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 冬季防范自然灾害主题班会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会 冬季防范自然灾害主题班会 素材

资源简介

冬季防范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形成应对冬季常见安全事故的正确心态,学会在冬季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冷静、机智地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危害。
2.让学生掌握预防滑冰溺水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在冬季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方式。
2.教学难点:学会冷静、机智地处理冬季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带来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
(一)讲解导入:通过在北方发生的雪灾事件引入主题,让学生对防范自然灾害有直观的认识。
(二)知识传授:
(1)冬季自然灾害种类:
低温连阴雨
指连续多日阴雨并伴随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
低温冷害
多是在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因气温低于作物生理下限温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受损,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
则是指当地面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时,对农作物等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
寒潮
是指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加强南下,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这种来势凶猛的冷空气活动使降温幅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为寒潮。
(2)冬季防寒保暖小知识
.注意衣着保暖。穿好棉衣,戴好帽子,系好围巾。切勿穿着单薄的衣服御寒,容易感冒。
.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和暴露时间,如尽量减少面部和手暴露在外。外出时可以戴口罩、手套、耳套等。
.注意防止皮肤干燥。可以使用润肤乳、保湿霜等护肤品,防止皮肤破裂和瘙痒。
(3)预防滑冰溺水小知识
. 不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到冰面上行走或滑冰。
.在冰面上行走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避免在冰面上奔跑或做其他激烈的动作。如果需要在冰面上行走或工作,可以使用冰爪等装备来增加摩擦力,防止滑倒。
(4)冬季交通安全小知识
.行人应走在人行道或路边,不要走机动车道或闯红灯。
.注意车辆的安全距离,不要跟车太近,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在过马路或过桥时,要注意观察交通标志和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
(5)灾害损失
2023年,全国共遭受31次冷空气过程影响,其中寒潮过程8次。11月5—7日、21—24日冷空气强度达寒潮,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出现强降雪。12月13—16日冷空气强度达强寒潮,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共有18个站日最低气温跌破建站以来12月历史极值,中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受灾。此外,1月17日西藏林芝派墨公路发生雪崩,造成28人死亡,为我国近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雪崩灾害。2023年,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322.5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3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9.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9.2亿元。
(三)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冬季常见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应对能力。
(四)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冬季常见的安全事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1)预防措施
1.正确使用劳保护品。
2.注意观察皮肤,常活动。
3.做好人体直接接触空气部位的保暖;裸手不要接触金属物体。
4.加强关节保暖防护。
5.临时休息处保温措施达标。
6.多喝热饮。
7.尽快除去湿衣服。
8.用温水清洁伤口。
9.确保伤处完全干燥。
(2)急救措施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3)防火篇
1.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易燃易爆区域禁止烟火教育,要加强动火管理和动火工作许可制度,建立各级防火责任制制度。
2.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应健全完善,并做到齐全好用。在入冬前要全面检查,排除消防栓井内及地面消防管线内积水,严防冻裂,员工要对消防器材做到“三懂三能三会”。要加强易燃易爆区域的安全防火监控管理。
3.居家生活要加强生产生活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和管理,做到人走火灭。
4.严防电器火灾发生。加强对各个场所的防火检查,冬季照明线路必须符合标准要求,规范接线、用电,严禁设备及线路超负荷使用。
(4)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挑选在上风方向喷射;操作者应一手把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
(5)防中毒篇
1.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
2.煤炉没有烟囱或烟囱闭塞不通。
3.烟囱正对风口,煤气逆流入室。
4.室内无通风设备。
5.液化灶具漏泄、煤气管道漏泄。
6.使用燃气热水器并与浴室建在同一屋内。
7.长时间停车时开空调。
(6)如何区分煤气中毒程度?
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2.中度中毒患者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3.重度中毒患者将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7)紧急施救如何进行?
1.应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查找煤气漏泄的原因,排除隐患。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做心脏体外按压。
3.立即给氧,有条件应立即转医院高压氧舱室做高压氧治疗。
(8)急救有哪些认识误区?
1.冻一下就会醒?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
2.臭渣子味就是煤气?事实上,煤气是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就不会中煤气,这也是错误的。
3.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煤气中毒?科学证实,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保持透气良好。
4.煤气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煤气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否则容易遗留并发症或后遗症。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一般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9)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1.保持通风是关键。家中生煤炉,一定要保持开窗通风,或者设通风口,空气保持流通,危险就会降低。
2.煤炉各连接处一定要确保密封,防止气体外泄。
3.每半个月用火钩敲打一下烟筒,防止烟筒堵塞。
4.烟筒出口最好加上一段朝上的烟筒,防止倒灌风。
5.密闭房间内吃炭火锅,也有安全隐患,要注意通风。
6.市民家中禁用直排式热水器,洗澡注意通风。
7.汽车怠速运动时,不可长时间开空调,在开空调的密闭空间,有毒气体聚集,也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五)总结回顾: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冬季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