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简介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立的背景、具体方针。
时空观念:认识当代中国的外交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认识20世纪50年代外交走向成熟及主要成就。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认识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外交理念的发展。
家国情怀:体会当代中国外交对中国及全人类发展的贡献与价值。
新授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点梳理
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特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___________。
(3)内容: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_______”“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三条方针。
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______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______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______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
A.中国首先与____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_____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B.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_________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C.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_______”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D.到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____级外交关系。
②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A.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__________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B.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____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③20世纪70年代
A.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___级。
B.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_____的一切合法权利。
C.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_____,中日正式建交。
2、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背景
①中共_______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②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________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成就
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_____。
③世纪之交,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___问题。
④1997年12月,中国与____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⑤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___________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
⑥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______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
⑦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_______”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⑧中国还积极参与以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_____外交思想。
(2)成就
①中国拓宽与___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②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______、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③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____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④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______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_______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⑤中国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_____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
⑥中国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___方案:
A.在___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B.中国积极促进______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C.中国倡议和推动的“______”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D.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___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______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3)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二)重点知识详解
阶段 外交政策 背景
联苏反美(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20世纪 50年代) “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苏反美(20世纪60 年代) “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 (1)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 (2)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
联美遏苏(20世纪70年代) "一条线,一大片”的 外交战略 (1)美苏冷战,苏攻美守,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积极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以遏制苏联 (2)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新时期外交) “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 (1)美苏冷战互有攻守,美苏冷战结束 (2)西欧、日本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发展迅速
小结
四、课堂达标训练
1.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各版护照上的文字经历了不断的变迁,如表中护照文字的变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 )
1949年单页版、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80年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A.多边外交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B.中国外交方针随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C.中国外交注重观念更新
D.以发展与大国的外交关系为重心
2.下图为1950—2013 年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情况。对以下不同时期分析合理的是( )
A.a阶段: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推动建交国家数量不断增长
B.b 阶段: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c阶段:改革开放揭开七十年代建交新高潮的序幕
D.d阶段:国际格局变动提高了我国的建交国家数量
3.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理念指引,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说明中国( )
A.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 B.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C.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多边外交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