有2个,由四个长方形拼成的最大长方形有1个,共有(个)长方形。
由两个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有2个。
【点睛】熟练掌握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28
【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将图形的四条边分别平移后,图形的周长就是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平移后的图形如下:
7×4=28(厘米)
则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8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巧算图形的周长,将求组合图形的周长转化成求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12. 9 36
【分析】在长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详解】9×4=36(厘米)
下图是一个长方形,在图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周长是(36)厘米。
13.72
【分析】重叠后的周长是由4条6cm的线段和16条3cm的线段构成的,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将给出的重叠图形的边长先分类再整合,数出6cm和3cm各是多少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详解】当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是正方形,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详解】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可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6.×
【分析】当两个正方形完全一样时,这两个正方形才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当两个正方形不一样时,不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得:
两个完全一样正方形才可以拼成长方形,不一样时不可以拼成长方形。
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得概念,关键是知道拼成长方形的两个正方形必须是相同的才可以。
17.×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因此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少2厘米,则它的周长减少4个2厘米,依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详解】2×4=8(厘米),因此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少2厘米,则它的周长减少8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如下图: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折成)两个小长方形。第一种折法为左边:平行于长边折叠,得到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多了两个长,多的两个长就是中间长度的两倍。第二种折法为右边:平行于宽边折叠,得到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多了两个宽,多的两个宽就是中间宽的两倍。据此可知,只有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形时,大长方形的周长是每个小长方形周长的2倍,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详解】如下图:
可得:只有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形时,大长方形的周长是每个小长方形周长的2倍,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正确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的定义,及折叠方法的掌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1)120厘米
(2)176厘米
【分析】(1)
如图所示,将这个图形的边向右向上平移后,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
(2)
如图所示,将这个图形的边向下向左平移后,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2条长8厘米的线段和。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详解】(1)30×4=120(厘米)
则图形的周长是120厘米。
(2)(50+30)×2+8+8
=80×2+16
=160+16
=176(厘米)
则图形的周长是176厘米。
20.72米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即可求解。
【详解】18×4=72(米)
答:它的周长是72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1.90分米
【分析】先根据长是宽的2倍计算出长方形的长,用宽的长度乘2,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15×2=30(分米)
(30+15)×2
=45×2
=90(分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90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6幅排一行,排4行时花边最少,最少是40分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4幅作品的排列可分为:24=24×1=12×2=8×3=6×4。长与宽的差最小的长方形的周长最小;据此可知,6幅排一行,排4行,即长是:6×2=12(分米),宽是:4×2=8(分米),这种排法时需要花边最少。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最少需要花边的长度。
【详解】(6×2+4×2)×2
=(12+8)×2
=20×2
=40(分米)
答:6幅排一行,排4行时花边最少,最少是40分米。
【点睛】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拼在一起时,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最小,周长最小。若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则正方形的周长最小。
23.(1)55米;50米
(2)35米
【分析】(1)要想用篱笆最多,也就是宽靠墙,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只求两条长和一条宽的和;
要想用篱笆最少,也就是长靠墙,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只求两条宽和一条长的和。
(2)如果两边都靠墙,只求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
【详解】(1)最多:
20×2+15
=40+15
=55(米)
最少:
15×2+20
=30+20
=50(米)
答:如果一边靠墙,最多要用篱笆55米,最少要用篱笆50米。
(2)20+15=35(米)
答:如果两边都靠墙,需要篱笆35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明确,长靠墙所用篱笆最少,宽靠墙所用篱笆最多。
24.图见详解;20厘米
【分析】从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即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剩下的长方形长为10厘米,宽为19-10=9厘米。再在长10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剩下的长方形长为9厘米,宽为10-9=1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剩下长方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
第一次剪去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长方形长为10厘米,宽为19-10=9(厘米)。
第二次剪去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长方形长为9厘米,宽为10-9=1(厘米)。
(9+1)×2
=10×2
=20(厘米)
答:剩下部分的周长是20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