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1 行星地球看一看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条件 原因 影响外部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自身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 日地距离适中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大气层的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较小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有液态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运动轴心及轨道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 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位置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方向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外,大约为15°/小时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平均角速度为1°/天 在近日点时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速度较慢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平均线速度为 30千米/秒4.地方时的计算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士4分钟/10×两地经度差(1)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号。(2)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5.区时的计算(1)确定时区:若题目中只有某地点经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先判断出该经度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15°,余数小于7.5°则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1。 (2)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采用知西求东加时区差,知东求西减时区差。6.日期的判断地球上作为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人为日期界线和自然日期界线(1)人为日期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指180°经线,180°经线是固定不变的,但钟点不固定。(2)自然日期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经线,该日期界线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但钟点固定。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且等距离对称。春秋分日和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如图:8.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总是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长;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相反。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值;南半球相反。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如下图: 9.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2)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3)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4)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5)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乙)。 (6)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想一想1.昼夜之分、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区别?2.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的区别 3.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及因素分析 练一练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2015年3月15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某记者欲从日本东京(采用135°E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乘飞机(飞行时间2小时)赶往北京全程报道该记者见面会,仅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其乘坐的飞机宜在当地什么时间起飞?( )A.3月15日7点 B.3月15日9点20分 C.3月15日10点 D.3月14日16点30分2.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 )A.美国田纳西河正值流量较小的季节B.澳大利亚东部海域多发热带气旋C.索马里东部渔民捕鱼忙 D.安第斯山脉的高山牧场草木枯黄读下图,图中大圆表示太阳,小圆表示地球,箭头表示公转方向,数字表示二分二至点。回答3-5题。3.3月21日前后,地球处于图中(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4.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B.公转方向自西向东C.公转周期为365天 D.公转速度是均匀的5.当地球运行到③点时( )A.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B.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C.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D.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读下图“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完成6-7题。6.下列地区中a的差值最大的是(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C.密西西比平原 D.内蒙古高原7.太阳常数也有幅度为1%~2%的周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季节的更替 B.昼夜的交替C.气候的变迁 D.太阳活动的强弱变化某学生收集了当地(甲)与姐姐留学所在地(乙)的全年每一天的昼长资料,并绘成图(下图)。读图完成8-9题。 8.已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差20°,则甲、乙两地有可能分别是( )A. 埃及开罗、法国巴黎 B. 南非班德、印度孟买C. 泰国曼谷、中国北京 D. 中国上海、俄罗斯莫斯科9.若同收看到伦敦电视直播节目,甲地区时21时、乙地区时22时,由此可得知甲地( )A. 与乙地经度相差30° B. 比乙地日出时间早C. 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D. 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太阳直射点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它的位移与众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决定太阳直射点回归范围大小的因素是黄赤交角,图乙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XOF B.∠TOF C.∠FON D.∠TON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14题。 12.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13.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14.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C.全年P<1 D.冬至日P>1乐一乐南迦巴瓦峰——云中的天堂南迦巴瓦峰在西藏境内,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侧,和北侧一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加拉白垒峰隔江相对。峰顶终年积雪,在每年4月至10月的雨季里云雾缭绕。地震、山崩、雪崩、泥石流频繁。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但是“直刺天空的长矛”目前被多数人认可。这个名字来源于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诗史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