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
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可见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呢?今天一起进行探究。
一、目标引学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凸透镜成像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对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感受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三、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自学阅读】
阅读P97-P98“实验”部分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指向目标1)
评价 要素 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
等级 
A B C 达标程度 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独立流利地对各题进行解释 全部完成必答题,但错1个,在同伴互助下能纠错并能进行解释 全部完成必答题,在同伴互助下,对个别题不能解释
【提出问题】
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猜想假设】
①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 有关。
②可能与凸透镜的 有关。
1. 理解物距、像距
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所示,物距为15厘米
如图所示,像距为30厘米
【设计实验】
像距v
物距u
2. 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 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大于、等于、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
f
F
O
凸透镜
光屏
物体
2f
像距v
物距u
实验次数 物距 u/cm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1
2
3
4
5
3. 数据记录表格
反馈练习1(检测目标1)
完成助学知识点一
1: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点,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a
b
c
d
e
F
F
f
2f
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纸笔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等级 
A B C 答案全部正确 答对2个的 对0个
F
2F
F
2F
2f
2f
f
f
①照相机原理:
物距u>2f 时 ,成 、
的 像,像距 f<v<2f
学习任务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想一想】: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原理???
F
2F
F
2F
②投影仪原理:
物距u:f<u<2f 时 ,成 、 的 像,像距 v>2f
2f
2f
f
f
学习任务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学习任务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评价 要素 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
等级 
A B C 达标程度 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独立流利地对各题进行解释 全部完成必答题,但错1个,在同伴互助下能纠错并能进行解释 全部完成必答题,在同伴互助下,对个别题不能解释
③放大镜成像原理
当物距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体在同侧。
1.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是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
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2)完成助学知识点二 (见助学)
2. 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物距u与焦距f 的关系:当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②比较物距u与焦距f 的关系:当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比较物距u与焦距f 的关系:当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④某凸透镜成实像,当物距变小时,像距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
u>f
u<f
2f>u>f
u>2f
变大
变大
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2)完成助学知识点二 (见助学)
纸笔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等级 
A B C 答案全部正确 答对2个的 对0个
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2)完成助学知识点二 (见助学)
F
2F
F
2F
2f
2f
f
f
①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
①物距 u>2f 时, 成 、 的实像,像距v f学习任务三: 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想一想】回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探究成像规律
F
2F
F
2F
② 物距u : f<u<2f 时
物距U : f<u<2f 时 ,成 、 的实像,像距 v>2f
2f
2f
f
f
学习任务三: 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想一想】回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探究成像规律
当物距uf
2f
F
2F
F
2F
③物距u<f 时
学习任务三: 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想一想】回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探究成像规律
f
F
2F
F
2F
当物距u=2f时,凸透镜成 、 的实像,像距v=2f
④物距u=2f 时
f
2f
2f
学习任务三: 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想一想】回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探究成像规律
f
F
2F
F
2F
当物距u=f时,凸透镜 像。
物距 u=f 时,折射光线不能会聚,反向延长线也不能会聚。
⑤物距u=f 时
2f
学习任务三: 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想一想】回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探究成像规律
评价 要素 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
等级 
A B C 达标程度 正确完成所有必答题,并能独立流利地对各题进行解释 全部完成必答题,但错1个,在同伴互助下能纠错并能进行解释 全部完成必答题,在同伴互助下,对个别题不能解释
学习任务三: 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写出像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倒立、缩小、实像
反馈练习(三)(检测目标3)完成助学知识点三(见助学)
反馈练习(三)(检测目标3)完成助学知识点三(见助学)
2. 放映幻灯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将镜头移近幻灯片,再将幻灯机向后移,
B.将镜头远离幻灯片,再将幻灯机向前移,
C.将镜头移近幻灯片,再将幻灯机向前移,
D.将镜头远离幻灯片,再将幻灯机向后移。
评价 要素 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
等级 
A B C 达标程度 正确完成所有问题,并能独立流利地对各题进行解释 完成全部问题,但错1-2个,在同伴互助下能纠错并能进行解释 完成全部问题,但错3半以上,在同伴互助下,对个别题不能解释
三、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旅,把你在知识、学习方法等的收获以二人一组彼此介绍给对方,时间3分钟。
四、检测与作业
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必做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完成选做题。时间5分钟。完成后依据答案同位间进行批改。
评价 要素 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
等级
A B C 达标程度 能正确完成4/5,对部分题能解释 结果正确达到3/5个以上,在互助下能解释部分题 结果正确1个以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