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单元导学地图1.本单元的地位(1)本单元本单元主要介绍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及其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这部分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形式逻辑的深化和升华,同时也衔接和补充了"哲学与文化"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2)第二单元讲授的思维方法主要是从思维的形式结构角度,研究合乎逻辑的思维在形式结构上应该具有哪些特征,需要遵循哪些逻辑规则。但是,思维不仅有其形式结构,还有其具体内容。正确的思想既要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更要实事求是,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的认识论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是人们形成正确认识和思想所不可或缺的。辩证思维不仅涉及思维的形式结构,还涉及思维的具体内容,所以说,辩证思维是形式逻辑思维的深化和升华。从思维实际来说,把握复杂事物,处理复杂问题,是需要复杂性思维的,而复杂性思维并不是某种单一的思维方式的重复运用,而是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对辩证思维的灵活运用。所以,从这个关系上说,辩证思维是形式逻辑思维的深化和升华。(3)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要让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就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素养。(4)这一单元在哲学党性原则方面站位最高,在内容理解方面也最为精深,在"逻辑与思维"课程模块中居于学术思想制高点的地位程模块中居于学术思想制高点的地位。2.本单元主要主题: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及其基本方法3.本单元目标:旨在训练学生以整体性、动态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思维观念,提升学生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4.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从辩证思维的含义和特征讲起,介绍了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的分析综合方法,结合质量互变规律,介绍了适度的概念以及掌握适度原则的思维方法,在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辩证否定观的要义,在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一思维具体"的途径的基础上,阐释了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选必三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 课 推动认识的发展一、考标和考情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年份 考题类型 考查考点3.3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2022山东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2022辽宁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二、学习目标三、复习过程10.1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 P85-86肯定方面 否定方面含义 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注意:这里讲的“肯定”与日常生活中的肯定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而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注意:这里讲的“否定”与日常生活中的否定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灭亡。 而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关系 (1)对立 ①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②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2)统一 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这种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要求 根据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依据)。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求)。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二)坚持辩证否定观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1.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2.辩证否定观原理和方法论依据 (原理) (1)辩证否定的特点: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2)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辩证否定)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3)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要求 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①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没有对这一整体、统一体的否定,旧事物就不能灭亡,新事物就不能产生。(发展的环节)②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3.比较: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的动力 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开来,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 辩证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既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联系和发展的中断。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一)简单肯定与简单否定的危害1.感性具体(第一印象)P88-1(1)含义: P88-1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2)局限: P88-2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注意】(1)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2)第一印象主要为感性具体,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不一定具有可靠性2.思维抽象 P88-3(1)含义: P88-3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2)目的与内容(实践需要不同,目的内容也不同): P88-4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3)思维抽象的环节: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①分离:---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 P89-1分离就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②提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P89-1提纯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事物的现象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合理的纯粹化,就难以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③简略化:--- 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④理想化:--- 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理想化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虽然在自然状态中,思维所抽理想化象的那种事物的理想化状态并不存在,但在思维中设想这种状态,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4)思维抽象的局限性①思维抽象是对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的本质和规律或某种共性的反映,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②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总结】思维抽象的特征:思维过程上的抽离性、思维目标的纯粹性、思维表达的简洁性、理想化。(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1.思维具体的含义和特征: P90-1(1)含义: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特征(表现):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2.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1)第一个环节:起点 P90-3 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2)第二个环节:桥梁 P90-4上升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3)第三个环节:终点 P90-5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3.不同思维阶段之间的辩证关系:(1)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感性具体是起点、是对事物外部形象的认识;思维抽象是桥梁、对事物本质规定的认识(还没达到本质和现象统一);思维具体是终点、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理解肯定与否定、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归纳整合】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含义 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的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 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特点 ①认识的起点、初级阶段。②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 ①认识的上升阶段。 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 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是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要求 认识要向前发展,上升到思维抽象 认识要从整体上全面地、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必须上升到思维具体 思维运动到达以思维具体为标志的逻辑终点,完成了一个运动周期。但认识是无限的,在此基础上开启更广更深的思维运动四、复习反思1.请尝试画出本框学习的思维导图或概念图2.请查找问题、记录或指出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并写下你需要何种帮助3.写下你学习本框的收获或心得体会,并于其他同学分享五、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