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标要求】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问题导学】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2.改革开放的地位、目的和意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知识填空】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1.政治前提:创造了 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 。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①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基本完成。 ②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①前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 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标志: 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意义: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 。 3.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 、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1.历史新时期:1978年12月,党的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1)深远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 条件。 (2)伟大成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 ,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1.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2.重要意义:(1)对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 的光明前景 (2)对于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 伟大旗帜 (3)对于人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 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 和 (4)对于民族复兴 ①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 ,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 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3.实践证明:由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 的选择,是 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互动探究】探究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列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意义 (3)我国在过渡时期进行了怎样的建设和探索 (4)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探究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4周年。44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 44年风雨征程,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44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结合材料,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探究三: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体系构建】【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表现 内容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至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1953年12月,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易混辨析】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翻天覆地的壮举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5.改革开放为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6.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 )7.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8.进入新时代,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9.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当堂达标】11.2023年11月,辽宁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厚植家乡文化 培养家国情怀”的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来到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聆听英雄故事,探究历史问题。在活动现场,同学们展开了以下论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②抗美援朝的胜利向世界宣告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侮的③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抗美援朝战争展现了中国人民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雨雪霜冻,写下了充满血与泪、冰与火、苦难与荣耀,从苦难中成长、从苦难中崛起的伟大史诗。其按历史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③建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13.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之际,某班同学搜集了如下素材。请根据素材内容选定一个恰当的演讲题目( )素材内容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C.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4.阅读下面材料。综合以上信息可知,那个“春天的故事”( )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极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④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超高的民众支持率,也没有哪一国家的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①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最高理想③成功开辟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彻底改变中国社会,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百年前,李大钊同志曾说“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是(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7.某校高一学生到当地展览馆参观专题展览,学生们看到了展示的其中三张图片,可知本次展览的主题是( )A.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8.十八大以来湖湘十年成就非凡:以最高规格推进强省会,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加速,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国企改革交出满意答案,田长制守住饭碗田,粮食年产量连续三年超600亿斤,进出口总额首破6000亿元大关,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20县(市)上榜“2022赛迪中部百强县”……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 )①根源于湖湘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中焕发出强烈的主动精神②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伟大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④得益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9.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下列观点中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解决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富起来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0.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三峡大坝……,如今,这些都已经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初心与使命,不断逐梦现代化强国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复兴④中国式现代化佐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再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参考答案【互动探究】探究一:略探究二:(1)对中国: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对世界: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以自身发展壮大为全球化健康发展和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探究三: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易混辨析】1.正确【详解】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故题中观点正确。2.正确【详解】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错误【详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题中观点错误。4.错误【详解】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翻天覆地的壮举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和中国方案,故本题说法错误。5.错误【详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故该观点错误。6.错误【详解】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故题中观点错误。7.正确【详解】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本观点正确。8.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故本观点说法错误。9.错误【详解】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而不是世界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材料说法错误。10.正确【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故本题说法正确。【当堂达标】11.A【详解】①②:抗美援朝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向世界宣告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侮的,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③说法错误。④: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抗美援朝战争发生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在中国确立,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2.B【详解】①中国共产党成立是1921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1949年,①排在第一位,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1956年之后至今、实行改革开放是1978年,②排在第三位,③建立新中国是1949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底,③排在第二位,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④排在第四位,故本题选B。13.A【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因此恰当的题目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A符合题意。BCD:材料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A【详解】①②:结合教材及图片人物(邓小平)、时间(1979年),可知题干中“春天的故事”体现的是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把握了历史规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与题意不符。④: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社会注意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15.B【详解】①③: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超高的民众支持率,也没有哪一国家的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成功开辟了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②错误。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的过程中,并不没有也不是要彻底改变中国社会,④排除。故本题选B。16.D【详解】①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①③符合题意。②:我国还没有进入创新型国家,②说法错误。④: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7.D【详解】ABC:第一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诞生,第二幅图片反映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三幅图片反映了党带领我们进入新时代,并且三个选项只是各自的内容,没有进行联系起来以及在中国的地位,即没有体现一个主题,ABC不符合题意。D:三幅图片分别是开国大典、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8.C【详解】①:湖湘十年成就的取得根源于湖湘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与实践,而不是根源于主动精神,①错误。②: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表现,不是取得成就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十八大以来,湖湘十年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彰显出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伟大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③④正确。故本题选C。19.D【详解】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存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了”说法错误,①排除。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②说法错误。③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这都能印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0.D【详解】①④: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如今都已经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佐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初心与使命,不断逐梦现代化强国,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错误。③:材料不涉及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21.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开创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的伟大成就。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④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保障人民始终有斗争的主心骨,总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式现代化考点考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是理解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思考,主要回答为什么。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可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开创的现代化;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词②: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可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