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类文阅读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类文阅读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阅读专项】第一单元 课内阅读+类文阅读
第1课《白鹭》
【课内阅读】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一句用一个成语代替,并说说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黄昏低飞的白鹭是乡居生活的恩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用“有韵的诗”而不用“铿锵的歌”来比喻白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本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
春天的黄鹂(节选)
刘学刚
黄鹂,单是汉字,就已构成视觉上的灿烂了;单是音节,就已充满听觉上的(宛 婉)转了。“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古远的诗句就在枝条上翠绿着。面对此情此景,谁不耳聪目明?
仿佛凤凰栖于碧梧,仙鹤止于高松,( )春天里的翠柳,( )能展现黄鹂的全部美丽。鸟是树金黄的心跳,树是鸟翠绿的羽毛。黄鹂鸣于翠柳,是鸟在其中生命得以辉煌、人在其中心情得以超然的一种极(致 至)。黄鹂就这么一叫,天就澄明了,地就碧绿了,人就轻松了。
那是春天里一(副 幅)最美丽的画面:黄鹂早早醒来了,柳树早早就站在等待里,谁都不想辜负这明媚的春光。尽管这个春天来得太晚太晚,这是盛唐的秩序被打乱后第一个色彩(清 青)丽的春天。让花草落泪去。让马蹄纷乱去。蜀中的天堑之险,应该把喧嚣挡在外面的。浣花溪畔,有花便是韵脚,有水定在吟咏。
那一刻,诗圣走在黄鹂的歌里,黄鹂歌在诗圣的诗里。“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其中的一个,便是诗圣自己了。看着一行深受鼓舞的白鹭,诗圣把耳朵望成了八方。黄鹂唱着,诗圣吟着,两个黄鹂奏出千年不去的绝响。
(选自《牛城晚报》2009.03.13)
1.用“√”画出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
2.“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诗圣( )的《绝句》,请将这句诗补全( )。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落花生》
【课内阅读】
重点段落品析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这个文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落华生。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 立刻( ) 爱慕( )
3、花生最可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把花生和( )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
我爱花生花(节选)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我想伸手采一朵玩玩。
“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 )一颗 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
“妈妈还骗你 孩子,桃花、梨花即便结( )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讶,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朵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 )入土里
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次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勤勤恳恳、踏( )踏实实地为人类奉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在“( )”里给加点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空花:
不慕名利:
3.读了文章后,请你列举花生花的两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
这句话与课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 请用横线画出来。
文章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 ),表面上赞美的是( )的花生花,实际上是在赞美( )、( )、( ) 、( )的普通劳动者 。
第3课《桂花雨》
【课内阅读】
重点段落品析
(瑶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佳 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字。
2.选文讲的是_________,一个_____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
3.选文哪句话点明了课题?用横线画出来。
【类文阅读】
故乡的芦苇(节选)
樊发稼
多年来令我魂牵梦萦,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
是的,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àn)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选自《故乡的芦苇》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词语。
(1)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
(2)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思念情切。( )
2.“小心翼翼”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这个词语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与故乡的芦苇有关的哪些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珍珠鸟》
【课内阅读】
重点句段品析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腻——( ) 友好——( )
2.用横线画出小家伙睡着后的样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家伙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足见小家伙对作者的信赖。
B小家伙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说明小家伙太困了。
【类文阅读】
海豚莎莉(节选)
莎莉跟弗兰克的两个女儿就越来越亲密了。当姐妹俩在河里学游泳时,它在她们身旁转着,每当她们向下沉或是游不动时,它便用嘴顶着她们,将她们向岸边推。弗兰克夫妇坐在岸上看着,一点也用不着担心。
没几天工夫,姐妹俩便学会了游泳。这时莎莉便和她们玩起了新花样。它陪姐妹俩在河中玩耍,常常轮流让姐妹俩骑在它的背上,它破浪前进,让姐妹俩享受( )海洋动物园里海豚训练员表演时,( )能享受到的那份快乐。
弗兰克家有只可爱的小海豚,这消息不胫而走。一支法国海洋考察队特地开来了一队人马,为莎莉拍电影。只有两三天时间,莎莉就跟潜水队员和水下摄影师混熟了。每天清晨,它准时和大家相会。( )摄影师来迟了点儿,它( )将头探出水面,尖叫几声,似乎责备它们不该不遵守时间。
到了水中,它把考察队员们都当着是自己的同伴,跟它们抢橡皮艇玩,有时用嘴顶着橡皮艇,向前飞快地游去。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一番好心,往往使潜水员和水下摄影师和照明师无法工作。每当潜水员们下潜时,它就奋不顾身地游过去,把潜水员们拖出水面,有时用牙咬衣裳,有时用头顶屁股,非让潜水员爬上岸不可。
原来,这可爱的小精灵是担心潜水员们在水下淹死啊。
(选自《最经典的人与动物故事》台海出版社)
1.解释词语。
哭笑不得:
奋不顾身: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它将头探出水面,尖叫几声,似乎责备他们不该不遵守时间”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_______,“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描写海豚莎莉与人类愉快相处的任意两个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有人认为文中的海豚莎莉不应与人类走得这么近,应与人类保持一定的距离,动物与人类是不可能和平相处的,你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课《白鹭》
【课内阅读】
1.从外在形态上,更主要的是从神态上表现白鹭的特点
2.淡妆浓抹总相宜
3.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
4.有韵的诗,虽是在说白鹭柔婉清丽、秀美含蓄,其实也是在表现作者自己,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
5.“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表现作者自己有白鹭那种精神品质,有一身抱负,而被世人所遗忘。
【类文阅读】
春天的黄鹂(节选)
1.婉 致 幅 清
2.杜甫 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只有……才…… 示例:朋友之间,只有相互体谅,才能搞好团结。
4.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黄鹂的鸣叫抑扬动听。
第2课《落花生》
【课内阅读】
重点段落品析
1、这个文段选自《落花生》,作者是落华生。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珍贵) 立刻(立即) 爱慕(喜爱)
3、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4、文章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
【类文阅读】
我爱花生花(节选)
1.在“( )”里给加点字注音。
zhǎng jiē zuān tā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空花:文中指开过之后不能结果的花。
不慕名利:文中指不羡慕名和利
3.读了文章后,请你列举花生花的两个特点。
(1)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
(2) 地上开花,地下结果。
4.文线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 请从课文中摘抄下来。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5.文章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表面上赞美的是谦虚的花生花,实际上是在赞美 朴实无华、不慕名利 、 勤勤恳恳 、踏踏实实的普通劳动者 。
第3课《桂花雨》
【课内阅读】
重点段落品析
1.瑶 佳
2.摇桂花 乐
3.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类文阅读】
故乡的芦苇(节选)
1.(1)朴实无华(2)魂牵梦萦
2.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孩子们对芦叶船的喜爱与珍视
3.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àn)青色的脑袋。
4.摘芦叶做哨子吹;
用芦叶折小船玩;
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
5.示例:我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芦苇的喜爱,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第4课《珍珠鸟》
【课内阅读】
重点句段品析
1.粗糙 敌视
2.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3.A
【类文阅读】
海豚莎莉(节选)
1.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2.只有 才 只要 就
3.海豚莎莉
潜水人员及摄影师
海豚莎莉与人们的友好相处
4.示例:当姐妹俩在河里学游泳时,它在她们身旁转着,每当她们向下沉或是游不动时,它便用嘴顶着她们,将她们向岸边推。每当潜水员们下潜时,它就奋不顾身地游过去,把潜水员们拖出水面,有时用牙咬衣裳,有时用头顶屁股,非让潜水员爬上岸不可。
5.示例:我觉得这句话不正确。人类和动物都是大自然的生物,是可以和平相处的,海豚莎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与动物和平友好地相处,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