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 名称 《Auto CAD》 教学内容 绘制阵列图形 适用专业 数控专业教学 对象 中职一年级学生 课 型 理实一体化 课 时 2学时一、教材分析授课 教材 本课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启光主编的《计算机绘图(机械图样)—AutoCAD2008》,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学 内容 说明 《绘制阵列图形》是《计算机绘图—AutoCAD2008》第五单元第五节中的内容,阵列绘图命令在CAD绘图过程中是编辑命令中一个比较常用的重要命令,它可以一次复制多个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图形,提高绘图效率,是CAD绘图的常用命令。二、学情分析基本 情况 班级概况 学生是本校数控专业一年级数控1班的学生。学生 特点 优点 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喜欢电脑操作。不足 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弱,对单纯理论学习缺乏耐性。前期知识与技能掌握 已修课程 已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技能 学生在本课学习前已对Auto CAD软件有一定的认识,已学习基础绘图命令,能绘制简单二维图形。三、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了解阵列命令的概念、分类和激活方式。能力 目标 1.掌握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的参数设置; 2.能灵活运用阵列命令绘制均布图形。情感 目标 1.通过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阵列命令的操作和实际运用技巧。教学难点 设置矩形阵列、环形阵列中各个参数值。五、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设计 思路 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多媒体实训机房为阵地,运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学台限时答题、观看微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和给定实时任务,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理论和实践活动交替进行,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法 任务驱动法学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六、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实训机房) 2.教学资源 教材、参考一些有用的教辅资料、学习通教学平台、微课视频、红蜘蛛教学软件、CAD绘图软件、教学资源库等。 3.教学设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学生台式电脑50台、满足六个小组同时实训的要求。七、信息化教学手段1.学习通教学平台:贯穿课堂、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微课视频:讲解本课难点,直观示范操作演示,让学生边看边学边做,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突破教学难点。 3.教学软件(红蜘蛛教学工具软件):线上完成互动,方便、快捷。 4.操作实录:直观示范操作演示,提高课堂有效性八、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前置任务 自主探究学习CAD阵列命令。 利用学台布置前置任务:让学生预习CAD阵列命令的内容——观看教学视频并查阅教材,完成预习题。 登陆学台,观看教学视频并查阅教材,预习CAD阵列命令,完成预习题并提交到学台。 通过前置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自学能力。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 让学生按学习能力分组学习。 全班分成6小组,4人一组。 让学生按学习能力分组,以强带弱。2.电子考勤。 让学生登录学台签到。 登陆学习通教学平台签到。 利用学生的手机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5分钟) 师生绘图大比拼: 老师用阵列命令、学生用以前所学的命令各自操作CAD软件,绘制一个边长为100的正16边形: 教师通过学台的“选人”活动选出一名学生与教师进行绘图大比拼,布置学生运用学过的命令完成图形的绘制,教师用阵列命令绘制图形。 参赛学生动手绘制该图形,其余学生观看教师和参赛学生比赛,对比学生绘图方法和教师绘图方法的区别。 师生比赛,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绘图和教师绘图方法不同,教师使用阵列命令1分钟就能完成工作任务,学生使用以前所学命令3分钟还没完成一半的任务,在作图效率形成鲜明对比,有效地激起学生强烈想学习阵列命令的兴趣。学习新知(15分钟) 1.阵列的概念:展示绝活——剪纸,导入阵列命令的学习,让学生形象地理解阵列的概念——快速复制具有一定规律分布的图形。 教师展示剪纸绝活,通过矩形和环形的剪纸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阵列的概念。 学生观看老师展示剪纸绝活,结合剪纸作品理解阵列的概念。 把剪纸艺术与教学相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情景导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难度。2.阵列命令的分类——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 环形剪纸: 矩形剪纸: 教师在学台以选择题的形式检验学生预习的情况,直观理解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 学生以答题的形式检验自己对阵列命令的掌握情况。 学生通过作答的形式直观理解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的特征3.阵列命令的三种激活方式:⑴在主菜单中选择阵列命令;⑵在快捷工具栏单击阵列命令图标;⑶在命令提示行输入“ar”。 让学生用自己的计算机操作实践,学习阵列的三种激活方式。 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学习阵列的三种激活方式。 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操作,掌握阵列的三种激活方式。4.阵列命令的参数设置方法。 利用学台推送“阵列命令参数设置方法”微课视频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阵列命令参数方法设置。 学生观看“阵列命令参数设置方法”微课视频,小组讨论学习。 运用微课视频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做中教”。提出任务(5分钟) 为某机械厂绘制一批钣金件图样,通过网络查询产品图样的背景,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图纸见附表一) 教师提出任务,简单介绍本任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抽签。 学生分小组抽签选取图样,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实施(30分钟) 1.分小组讨论确定绘图步骤。 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对任务进行小组讨论,确定绘图步骤。 明确绘图内容及步骤,分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2.观看操作实录视频,边学边做。 发放操作实录视频二维码给学生。 学生运用CAD软件画图,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观看操作实录视频,在“做中学,做中教”。 运用操作实录视频,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操作技巧,学会使用阵列命令。3.教师现场答疑。 现场巡视指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绘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绘图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学生在实施任务的绘图过程中发现问题,由教师当场解答,让学生印象深刻,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指导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细心、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果展示(10分钟) 成果展示: 各小组由代表作品的作者展示自己的绘图成果。 教师观看学生展示作品,聆听学生讲解作品。 教师检查学生绘图是否正确规范,是否掌握阵列命令。 1.小组长选出本组最好的作品提交,并由作者讲解绘图过程。 2.其他同学聆听讲解。 通过成果展示,检查各组学生实施过程具体操作情况。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评价总结(10分钟) 1.学生自评、小 组互评。 引导学生在学台填写评价表。 同学之间对比自己的情况展开讨论,填写自评互评表。 利用学台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教与学。2.教师总结评价。 公布学生课堂加分统计情况,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指出学生在绘图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纠正,评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奖励最优秀的小组成员一幅剪纸作品。 认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改正不足。 通过归纳总结,总结经验,改正不足,完善学习成果;通过课后作品的奖励,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永争第一的思想。3.企业点评。 教师邀请校企合作专家进行在线点评。 学生利用红蜘蛛教学软件提交作业到教师电脑。 引入第三方评价,深化校企合作,体现教学任务与企业生产接轨。任务拓展(5分钟) 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读下图的形状和标注,讲一讲标注的方法,讲一讲同一形状的多个图形如何表达?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将上课课件发到学台,供学生复习与巩固知识。 课后利用学台加强与学生的学习交流与答疑。 接受作业。 2. 课后完成作业,并截图上传学台交流学习心得。 通过让同学们运用阵列命令绘制机械图形,拓展学习的知识面,加强了学生课外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九、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既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巧妙地将抽象的阵列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懂得“阵列”命令就是一个复制多个,它可以快速复制具有一定规律分布的图形,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个本课的创新之处。 2.本课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以任务为引领,以多媒体计算机实训机房为阵地,以“做中学,做中教”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做”为主体活动完成“教”与“学”,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任务全部完成的有22人,完成率达到90%以上,有15人评价达到了优秀,优秀率达到63%。 3.本课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评和企业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突出过程评价和激励评价,较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教与学。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组织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课前发布前置任务,课中进行签到、课上限时答题、查看微课、开展评价等课堂互动,课后交流学习心得,巩固学习成果;运用红蜘蛛教学软件收交学生作业;利用微课视频直观示范演示突破教学难点。这些手段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附表一:《绘制阵列图形》任务图纸 图1 图2 (图3) (图4)附表二:《绘制阵列图形》前置任务 一、讨论:通过前面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我们用CAD软件绘制一个已知尺寸的圆,那么我们可以调用圆的命令,然后输入半径或是直径就可以画出来。请同学们看看下面两幅图,想想能不能根据前面的知识画出来? 图1 图2 二、阅读教材并观看教学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图1共有( )个圆,圆的尺寸是( ) A.24;6 B.25;Φ6 C.25;6 D.24;Φ6 2.图1中圆排列的方式是( ) A.横竖排列 B.矩形排列 C.环形排列 D.梯形排列 3.图2中小圆的半径是( ) A.10 B.R10 C.R5 D.5 4.图2中小圆的排列方式是( ) A.横竖排列 B.矩形排列 C.环形排列 D.梯形排列附表三:序号 评价内容 配分 得分 备注1 是否正确设置图幅,是否按要求设置图形界限; 52 是否绘制图框; 53 是否绘制标题栏; 54 是否正确设置单位; 55 是否正确设置图层; 56 是否正确使用图线(如中心线画成细实线等); 57 是否漏画一条线或者多画一条线(包括中心线、轮廓线,圆或圆弧); 108 绘图步骤是否正确; 109 图线作图(尺寸方面)是否有误差; 1010 实操过程是否认真投入,积极讨论; 1011 是否完成任务; 1012 是否按时提交作业 1013 是否爱护实训设备,无破坏现象; 1014 课堂加分项学生自评分数(30%) 评语小组互评分数(30%) 评语教师评价分数(20%) 评语企业第三方评价分数 (20%) 评语组别 监督员签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