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压力,为动力【班会主题】:化压力,为动力——关于如何面对压力主题班会【班会背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不但对人无害而且有利。初中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如升学、父母及老师过高的期望、青少年自身身心发展产生的矛盾等,给青少年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但是由于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的条件限制和教育的缺失,他们甚至意识不到压力的存在,更没有对抗压力的精神准备和疏导方法。因此及时地引导他们学会面对心理压力并掌握减除压力的方法,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对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以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教学目标】了解压力,正确认识压力。端正对压力的态度,积极面对压力,敢于正视压力。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班会准备】1. 收集一些关于压力的例子和故事,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2. 准备一些关于如何化解压力的方法和建议,如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心态等。3. 准备一些关于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实例和经验分享。【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通过埃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引入:蜗牛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凭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客观上应归功于它厚重的壳。正是这看上去又笨又拙、有些负重的壳,让小小蜗牛得以到达金字塔顶。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起的是同样的作用。可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很少在意蜗牛的壳。就像我们羡慕别人能有某种天赋或特长而获得某些成就,却整天埋怨我们身上要背负太沉重的“壳”一样。老师:那么我们身上背负的“壳”到底是什么呢 (同学们交流分享意见)老师:这“壳”能够搁下吗 (同学们交流分享意见)老师:人要生存就必然担负着许多责任和压力。2、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最近面临的压力,以及这些压力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并让大家分享该如何面对压力。3、分析压力:引导学生分析压力的来源,如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并让学生认识到压力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压力。4、讲述压力的影响:通过讲述面对压力的小故事。海伦·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她家里人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苏丽文小姐。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改变了。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几年以后,当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更是表达出了她的坚强、乐观和向上的精神,而这一切都该归功于她对生活的认识。当把失明仅仅当作一项压力的时候,她痛苦惆怅,所以她不能真正面对生活;当她把压力化作动力的时候,生活就选择了她。老师:请同学们分享从这篇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同学们交流分享)老师总结:压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退缩,要改变心态直面压力,并克服压力。在压力被克服之后再回头看,你会觉得“轻舟已过万重山”,还好当时没有放弃。5、让学生了解到压力过大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学术表现下降: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学业表现下降,因为焦虑和压力会干扰学习和专注力。身体健康问题: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头痛、肌肉紧张、睡眠问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甚至慢性疾病。情绪问题:可能因学业压力而感到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这可能会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社交隔离:同学们可能因为学业压力而减少社交活动,导致孤独感和社交隔离。健康不平衡:同学们可能忽略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锻炼和充足的睡眠,从而影响整体健康。6、分享化解压力的方法:向学生介绍一些化解压力的方法:(1)饮食减压法: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生理健康,为平时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索C,所以应该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菜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2)运动减压法:科学地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同学们的注章力。平时也要学会抓住间院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中的间院时间可进行伸伴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3)转移减压法: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要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健康的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4)睡眠减压法: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自己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如何改善平时的睡眠呢?首先要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其次针对同学们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的情况,应注意安排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强度大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7、分享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经验:请一些学生分享他们是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如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等。8、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面对压力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及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老师总结:在面对压力时,我们可以这样做(1) 设定明确的目标:明确你的学习目标,这样你就会知道你正在为什么而努力。这将帮助你保持动力,并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2)制定计划: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每周的学习目标等。这将帮助你更有效地管理你的时间,减少压力。(3)保持积极的态度:保持积极的态度对于化压力为动力至关重要。即使面临困难,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4)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压力。(5)休息和放松: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你缓解压力,恢复精力。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看电影、做运动等。(6)寻求支持:如果你觉得压力过大,不妨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如家人、朋友、老师等。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建议,帮助你解决问题。(7)奖励自己:每当你完成一个学习目标,不妨给自己一些奖励,如看一部电影、吃一顿美食等。这将帮助你保持动力,享受学习的过程。【班会总结】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无论是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还是人际关系上的压力,都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压力,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动力,成为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本次班会中,我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共同探讨了如何化压力为动力的方法。面对压力,我们不能逃避或否认它的存在,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并承认它的存在。只有正视压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性质和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在面对压力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孤独和无助,这时候我们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和家人、朋友、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交流,他们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建议和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通过本次班会的讨论和分享,我们明白了面对压力的正确态度和思维方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今天的班会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