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
导学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
小试牛刀:
1km= m= dm= cm= mm= μm= nm;
2.5km= m= mm= nm;
6105nm= m= cm。
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
小试牛刀:
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长度是 cm。
2.小明和小芳分别用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 (选填“小明”或“小芳”)的测量更精确。
小明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是 cm。
小芳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是 cm。
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5.3cm
B.3.25cm
C.5.25cm
D.3.3cm
4.关于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①如下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选填“A”或“B”)刻度尺。
②用厚的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如图的几种摆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③如下图所示,测量长度后正确的读数方式是 (选填“A”或“B”)。
小试牛刀:使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小试牛刀:
1.用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来表示1cm、1dm和1m。
2.凭生活经验估测一张CD盘的直径和一个篮球的直径。
3.用这些“尺”来估测笔盒长度、背包高度、课桌宽度、门宽度和教室长和宽。
4.如下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
5.2019年9月29日,女排世界杯赛在日本大阪落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全胜战绩成功卫冕。本届女排世界杯上首次启用全新的“V200W”室内排球比赛用的排球,其直径长度约为( )
A.2.1mm B.2.1cm C.2.1dm D.2.1m
6.发育正常的小吕身高约1.7m,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 )
A.量程0~2m,分度值1cm
B.量程0~10m,分度值1dm
C.量程0~1m,分度值1cm
D.量程0~15cm,分度值1mm
7.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75 ; (2)一本物理书长2.67 ;
(3)一元硬币的直径为25.0 ; (4)老师脚掌的长度0.25 ;
知识点3:时间的测量
小试牛刀:1h= s;150min= h;3.5h= min;
1.5min= s;30s= min。
练习:用停表测量乒乓球第一次落地到第二次落地的时间。
小试牛刀:
1.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 s。
2.用停表测量,自己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 s,1min内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是 次。
3.下列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 )
A.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0s
B.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5s
C.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s
D.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1s
E.正常呼吸一次时间是20s
4.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如图所示,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十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约不少于多长时间( )
A.50min B.5min C.1min D.1s
5.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计算该次列车从“武昌”到“广州东”的行驶时间为( )
A.2小时21分 B.10小时20分
C.13小时15分 D.无法判断
知识点4:误差
小试牛刀:
用一把学生用的三角尺测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到如下五组数据:
①2.72 cm; ②2.71 cm; ③2.62 cm; ④2.73 cm; ⑤2.72 cm;
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一个 (选填序号)。
该物体高度应记为 。
拓展: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小试牛刀:
1.测量水瓶高度、硬币直径和周长、细铜丝的直径和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
2.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小吕想测量第五套人民币1元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B.
C. D.
3.要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在下列方法中,能减小误差的最好方法是( )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即可求出一枚硬币的厚度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导学二·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1:机械运动
小试牛刀:
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B.
猎豹正在飞奔 蜗牛正在缓慢爬行
C. D.
人从小到大的身高变化 地壳运动使珠峰高度发生变化
知识点2:参照物
小试牛刀:
(1)坐在行驶的车中,看树木、房屋向后运动,参照物是 。车中的座椅不动,参照物是 。
(2)“月亮在云中穿行”所选的参照物是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前半句描述的场景所取的参照物是 ,后半句所取的参照物是 。
(3)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 的,路旁的树木是 的,如果以地面作参照物,甲是 的。
小试牛刀:
1.关于机械运动,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绝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2.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地球绕着太阳转动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跳伞运动员看着大地向自己飞来 D.坐在车上的小吕同学看着树木向后移动
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它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篇章;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列哪一物体为参照物,着陆器是静止的( )
A.巡视器 B.月球 C.地球 D.太阳
4.我国曾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48艘舰艇和“辽宁号”航母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航行,保持一定的队形,整齐地通过南海海域,如果说航母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旁边的护卫舰 B.海面
C.天空中的云朵 D.海岸
5.“无舵雪橇”是一个较为惊险的冬奥会比赛项目,如图是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的比赛画面,虽然运动员始终处在电视屏幕中,但总能感觉他在飞速前进,这是因为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电视屏幕 B.比赛场上的冰道
C.雪橇 D.我们自己
6.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
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
C.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
7.如图所示为小吕先后连续记录下的两张街景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小轿车和自行车都在运动
8.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相对于地面,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导学三·运动的快慢
知识点1:速度
小试牛刀:
1m/s= km/h;5m/s= km/h;72km/h= m/s;
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小试牛刀:
(1)小吕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0.25h,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米?
(2)在高速公路上开往广州,前方交通标记牌上的“16km”表示此距离广州还有16000m,另一个交通标记牌上标有限速80km/h,看到交通标记牌开始,到达广州所用最短时间大约为多少秒?
小试牛刀:
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2.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3.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8:9 B.2:1 C.1:2 D.9:8
4.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需用时4s,平均速度为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5m/s B.24m/s C.10m/s D.50m/s
拓展:分析物体运动的图像
小试牛刀:
1.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填大写字母)
A B
C D
2.如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甲、乙都以2m/s匀速直线运动
C.乙静止不动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3.甲、乙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往同一方向竖直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做速度为3m/s的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速度为1m/s的匀速直线运动
C.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D.第4s时两者相距16m
导学四·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数据记录表:
路程s1/cm 时间t1/s 速度v1/ m/s 路程s2/cm 时间t2/s 速度v2/ m/s
1
2
3
小试牛刀:
1.如下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所用的时间,即可测量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需要用到的仪器还有 和 。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3)测量小车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计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BC的平均速度,小吕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5)图中AC段的路程SAC= cm,如果测得时间tAC=2.5s,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对“各个平均速度”数据分析,得出:该小车在斜面上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 。
(6)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坡度调整得比较小的目的是:

(7)小吕对实验进行改进,记录时间过程中,把金属片分别放置在B点、C点,小吕这样做的目的是:

2.超声波可以测距,超声波测量仪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接收器受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0.2s,请你计算超声波测量仪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约为多少?
(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