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一政治期末考试易错点汇总-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一政治期末考试易错点汇总-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资源简介

2024年高一政治期末考试易错点汇总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错易混点
土地 变成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在 奴隶 社会,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君主专制 、 等级森严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 ,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问题和冲突的总根源。
空想社会主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三大工人运动 标志着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唯物史观》 、 《剩余价值学说》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它们实现了着社会主义由 空想 到 科学 的飞跃。
十月革命 实现了着社会主义由 理论 到 现实 的飞跃。
10、1921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奋斗有了 主心骨 ,在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过程中,走出了 农村 包围 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 人民民主 的飞跃。
②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为从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 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 发展 方向。
⑤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指的是 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包括 (包括或者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成功 开创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世纪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实现 途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行动指南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制度保障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强大精神力量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十明确 、 十四坚持 、 十三方面成就;
其中,最核心关键内容、“四梁八柱”是指 十明确 ;
基本方略、“路线图和方法论”是指 十四坚持 ;
党的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梦的本质是 国家富强 、 民族振兴 、 人民幸福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点
1、 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同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其中, 占支配地位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公有 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不是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有占绝对优势。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 主导 作用。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居于 主体 地位。
4、巩固、发展—— 公有制 经济;鼓励、引导、支持—— 非公有制 经济。
5、“三权分置”改革:所有权——集体所有;承包权——农户;经营权——其他经营主体。其中,所有权、承包权 没有 变化,流转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的说法均错误。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是 不平等 的,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或竞争中的地位是 平等 的
8、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 作用;同时要 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
9、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
10、财政收支、税收、国债等属于 财政 政策;货币、存款贷款等属于 货币 政策
1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地 市场体系 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基础
12、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3、实现 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14、 发展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15、创新——解决的是发展 动力 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
协调——解决发展 不平衡 问题;(注意区分材料强调的是城乡还是区域)
绿色——解决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问题;
开放——解决发展 内外联动 联动问题;
共享——解决社会 公平正义 问题。(强调人民)
16、 “三农“”” 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7、 实体经济 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18、 供给侧关键词有——资本、土地、技术、劳动者等生产要素、创新、企业、进口…
需求侧关键词有——消费、投资(政府财政支出)、出口
19、按劳分配只存在于 公有制 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
20、公有制经济中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是按 按劳 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是按 劳动要素分配。
21、农民承包土地所得收入属于 按劳 分配;流转土地经营权(租出去)属于按 土地要素 分配。
22、按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但在一定程度上会 扩大 收入差距。
23、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所得都属于 初次 (初次还是再)分配;
财产税、所得税、社保、补贴等都属于 再 分配。(再分配主要由政府主导)
24、先效率后公平和先公平后效率的说法均 错误 。
25、 调节 过高收入; 扩大 中等收入; 取缔 非法收入。
26、购买保险能够规避风险,即在发生相关问题时能减少自己的损失,不是避免损失。
27、社会保险指的是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是社会保障体系的 核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