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堂考试为开卷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本试卷分Ⅰ卷、Ⅱ卷,共10页。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为道德与法治、历史选择题,其中第1—12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3—24题为历史试题,每题2分,共48分;第Ⅱ卷第6页至第10页为道德与法治、历史非选择题,共52分。
4.考生选出第Ⅰ卷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第Ⅱ卷试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作答,超出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8分)
1.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隆重开幕。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
A.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B.将改革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C.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D.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
2.11月16日,2023天府数字经济峰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了15家2023天府数字经济峰会暨四川数实融合创新实践优秀案例。该活动通过评选各领域优秀案例,启发融合化思路和智慧,复制推广经验做法,以点带面促进数实融合向纵深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助力四川现代化建设。这是因为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②创新可以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③提升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和个人持续发展
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强国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在仁寿县某村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代表积极提议,我们可以搞乡村旅游业、修整村里主干道……村委会详细记录着村民的发言,大家共商共议,共同决策。这
①有利于加强基层群众监督 ②有利于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
③有利于村民参与本村的决策与管理 ④有利于村民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12月1日,眉山市在永丰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举办了2023年“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暨集中法制宣传活动。活动中,舞蹈《永丰永丰》、音乐快板《民法护万家》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开展此活动旨在
A.规范权力运行,扩大公民权利 B.让群众认识到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C.完善宪法内容,保障宪法实施 D.增强群众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5.对漫画《问责》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对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只要真心悔改即可免于问责
②对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必须给予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③对有违法行为的领导干部,只要辞职就可不追究其责任 
④厉行法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遵法守法的榜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以大熊猫为原型的“蓉宝”、川剧变脸、蜀绣、太阳神鸟等元素令人惊叹。这些承载着成都元素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历经沧桑,引领世界
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全盘吸收,兼收并蓄
7.某校大学生“拥抱纳咪”支教队自2010年以来,多次前往四川省阿坝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上纳咪村,自费购买教学设备、开设素质拓展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这启示新时代青年学生要
①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当家作主权利 ②把增强中华人民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
③以行动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④积极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在纪念辛亥革命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D.高度自治,保证长期繁荣稳定
9.小军在学习“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内容时,用时间轴表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下面能体现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教育部明确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强调了自“九一八事变”起日本的侵华罪行,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对于我们青少年的意义有
①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弘扬爱国精神
②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③告诉我们历史可以重写,人生可以重来
④告诉我们抗日战争是对中华民族有着特殊意义的一段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俄乌冲突发生后,“始作俑者”的美国集结了32个发达国家(英、法、德等)以及一些被西方操控的国际组织一起全方位制裁俄罗斯。2022年3月18日,中美高层视频对话中,习近平主席的表态字字铿锵、掷地有声。这说明
①大国之间不可能和平共处 ②冲突与战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 中国的发展让我们充满自信,充满底气
④国家之间应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谋求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今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有利于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巩固我国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
③加深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 ④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化日益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说明
A.古代希腊文化对世界影响很深远 B.古希腊是非洲文明的发祥地
C.考古发现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D.不同地区文明不断相互影响
14.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13-15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世俗活动和个人发展受到重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为文艺复兴提供物质基础
B.佛罗伦萨是当时世界工商业和金融中心
C.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D.文艺复兴推动了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
15.哥伦布有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游记》,他经常翻阅,并做了264处边注。这些边注给人的总印象是:哥伦布最关心东方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由此可见,哥伦布远航
A.为西班牙带来了财富 B.推动了天主教的传播
C.是为了证明地圆学说 D.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
16.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里马克思强调的是殖民扩张
A.使欧亚非之间建立起了商业联系
B.有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C.推动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D.促进了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7.“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该材料
A. 意在肯定印第安人的贡献 B. 强调了黑奴贸易的罪恶
C. 揭示了美国人权的虚伪性 D. 反映了联邦制度的弊端
18.对于工业革命为何发轫于英国,保尔·芒图认为起因在于“商业的扩张往往先于并决定工业的进步”,彭慕兰认为“英国偶然的煤炭资源禀赋和众多的殖民地“福利”,是导致其最先开启工业革命的根由”。他们都将主要原因归结为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综合因素 D. 文化因素
19.随着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这种现象出现是在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0.1783年,苏格兰人托马斯·培尔发明滚筒印花机,革新布匹印花技术,提高工效100倍。1792年,美国人E.惠特尼发明轧棉机,实现棉花脱籽工序的机械化,一个人操作轧棉机每天能轧棉1000余磅。这些说明
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 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 工业革命时期技术不断改进
21. 他在其著作中写道:“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他”对历史的最重要贡献是
领导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C.摧毁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推动欧洲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2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日本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封建君主主导的改革 D.国际工人运动的推动
23.一战结束后,美国认为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的完全胜利彻底破坏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均势。英国在战后遏制日本方面与美国日趋一致,并希望在愈演愈烈的海军竞赛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妥协。由此可知,英美推动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意图是
A.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B.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径
C.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定 D.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
24.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表明当时苏联
A. 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 斯大林模式具有很大优越性
C. 人民觉悟高积极参军参战 D. 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25.进入新时代,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请阅读材料,结合示例分析中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6分)
材料 成就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个人所得税减免,养老制度并轨,收入稳定增长,社保待遇逐步提高……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改革措施落地开花。 示例:改革方面:全面深化改革
出台反家庭暴力法、英雄烈士保护法、民法典,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著作权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法相继落地,旧法不断完善。 法治方面:
近年来,国潮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从服饰配饰、电子产品到生活用品等,中国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文化方面:
2020年底,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经济方面:
26.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是属于中华儿女的巨大财富,需要我们共同守护。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古文字“活”起来,
不久前,一名研究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生,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介绍自己的专业引发关注。视频中,她以风趣的独白,向观众科普甲骨文的源头、学习甲骨文的用途。这引发了广泛的公众兴趣,为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打开了广阔空间,也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材料二: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独特底蕴,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传统村落因为各种原因,在寂寂无闻中慢慢消失。
让人欣喜的是,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很多地方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找到了绿色发展之路:有的地方制定了保护的底线性、限制性政策,建立奖励和补贴机制,让村民在改造房屋时,主动延续传统风貌;有些地方坚持保护式发展,既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又不破坏传统村落原有的生态、景观、文化;有的地方尝试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发展绿色产业,改善传统村落环境,也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在这些措施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人们也越来越多的感受到传统村落的实惠。
(1)阅读材料一,请运用《守望精神家园》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古文字“活”起来的原因。(4分)
(2)请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相关知识解读材料二中传统村落是怎样通过绿色发展焕发“新”生机的。(6分)
27.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九年级某班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开展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材料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材料三: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喜迎二十大,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1)井冈山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之一,根据材料一,请再列举两例伟大的建党精神。(2分)
(2)阅读材料二,请你从以上“五个重大原则”中任选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其中的原因。(4分)
(3)做新时代的自信中国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写下我的青春誓言(至少两方面)。阅读材料三将誓言补充完整。(4分)
我的青春誓言青春心向党,与国共成长!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宣誓:第一,……第二,……XXX 年 月 日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美洲发现者”哥伦布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工家庭。自14岁起他就开始航海,曾经远航至冰岛。1477年,他旅居里斯本,沉迷于研究制图学,认为西班牙的末端和印度的东端相距并不太远。之后,哥伦布相继游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其西行,并于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而成行。
材料二 汽车行业的创新巨人——亨利·福特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材料三 站在人类历史新起点的列宁
十月革命后,列宁发现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不少和经典论述不一致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强调一定要以实践为标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1921年列宁反思“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密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由此,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特“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3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能找到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2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材料中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1939年9月 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
1942年1月 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3年11月 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举行开罗会议
1944年6月 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9月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材料
阅读上述20世纪30、40年代的大事年表,提取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6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时,将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策略。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的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强调构建“大西洋共同体”。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材料二
材料三 当前,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地缘政治因素不仅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给多国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冲击。乌克兰危机外溢效应显现,与美国不断煽风点火密切相关。美国及其盟友还施压其他国家选边站队,逼迫更多国家加入对俄制裁的行列,大有借乌克兰危机在全球掀起一场阵营对立“新冷战”的架势。
——摘编自人民网《美国无权让世界为其战略私利埋单》
材料四 当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APEC北京会议到.G20杭州峰会,从发起创立亚投行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展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大格局、大胸怀。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前后有何转变?为什么会发生转变?(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乌克兰危机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2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面对当前风云变幻的时局,中国是怎样展现大国格局的?(2分)
(5)如何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请提出你的建议?(2分)
2023年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12题,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A C B D C A D C D A D B
二、非选择题(3题,共26分)
25.法治方面:全面依法治国
文化方面:坚定文化自信
经济方面:共享发展成果
26.(1)1.甲骨文隶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甲骨文自身的特点,让其有重新“活”起来的“资本”;2.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有许多像材料中那位女生一样的人推动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他们的推动下,甲骨文重新散发文化魅力。
(2)1.通过制定保护底线政策,让传统村落的绿色发展有了制度的保障,让传统村落得以延续;2.当地通过保护式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发展经济又保护好了传统村落,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3.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坚持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的福祉,激发人民保护传统村落的热情,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中来,为传统村落的绿色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1)1.长征精神。2.遵义会议精神。3.红船精神。
(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最大优势。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其它选项言之有理即可)
第一:认真学习党的历史,热爱党、听党的话,跟党走。
第二:树立远大理想,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24.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A D B C A C D B A D B
二、非选择题( 28题10分, 29题6分,30题10分,共26分)
28.(10分)
(1)有远洋航行的经验;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知识和航海技术;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出生在意大利,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西欧社会发展,开拓新市场的意愿迫切。(任答3点得3分)
(2)表现:流水线生产(用于生产的流水线)。(1分)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影响了其他工业领域,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汽车价格下降;推动了汽车的普及化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任答2点得2分)
(3)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总结反思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任答2点得2分)
(4)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拼搏,不惧艰辛;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任答2点得2分)
29.(6分)
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4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2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答案示例:
观点:只有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协作反对侵略战争,才能赢得和平。(2分)
论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片领土沦陷;在其他战场上,法西斯国家疯狂进攻。1942年,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如美苏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美英等国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等,才最终打败法西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只有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协作反对侵略战争,才能赢得和平。(4分)
其他观点:(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是因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
30.(10分)
(1)政策:从远离欧洲纷争到积极介入欧洲事务。(2分)
(2)转变:由观望转为积极参战(1分)
原因:日本偷袭珍珠港触动了美国利益(美国国家利益需要)(1分)
(3)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延缓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严重冲击国计民生;导致世界和平与发展受到挑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任答2点得2分)
(4)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力APEC北京会议和G20杭州峰会;发起创立亚投行;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任答2点得2分)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要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任答2点得2分)
全国以赴,摧毁日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