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功和功率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功和功率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8张PPT)

资源简介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8.1 功和功率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列车在机车的牵引力作用下动能增加了
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下弹性势能增加了
能与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电能
风能
太阳能
原子能
化学能
光能
电能
风能
太阳能
原子能
化学能
光能
可以相互转化
功是能转化的量度
功的概念起源于早期工业发展的需要
Coriolis·Gustave Gaspard
科里奥利
初中: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功用W表示,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功的概念
W = F?s
?
实例: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置于μ=0.2的水平面上。g=10m/s2,则:
在力与物体速度同方向时,
(1)用水平拉力F=3N拉物体,求在4s时间中F对物体做的功
做功的两个要素是:力和在力方向上的位移
(2)用水平拉力F=10N拉物体,求拉了4m中F对物体做的功
(3)用水平拉力F=10N拉物体,求拉了4m中G、N分别对物体做的功
在考虑做功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做功!
做功的两个要素是:
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当物体不运动或力F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
没有做功
40J
均没有做功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F
F
l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缺一不可)
F
?
F
?
l
拉力做功了吗?
一个物体在与水平面夹角为α、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位移为l,则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
l
功的计算
F
F1
F2
α
把F分解为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
设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的大小是l
方法(一)
因此,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等于F1l,F1=Fcosα,所以: W=Flcosα
则分力F1所做的功等于F1l
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F2所做的功等于0
F
α
F
α
l
l2
l1
将位移沿力的方向和垂直于力的方向分解,分别为l1和l2。此时力F做的功W=Fl1 。因为l1=lcosα,所以,W=Flcosα
方法(二)
功的一般计算公式
功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1J=1N×1m=1N?m
两质量相等的物体A、B分别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和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同样的拉力F作用下,产生相同的位移S,则拉力:
A、对A做的功多 B、对B做功多
C、一样多 D、以上都有可能
粗糙 光滑
A B
F F
θ θ
C
1.公式只能用于求恒力的功
2.α角是“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
3.功与物体受力后通过这段位移做什么运动无关
4. 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参照系,位移不同,为避免结果的不确定性,在计算功时,位移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系的。
辨认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450
F
L

答案:450
450
F
L

答案:1350
450
F
L

答案:450
450
F
L

答案: 1350
方法:将力、位移矢量的箭尾移到同一个作用点上。
(1)当α=π/2时,cosα=0,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l的方向垂直,力F不做功
FN
G
v
α
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重力G和支持力FN都跟位移方向垂直,这两个力不做功
(2)当α<π/2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力F对物体产生位移有一定的贡献。(促进运动,动力做功)
s
α
F
v
(3)当π/2 <α≤ π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F对物体产生位移起着阻碍作用。(阻碍运动,阻力做功)
s
α
F
α
正功和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取绝对值)
时,cosα>0
W>0 力对物体做正功
时,cosα<0
W<0力对物体做负功
时,cosα=0,
W =0 力对物体不做功
关于功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的力一定比小的力做的功多
B、+5J的功比-5J的功多
C、+10J功比+5J的功多
D、力F做功-5J表示物体克服力F做功5J
CD
功的正负不表示功的大小(表示动力还是阻力)比较大小要看绝对值
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
1、功是标量
故合力的功(即总功)就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W总=F合 Lcos α
2、力是矢量
故可以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各个力都是恒力,且作用时间相同
一辆质量m=2kg的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1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2m。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2=4.2N。求外力对小车所做的总功。
F1
37°
F2
l
解:小车所受到的合力为:
F合 = F1x-F2 = F1cos37°–F2
外力对小车所做的总功为:
W = F合lcos0°=(F1cos37°-F2)lcos0°
= F1lcos37°–F2s
= 16J +(-8.4J)= 7.6J
v
解:拉力F1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W1=F1l cosα1= F1l cos37°
摩擦力F2对小车所组的功为:
W2=F2l cosα2= F2lcos180°
外力对小车所做的总功W等于W1和W2的代数和:
W=W1+W2= F1lcos37°+F2lcos180°
=16J+(-8.4J)=7.6J
F1
37°
F2
FN
G
F1y
F1x
v
如图所示,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木块,并留在木块当中,在此过程中子弹钻入木块的深度为d,木块的位移为l,木块与子弹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
A.F对木块做功为Fl
B.F对木块做功为F(l+d)
C.F对子弹做功为-Fd
D.F对子弹做功为-F(l+d)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木块,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当斜面与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的过程中,作用在木块上的各个力分别做功多少?合力做功又是多少?
v
) α
L
mg
Ff
FN
α
α
如图,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端,用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对A做功为W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的地面上自由滑动,F对A做功为W2,比较两次做功,应有(  )
A.W1B.W1=W2
C.W1>W2
D.无法比较
A
a
G
N
f
1、静摩擦力做功:
v
摩擦力做功
一个木箱放置在匀加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随自动扶梯一起上升,跟扶梯保持相对静止。木箱所受的重力对木箱做________功,木箱所受的弹力对木箱做_______功。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对木箱做_______功。



小木块置于旋转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功。
f
0
若小木块随转台一起加速转动而没有相对滑动,则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功。

F
A
B
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移动S
A
a
B
f2
f1
F
W1= -f1 S
W2= f 2 S
W1 + W2= 0
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 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③ 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
②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物体m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以初速度v0做减速滑行,则滑动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滑动摩擦力对桌面———功;若物体m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在桌面上滑动,则滑动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滑动摩擦力对桌面————功。


v0
m
F
m
不做
不做
滑动摩擦力做功
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物体用线系在墙上,B 物体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则f1对A————功,f2对B做————功。
F
B
A
f1
f2
不做

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F
A
B
S2
S1
B
A
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物体在力 F作用下在B物体上相对滑动,则f1对A做————功,f2对B做————功。
ΔS
S1
W1= - f S1
W2= f S2
W1 + W2= f (S2 - S1 )= -f Δ S
v
f1
f2
A
B
S2
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作功之和必定为负功
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
(1)一对滑动摩擦力的总功:W总=-fΔS
(ΔS为相对位移或者物体间的相对路程)
(2)摩擦生热 : Q=W总=fΔS
(ΔS为相对位移或者物体间的相对路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
N
N
S
S
A
B
V
V
N
N
S
S
A
B
V
V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但是W=Flcosα,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一正一负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同时做正功或同时做负功。(例如磁铁间或者两车相撞时)
1、作用力做功时,反作用力可能做功,也可能不做功,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反之亦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特点
把滑块放在圆弧轨道上运动,转动一周过程中摩擦力做功?
变力做功——微元法
适用对象: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且始终与运动方向共线
在曲线运动或往复运动中,滑动摩擦力等变力的功是力对路程的积累
用水平拉力拉着物块沿半径为R的水平圆轨道运动一周,已知水平拉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从成夹角α,求此过程中水平力拉力F做的功。
F

α
答案:WF = F2πRcosα
F-x 图像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该力的做功
变力做功——图象法
变力做功——平均力法
跳跳杆将人弹起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在不断变化,如何求解此过程中弹簧对人做的功?
弹起过程中,弹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可用弹力平均值乘以位移计算功:
注意:只有当 F 和 x 成线性关系时,力的平均值才是算术平均值
F-x 图像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该力的做功
拓展
变力做功——图象法
O
F
l
O
F
l
O
F
l
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方向不变,大小相对位移成线性变化的变力。(大小非线性变化也可以表示,只是中学阶段可能不能求出具体数值)
O
l
F
f
F
O
l
F
若某变力的功和某恒力的功相等,则可用该恒力的功作为变力的功
变力做功——等效法
恒力F通过滑轮将物体从A拉到B的过程中,绳子拉力是变力
由于轻绳并不会存储能量,恒力F 做功应该等于绳子对物体做的功:
A
B
h
F
α
β
绳子绕过滑轮做功
着眼于受力物体,它受到水平向右两条绳的拉力,合力为2F,因而W=2Fs
着眼于绳子的Q端,即力F的作用点,则可知物体向右滑动s位移过程中,Q点的位移为2s,因而力F拉绳所做的功W=F·2s=2Fs
如图 ,A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其右有一个动滑轮, 跨过动滑轮的细绳的P端固定在墙壁上,于细绳的另一端Q用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向右滑动s的过程中, 力F对物体做多少功? (上、下两段绳均保持水平)
A
Q
F
P
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绳的一端固定,在绳的另一端经动滑轮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大小为F的力拉物块,如图,将物块由A点拉至B点,前进S,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有多大?
F
α
A
B
s
F
α
A
B
s
S合
s
s
S合
F
α
A
S合=2S cosα/2
W=F S合cosα/2 =FS(1+cosα)
W=FS+FS cosα =FS(1+cosα)
一台起重机甲在 1min 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到预定的高度。另一台起重机乙在 30s 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到相同的高度
F
M
1min
F
M
30s
哪一个做功快呢?
做功相同,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一台起重机甲在 30s 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高了10m,另一台起重机乙在 30s 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m。
F
M
10m
F
M
5m
哪一个做功快呢?
时间相同,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
物理上是利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来度量做功的快慢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功率。
2、公式:
1 W=1 J/s
3、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做功的快慢。
4、单位:瓦特(国际单位制),简称瓦,符号是 W
5、功率是标量
长时间运动时人的功率为数10W,优秀运动员可达1kW
长时间运动马的功率为数百瓦
鲸游动时功率可达350kW
小汽车的功率为数十千瓦至两百千瓦
高速列车的功率可达数万kW
万吨豪华游轮的功率可达1万kW以上
一个质量是1.0kg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g取10m/s2)
①第1s内下落的位移是多少?
②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
③第2s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多少?
④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
⑤前1s和后1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
⑥这2s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h1=5m
w1=50J
h2=15m
w2=150J
P1=50W P2=150W
P3=100W
即使是同一个力做功,做功的功率也可能变化,在一段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这段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描述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
瞬时功率:表示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
P=
t
W
当 t 很短很短时,此式表示瞬时功率
当 t 表示一段时间时,此式表示平均功率
W=Fl
P=Fv
P=
t
Fl
v=
t
l
P =
t
W
若力与位移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若力与位移的方向成某一角度 α 时 :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W=Fscosα
P=
t
W
P=Fvcosα
P=
t
Fscosα
v
F
α
v1
v2
F
α
v
F2
F1
P=vFcosα
P=Fvcosα
v=
t
S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额定功率:机器在额定转速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机器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
机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机器只能在短暂时间内实际功率略大于额定功率。
日常生活中,某物体做功的功率,实际上是指某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例如:汽车的功率是汽车牵引力的功率
起重机吊起货物的功率是钢绳拉力的功率
物体A、B质量相同,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都通过了相同的位移s,( )
A.力F对A做功较多,做功的平均功率也较大
B.力F对B做功较多,做功的平均功率也较大
C.力F对A、B做的功和做功的平均功率都相同
D.力F对A、B做功相等,但对A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大
D
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24 N竖直向上的拉力,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5s,求5s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5s内拉力的平均功率及5s末拉力的瞬时功率各是多少?
600 J 120 W 240 W
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下滑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
B.
sinθ
cosθ
sin2θ
C.
D.
B
用轻绳悬挂一小球,将小球拉至如图所示的水平位置,然后放手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在小球摆向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D
P额:额定功率
P实:实际功率
F: 牵引力
v: 瞬时速度
f: 阻力
机车启动问题
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以恒定功率启动
vm
v
t
0
P
t
0
功率恒定不变
质量为m=5×103 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阻力是车重的0.1倍。让车保持额定功率为60 kW,从静止开始行驶,求(g取10 m/s2):
(1)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vmax;
(2)汽车车速v1=2 m/s时的加速度.
答案:12m/s; 5m/s2
列车在恒定功率的机车牵引下,从车站出发沿平直轨道行驶10 min,速度达到108 km/h的最大速度,那么这段时间内列车行驶的距离( )
A.等于18 km B.等于9 km
C.一定小于9 km D.一定大于9 km,小于18 km
D
当P= P额时,功率不再变化
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v
t
0
vm
P
t
0
功率先增大后不变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质量为m=4.0×103 kg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40 kW,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5 m/s2的加速度行驶,所受阻力F阻=2.0×103 N,则汽车匀加速行驶的最长时间为多少?汽车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答案】20 s 20 m/s
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2000 kg,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则( )
A.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4000 N
B.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6000N
C.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
D.汽车的最大速度为30 m/s
BCD
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P,当它匀速沿倾角θ的盘山公路(实为斜面)向山顶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车重的k倍.那么,该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应是 (  )
解析:当F=kmg+mgsinθ时,速度最大为vm,又额定功率P=Fvm,则有vm=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