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复习学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复习学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单元导学地图
1.本单元的地位
(1)本单元本单元主要介绍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及其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这部分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形式逻辑的深化和升华,同时也衔接和补充了"哲学与文化"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
(2)第二单元讲授的思维方法主要是从思维的形式结构角度,研究合乎逻辑的思维在形式结构上应该具有哪些特征,需要遵循哪些逻辑规则。但是,思维不仅有其形式结构,还有其具体内容。正确的思想既要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更要实事求是,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的认识论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是人们形成正确认识和思想所不可或缺的。辩证思维不仅涉及思维的形式结构,还涉及思维的具体内容,所以说,辩证思维是形式逻辑思维的深化和升华。从思维实际来说,把握复杂事物,处理复杂问题,是需要复杂性思维的,而复杂性思维并不是某种单一的思维方式的重复运用,而是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对辩证思维的灵活运用。所以,从这个关系上说,辩证思维是形式逻辑思维的深化和升华。
(3)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要让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就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素养。
(4)这一单元在哲学党性原则方面站位最高,在内容理解方面也最为精深,在"逻辑与思维"课程模块中居于学术思想制高点的地位
程模块中居于学术思想制高点的地位。
2.本单元主要主题: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及其基本方法
3.本单元目标:旨在训练
学生以整体性、动态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思维观念,提升学生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
4.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从辩证思维的含义和特征讲起,介绍了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的分析综合方法,结合质量互变规律,介绍了适度的概念以及掌握适度原则的思维方法,在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辩证否定观的要义,在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一思维具体"的途径的基础上,阐释了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选必三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一、考标和考情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年份 考题类型 考查考点
1.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 2.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2023辽宁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二、学习目标
区分2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
掌握2个特征: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明确1个辩证关系: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了解2个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三、复习过程
8.1辩证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
1.辩证思维的含义
含义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客观基础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运用辩证思维的必要性 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因此,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就要克服形而上学思维,运用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P74 (从自发到自觉) ①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②近代唯心主义性质的辩证思维 ③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④辩证思维学说丰富深化
2.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
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的比较
辩证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
区 别 基本观点 联系、发展、全面 孤立、静止、片面
实质和核心 运用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否认矛盾存在,绝对不相容的思维中把握事物
特征 整体性、动态性 绝对独立性、绝对静止
作用 认识事物不仅需要认识各局部、层次、阶段、个别属性,还需着眼整体及发展趋势;看得全、深、远 阻碍事物发展
联系 都是抽象思维;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都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产物
3.辩证思维的特征
阅读教材P74-76完成以下内容,并在教材上相应位置将以下空格处内容用红色字迹的笔标记出来。
特征
(1)整体性 原因 任何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含义 辩证思维用 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表现 ①不同事物: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 。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 ②同一个(类)事物: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 之间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与部分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③事物内部层次:辩证思维的整体是 的。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特点 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
(2)动态性 必要性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高频)
含义 用 的观点看问题,用 的观点看问题。(高频)
要求 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 和 ,而且要想到事物的 。
作用 (意义)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 、 。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特点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联系 整体性是包含动态性的整体性,动态性是在整体性基础上的变化发展,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分析 综合
区别 含义 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方法 P77相关链接 ①定性分析:有没有、是不是; ②定量分析:“有多少”; ③功能分析:有什么作用; ④因果分析:为什么; ⑤矛盾分析法: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 ①科学研究: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②哲学中的综合,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特点 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其优点是精确;缺陷在于如果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容易流于片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综合的结果只是对认识对象的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
联系 辩证关系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a.对立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思维运动的方向相反,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 B.统一主要表现为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②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③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四、复习反思
1.请尝试画出本框学习的思维导图或概念图
请查找问题、记录或指出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并写下你需要何种帮助
写下你学习本框的收获或心得体会,并于其他同学分享
五、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略)
(二)主观题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筚路蓝缕破茧成蝶】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突然遭遇国外钢材断供。面对桥梁钢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周恩来指示要炼出我们自己的“争气钢”,并将自主研发桥梁钢的任务交给鞍钢。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鞍钢集结全厂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人员根据钢材用途的特殊要求,研究并确定桥梁钢的强度、韧性等各项参数,以及碳、锰等元素不同占比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含量的碳和锰能够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当它们的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会带来钢材塑性、韧性等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技术人员经过不断对比、调整,确定钢材的屈服强度、化学成分及配比。与此同时,他们对生产环节也进行了技术改造,结合一线工人的实践,通过大量实验、反复测试,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的成功。工人们日夜奋战,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了“争气钢”,满足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需要,填补了我国建设大跨度桥梁钢种的空白。
(2)结合材料一,说明技术人员在桥梁钢研发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略)
(二)主观题
【答案】(2)①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又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为综合做准备。
②技术人员研发过程中,研究并确定桥梁钢的各项参数,再经过不断对比、调整,总结经验,解决了技术难题,取得了研发的成功。
三、复习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