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单元检测b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单元检测b卷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单元检测b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计算结果为3﹣2的是(  )
A.34÷36 B.36÷34
C.33÷36 D.(﹣3)×(﹣3)
2.(2017·中原模拟)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a3+a4=a7 B.a4÷a3=a C.a3 a2=2a3 D.(a3)3=a6
3.已知a2+b2=6ab且a>b>0,则 的值为(  )
A. B.± C.2 D.±2
4.若关于x的多项式x2﹣px﹣6含有因式x﹣2,则实数p的值为(  )
A.﹣5 B.5 C.﹣1 D.1
5.若(ambn)3=a9b15,则m、n的值分别为(  )
A.9;5 B.3;5 C.5;3 D.6;12
6.分解因式b2(x﹣3)+b(x﹣3)的正确结果是(  )
A.(x﹣3)(b2+b) B.b(x﹣3)(b+1)
C.(x﹣3)(b2﹣b) D.b(x﹣3)(b﹣1)
7.如果自然数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么与a之差最小且比a大的一个完全平方数是(  )
A.a+1 B.a2+1 C.a2+2a+1 D.a+2 +1
8.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通过计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a2﹣b2=(a+b)(a﹣b) B.(a+b)2=a2+2ab+b2
C.(a﹣b)2=a2﹣2ab+b2 D.a2﹣ab=a(a﹣b)
9.若a2﹣b2= ,a+b= ,则a﹣b的值为(  )
A.﹣ B. C.1 D.2
10.不论x取何值,x﹣x2﹣1的值都(  )
A.大于等于﹣ B.小于等于﹣
C.有最小值﹣ D.恒大于零
二、填空题
11.(2018·黄冈模拟)分解因式:3x2﹣6x2y+3xy2=   .
12.计算2x4 x3的结果等于   .
13.(2018·达州)已知am=3,an=2,则a2m﹣n的值为   .
14.如果代数﹣2y2+y﹣1的值为7,那么代数式4y2﹣2y+5的值为   .
15.化简:a+1+a(a+1)+a(a+1)2+…+a(a+1)99=   .
16.若m=4n+3,则m2﹣8mn+16n2的值是   .
三、解答题
17.计算:(a+b)2﹣a(a+2b+1)
18.已知:多项式A=b3﹣2ab
(1)请将A进行因式分解:
(2)若A=0且a≠0,b≠0,求 的值.
19.已知am=3,an=6,ak=4,求am+n+k的值.
20.计算0.1259×(﹣8)10+( )11×(2 )12.
21.因式分解
(1)10a(x﹣y)2+5ax(y﹣x)
(2)(x+y)2﹣10(x+y)+25.
22.阅读并完成下列各题: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体会到灵活运用整式乘法公式给计算和化简带来的方便、快捷.相信通过下面材料的学习、探究,会使你大开眼界,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用简便方法计算995×1005.
解:995×1005
=(1000﹣5)(1000+5)①
=10002﹣52②
=999975.
(1)例题求解过程中,第②步变形是利用   (填乘法公式的名称);
(2)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9×11×101×10 001;
②(2+1)(22+1)(24+1)…(232+1)+1.
23.先化简,再求值:(3a﹣2)2﹣9a(a﹣5b)+12a5b2÷(﹣a2b)2,其中ab=﹣ .
24.问题再现:
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起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初中数学里的一些代数公式,很多都可以通过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行直观推导和解释.
例如: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证明完全平方公式.
证明: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增加b,形成两个矩形和两个正方形,如图1:
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表示成:
(a+b)2或 a2+2ab+b2
∴(a+b)2 =a2+2ab+b2
这就验证了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类比解决:
①请你类比上述方法,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证明平方差公式.(要求画出图形并写出推理过程)
问题提出:如何利用图形几何意义的方法证明:13+23=32?
如图2,A表示1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
B表示1个2×2的正方形,C与D恰好可以拼成1个2×2的正方形,因此: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
而A、B、C、D恰好可以拼成一个(1+2)×(1+2)的大正方形.
由此可得:13+23=(1+2)2=32
尝试解决:
②请你类比上述推导过程,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确定:13+23+33= ▲ .(要求写出结论并构造图形写出推证过程).
问题拓广:
③请用上面的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探究:13+23+33+…+n3= ▲ .(直接写出结论即可,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A、34÷36=3﹣2,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36÷34=32,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33÷36=3﹣3,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3)×(﹣3)=9,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同底数指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答案】B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幂的乘方
【解析】【解答】解:∵a3+a4≠a7,
∴选项A不符合题意;
∵a4÷a3=a,
∴选项B符合题意;
∵a3 a2=a5,
∴选项C不符合题意;
∵(a3)3=a9,
∴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逐项判定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a2+b2=6ab,
∴(a+b)2=8ab,(a﹣b)2=4ab,
∴( )2= =2,
又∵a>b>0,
∴ = .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表示出(a+b)2和(a﹣b)2,代入原式中,最后开根号,求解。
4.【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设x2﹣px﹣6=(x﹣2)(x﹣a)=x2﹣(a+2)x+2a,
∴﹣p=﹣a﹣2,2a=﹣6,
解得:a=﹣3,p=﹣1.
故答案为:C
【分析】将原式表示成(x-2)的形式,然后利用对应的系数相同,求出p的值。
5.【答案】B
【知识点】积的乘方
【解析】【解答】解:∵(ambn)3=a9b15,
∴a3mb3n=a9b15,
∴3m=9,3n=15,
∴m=3,n=5,
故选B.
【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展开得出a3mb3n=a9b15,推出3m=9,3n=15,求出m、n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公因式;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解答】解:b2(x﹣3)+b(x﹣3),
=b(x﹣3)(b+1).
故选B.
【分析】确定公因式是b(x﹣3),然后提取公因式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算术平方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自然数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a的算术平方根是 ,
∴比a的算术平方根大1的数是 +1,
∴这个平方数为:( +1)2=a+2 +1.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定义求解。
8.【答案】A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大正方形减小正方形剩下的部分面积为a2﹣b2;
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a+b)×(a﹣b),
所以得出:a2﹣b2=(a+b)(a﹣b),
故答案为:A.
【分析】余下部分为大正方形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a2-b2,余下部分还可表示出(a+b)(a-b)。
9.【答案】B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2﹣b2=(a+b)(a﹣b)= ,a+b= ,
∴a﹣b=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拆分,计算出a-b的值。
10.【答案】B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x﹣x2﹣1=﹣(x2﹣x)﹣1=﹣(x2﹣x+ ﹣ )﹣1=﹣[(x﹣ )2﹣ ]﹣1=﹣(x﹣ )2+ ﹣1=﹣(x﹣ )2﹣
∵(x﹣ )2≥0
∴﹣(x﹣ )2≤0
∴﹣(x﹣ )2﹣ ≤﹣
故答案为:B
【分析】将原式利用完全平方法,写成平方的形式,因为一个数的偶次幂为非负性,可以得出范围。
11.【答案】3x(x﹣2xy+y2)
【知识点】因式分解﹣综合运用提公因式与公式法
【解析】【解答】原式
故答案为:
【分析】观察此多项式的特点,有公因式3x,因此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12.【答案】2x7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解析】【解答】解:2x4 x3=2x7.
故答案为:2x7
【分析】同底数指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3.【答案】4.5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am=3,
∴a2m=32=9,
∴a2m-n= =4.5.
故答案为:4.5.
【分析】a2m﹣n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逆用变为:a2m÷an,再根据幂的乘方法则的逆用变形为:(am)2÷an,再整体代入即可算出答案。
14.【答案】-11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解答】解:∵代数式﹣2y2+y﹣1的值为7,
∴﹣2y2+y﹣1=7,
∴﹣2y2+y=8,
∴2y2﹣y=﹣8,
∴4y2﹣2y=﹣16,
∴4y2﹣2y+5=﹣16+5=﹣11,
故答案为:﹣11
【分析】将给定的代数式进行化简,得出2y2﹣y的值,再将所求代数式提取公因式,将2y2﹣y的值代入求解。
15.【答案】(a+1)100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解答】解:原式=(a+1)[1+a+a(a+1)+a(a+1)2+…+a(a+1)98]
=(a+1)2[1+a+a(a+1)+a(a+1)2+…+a(a+1)97]
=(a+1)3[1+a+a(a+1)+a(a+1)2+…+a(a+1)96]
=…
=(a+1)100.
故答案为:(a+1)100
【分析】通过观察。提取公因式,找到规律,再提取公因式,化成最简结果。
16.【答案】9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m=4n+3,
∴m﹣4n=3,
则原式=(m﹣4n)2=32=9,
故答案为:9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合并,将m-4n的值代入求解。
17.【答案】解:(a+b)2﹣a(a+2b+1)
=(a2+2ab+b2)﹣(a2+2ab+a)
=a2+2ab+b2﹣a2﹣2ab﹣a
=b2﹣a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
【解析】【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拆分,然后合并同类项,化成最简。
18.【答案】(1)解:A=b3﹣2ab=b(b2﹣2a)
(2)解:∵A=0,∴b(b2﹣2a)=0,
解得:b=0或b2﹣2a=0,
∵b≠0,
∴b2﹣2a=0,即b2=2a,
则原式= = =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分析】(1)将多项式提取公因式,进行化简。(2)A=0,即有两种情况,将两种情况代入原式,进行化简。
19.【答案】am+n+k=am an ak=3×6×4=72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解析】【分析】通过同底数幂相乘,底数相同,指数相加,求解。
20.【答案】解:0.1259×(﹣8)10+( )11×(2 )12
=(﹣0.125×8)9×(﹣8)+( ×2 )11×2
=8+2
=10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
【解析】【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乘方先算乘方,再算括号,然后再算乘除加减,依次计算。
21.【答案】(1)解:10a(x﹣y)2+5ax(y﹣x)
=10a(x﹣y)2﹣5ax(x﹣y)
=5a(x﹣y)[2(x﹣y)﹣x]
=5a(x﹣y)(x﹣2y)
(2)解:(x+y)2﹣10(x+y)+25=(x+y﹣5)2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分析】(1)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化简得最后结果。(2)利用完全平方的公式,进行化简。
22.【答案】(1)平方差公式
(2)解:①9×11×101×10 001
=(10﹣1)(10+1)×101×10 001
=99×101×10 001
=(100﹣1)(100+1)×10 001
=9999×10 001
=(10000﹣1)(10000+1)
=99999999;
②(2+1)(22+1)(24+1)…(232+1)+1.
=(2﹣1)(2+1)(22+1)(24+1)…(232+1)+1
=264﹣1+1
=264.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例题求解过程中,第②步变形是利用平方差公式;
故答案为:平方差公式;
【分析】(1)通过观察,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2)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拆分,通过观察规律,进行化简。
23.【答案】解:原式=9a2﹣12a+4﹣9a2+45ab+12a5b2÷a4b2
=﹣12a+4+45ab+12a
=45ab+4,
把ab=﹣ 代入原式=﹣ +4=﹣
【知识点】代数式求值
【解析】【分析】先合并同类项,化到最简结果,再将ab的值代入,求出结果。
24.【答案】①解:∵如图,左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b2,
右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a﹣b),
∴a2﹣b2=(a+b)(a﹣b),
这就验证了平方差公式;
②62;
③[ n(n+1)]2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②如图,
A表示1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
B表示1个2×2的正方形,C与D恰好可以拼成1个2×2的正方形,
因此: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
G与H,E与F和I可以表示3个3×3的正方形,即3×3×3=33;
而整个图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1+2+3)×(1+2+3)的大正方形,
由此可得:13+23+33=(1+2+3)2=62;
故答案为:62;
③由上面表示几何图形的面积探究可知,13+23+33+…+n3=(1+2+3+…+n)2,
又∵1+2+3+…+n= n(n+1),
∴13+23+33+…+n3=[ n(n+1)]2.
故答案为:[ n(n+1)]2.
【分析】①从大正方形减去小正方形,阴影部分为a2﹣b2,第二个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a-b),可以推证平方差公式。
②如图,A表示面积为1×1的正方形,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G与H,E与F和I可以表示3个3×3的正方形,表示出总和即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即62。
③由②的推断可知,13+23+33+…+n3=(1+2+3+4+...+n)2,然后化简求出结果即可。
1 / 1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单元检测b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计算结果为3﹣2的是(  )
A.34÷36 B.36÷34
C.33÷36 D.(﹣3)×(﹣3)
【答案】A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A、34÷36=3﹣2,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36÷34=32,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33÷36=3﹣3,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3)×(﹣3)=9,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同底数指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2017·中原模拟)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a3+a4=a7 B.a4÷a3=a C.a3 a2=2a3 D.(a3)3=a6
【答案】B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幂的乘方
【解析】【解答】解:∵a3+a4≠a7,
∴选项A不符合题意;
∵a4÷a3=a,
∴选项B符合题意;
∵a3 a2=a5,
∴选项C不符合题意;
∵(a3)3=a9,
∴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逐项判定即可.
3.已知a2+b2=6ab且a>b>0,则 的值为(  )
A. B.± C.2 D.±2
【答案】A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a2+b2=6ab,
∴(a+b)2=8ab,(a﹣b)2=4ab,
∴( )2= =2,
又∵a>b>0,
∴ = .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表示出(a+b)2和(a﹣b)2,代入原式中,最后开根号,求解。
4.若关于x的多项式x2﹣px﹣6含有因式x﹣2,则实数p的值为(  )
A.﹣5 B.5 C.﹣1 D.1
【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设x2﹣px﹣6=(x﹣2)(x﹣a)=x2﹣(a+2)x+2a,
∴﹣p=﹣a﹣2,2a=﹣6,
解得:a=﹣3,p=﹣1.
故答案为:C
【分析】将原式表示成(x-2)的形式,然后利用对应的系数相同,求出p的值。
5.若(ambn)3=a9b15,则m、n的值分别为(  )
A.9;5 B.3;5 C.5;3 D.6;12
【答案】B
【知识点】积的乘方
【解析】【解答】解:∵(ambn)3=a9b15,
∴a3mb3n=a9b15,
∴3m=9,3n=15,
∴m=3,n=5,
故选B.
【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展开得出a3mb3n=a9b15,推出3m=9,3n=15,求出m、n即可.
6.分解因式b2(x﹣3)+b(x﹣3)的正确结果是(  )
A.(x﹣3)(b2+b) B.b(x﹣3)(b+1)
C.(x﹣3)(b2﹣b) D.b(x﹣3)(b﹣1)
【答案】B
【知识点】公因式;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解答】解:b2(x﹣3)+b(x﹣3),
=b(x﹣3)(b+1).
故选B.
【分析】确定公因式是b(x﹣3),然后提取公因式即可.
7.如果自然数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么与a之差最小且比a大的一个完全平方数是(  )
A.a+1 B.a2+1 C.a2+2a+1 D.a+2 +1
【答案】D
【知识点】算术平方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自然数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a的算术平方根是 ,
∴比a的算术平方根大1的数是 +1,
∴这个平方数为:( +1)2=a+2 +1.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定义求解。
8.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通过计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a2﹣b2=(a+b)(a﹣b) B.(a+b)2=a2+2ab+b2
C.(a﹣b)2=a2﹣2ab+b2 D.a2﹣ab=a(a﹣b)
【答案】A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大正方形减小正方形剩下的部分面积为a2﹣b2;
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a+b)×(a﹣b),
所以得出:a2﹣b2=(a+b)(a﹣b),
故答案为:A.
【分析】余下部分为大正方形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a2-b2,余下部分还可表示出(a+b)(a-b)。
9.若a2﹣b2= ,a+b= ,则a﹣b的值为(  )
A.﹣ B. C.1 D.2
【答案】B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2﹣b2=(a+b)(a﹣b)= ,a+b= ,
∴a﹣b=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拆分,计算出a-b的值。
10.不论x取何值,x﹣x2﹣1的值都(  )
A.大于等于﹣ B.小于等于﹣
C.有最小值﹣ D.恒大于零
【答案】B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x﹣x2﹣1=﹣(x2﹣x)﹣1=﹣(x2﹣x+ ﹣ )﹣1=﹣[(x﹣ )2﹣ ]﹣1=﹣(x﹣ )2+ ﹣1=﹣(x﹣ )2﹣
∵(x﹣ )2≥0
∴﹣(x﹣ )2≤0
∴﹣(x﹣ )2﹣ ≤﹣
故答案为:B
【分析】将原式利用完全平方法,写成平方的形式,因为一个数的偶次幂为非负性,可以得出范围。
二、填空题
11.(2018·黄冈模拟)分解因式:3x2﹣6x2y+3xy2=   .
【答案】3x(x﹣2xy+y2)
【知识点】因式分解﹣综合运用提公因式与公式法
【解析】【解答】原式
故答案为:
【分析】观察此多项式的特点,有公因式3x,因此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12.计算2x4 x3的结果等于   .
【答案】2x7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解析】【解答】解:2x4 x3=2x7.
故答案为:2x7
【分析】同底数指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3.(2018·达州)已知am=3,an=2,则a2m﹣n的值为   .
【答案】4.5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am=3,
∴a2m=32=9,
∴a2m-n= =4.5.
故答案为:4.5.
【分析】a2m﹣n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逆用变为:a2m÷an,再根据幂的乘方法则的逆用变形为:(am)2÷an,再整体代入即可算出答案。
14.如果代数﹣2y2+y﹣1的值为7,那么代数式4y2﹣2y+5的值为   .
【答案】-11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解答】解:∵代数式﹣2y2+y﹣1的值为7,
∴﹣2y2+y﹣1=7,
∴﹣2y2+y=8,
∴2y2﹣y=﹣8,
∴4y2﹣2y=﹣16,
∴4y2﹣2y+5=﹣16+5=﹣11,
故答案为:﹣11
【分析】将给定的代数式进行化简,得出2y2﹣y的值,再将所求代数式提取公因式,将2y2﹣y的值代入求解。
15.化简:a+1+a(a+1)+a(a+1)2+…+a(a+1)99=   .
【答案】(a+1)100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解答】解:原式=(a+1)[1+a+a(a+1)+a(a+1)2+…+a(a+1)98]
=(a+1)2[1+a+a(a+1)+a(a+1)2+…+a(a+1)97]
=(a+1)3[1+a+a(a+1)+a(a+1)2+…+a(a+1)96]
=…
=(a+1)100.
故答案为:(a+1)100
【分析】通过观察。提取公因式,找到规律,再提取公因式,化成最简结果。
16.若m=4n+3,则m2﹣8mn+16n2的值是   .
【答案】9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解析】【解答】解:∵m=4n+3,
∴m﹣4n=3,
则原式=(m﹣4n)2=32=9,
故答案为:9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合并,将m-4n的值代入求解。
三、解答题
17.计算:(a+b)2﹣a(a+2b+1)
【答案】解:(a+b)2﹣a(a+2b+1)
=(a2+2ab+b2)﹣(a2+2ab+a)
=a2+2ab+b2﹣a2﹣2ab﹣a
=b2﹣a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
【解析】【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拆分,然后合并同类项,化成最简。
18.已知:多项式A=b3﹣2ab
(1)请将A进行因式分解:
(2)若A=0且a≠0,b≠0,求 的值.
【答案】(1)解:A=b3﹣2ab=b(b2﹣2a)
(2)解:∵A=0,∴b(b2﹣2a)=0,
解得:b=0或b2﹣2a=0,
∵b≠0,
∴b2﹣2a=0,即b2=2a,
则原式= = =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解析】【分析】(1)将多项式提取公因式,进行化简。(2)A=0,即有两种情况,将两种情况代入原式,进行化简。
19.已知am=3,an=6,ak=4,求am+n+k的值.
【答案】am+n+k=am an ak=3×6×4=72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解析】【分析】通过同底数幂相乘,底数相同,指数相加,求解。
20.计算0.1259×(﹣8)10+( )11×(2 )12.
【答案】解:0.1259×(﹣8)10+( )11×(2 )12
=(﹣0.125×8)9×(﹣8)+( ×2 )11×2
=8+2
=10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
【解析】【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乘方先算乘方,再算括号,然后再算乘除加减,依次计算。
21.因式分解
(1)10a(x﹣y)2+5ax(y﹣x)
(2)(x+y)2﹣10(x+y)+25.
【答案】(1)解:10a(x﹣y)2+5ax(y﹣x)
=10a(x﹣y)2﹣5ax(x﹣y)
=5a(x﹣y)[2(x﹣y)﹣x]
=5a(x﹣y)(x﹣2y)
(2)解:(x+y)2﹣10(x+y)+25=(x+y﹣5)2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分析】(1)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化简得最后结果。(2)利用完全平方的公式,进行化简。
22.阅读并完成下列各题: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体会到灵活运用整式乘法公式给计算和化简带来的方便、快捷.相信通过下面材料的学习、探究,会使你大开眼界,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用简便方法计算995×1005.
解:995×1005
=(1000﹣5)(1000+5)①
=10002﹣52②
=999975.
(1)例题求解过程中,第②步变形是利用   (填乘法公式的名称);
(2)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9×11×101×10 001;
②(2+1)(22+1)(24+1)…(232+1)+1.
【答案】(1)平方差公式
(2)解:①9×11×101×10 001
=(10﹣1)(10+1)×101×10 001
=99×101×10 001
=(100﹣1)(100+1)×10 001
=9999×10 001
=(10000﹣1)(10000+1)
=99999999;
②(2+1)(22+1)(24+1)…(232+1)+1.
=(2﹣1)(2+1)(22+1)(24+1)…(232+1)+1
=264﹣1+1
=264.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例题求解过程中,第②步变形是利用平方差公式;
故答案为:平方差公式;
【分析】(1)通过观察,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2)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拆分,通过观察规律,进行化简。
23.先化简,再求值:(3a﹣2)2﹣9a(a﹣5b)+12a5b2÷(﹣a2b)2,其中ab=﹣ .
【答案】解:原式=9a2﹣12a+4﹣9a2+45ab+12a5b2÷a4b2
=﹣12a+4+45ab+12a
=45ab+4,
把ab=﹣ 代入原式=﹣ +4=﹣
【知识点】代数式求值
【解析】【分析】先合并同类项,化到最简结果,再将ab的值代入,求出结果。
24.问题再现:
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起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初中数学里的一些代数公式,很多都可以通过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行直观推导和解释.
例如: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证明完全平方公式.
证明: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增加b,形成两个矩形和两个正方形,如图1:
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表示成:
(a+b)2或 a2+2ab+b2
∴(a+b)2 =a2+2ab+b2
这就验证了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类比解决:
①请你类比上述方法,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证明平方差公式.(要求画出图形并写出推理过程)
问题提出:如何利用图形几何意义的方法证明:13+23=32?
如图2,A表示1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
B表示1个2×2的正方形,C与D恰好可以拼成1个2×2的正方形,因此: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
而A、B、C、D恰好可以拼成一个(1+2)×(1+2)的大正方形.
由此可得:13+23=(1+2)2=32
尝试解决:
②请你类比上述推导过程,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确定:13+23+33= ▲ .(要求写出结论并构造图形写出推证过程).
问题拓广:
③请用上面的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探究:13+23+33+…+n3= ▲ .(直接写出结论即可,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①解:∵如图,左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b2,
右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a﹣b),
∴a2﹣b2=(a+b)(a﹣b),
这就验证了平方差公式;
②62;
③[ n(n+1)]2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②如图,
A表示1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
B表示1个2×2的正方形,C与D恰好可以拼成1个2×2的正方形,
因此: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
G与H,E与F和I可以表示3个3×3的正方形,即3×3×3=33;
而整个图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1+2+3)×(1+2+3)的大正方形,
由此可得:13+23+33=(1+2+3)2=62;
故答案为:62;
③由上面表示几何图形的面积探究可知,13+23+33+…+n3=(1+2+3+…+n)2,
又∵1+2+3+…+n= n(n+1),
∴13+23+33+…+n3=[ n(n+1)]2.
故答案为:[ n(n+1)]2.
【分析】①从大正方形减去小正方形,阴影部分为a2﹣b2,第二个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a-b),可以推证平方差公式。
②如图,A表示面积为1×1的正方形,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G与H,E与F和I可以表示3个3×3的正方形,表示出总和即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即62。
③由②的推断可知,13+23+33+…+n3=(1+2+3+4+...+n)2,然后化简求出结果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