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标要求 考情概览 备考策略年份 试题类型 考查考点 情境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2023北京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纠纷解决案例 1.分析调解和仲裁两种方式的类型,明确调解制度和仲裁制度的特点;能正确区分调解和仲裁,比较两者的优势和功能,在生活中能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2.运用不同类型的诉讼法分析生活中典型诉讼案例,体会诉讼的特点和功能。 感悟依法解决纠纷的意义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2023浙江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诉讼 纠纷解决案例2023湖南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解析三大诉讼 诉讼案例2023全国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人民调解2023江苏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纠纷解决案例2023广东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仲裁案例2023山东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 人民调解9.1 认识调解与仲裁1.纠纷解决的多元途径。调解、仲裁的分类。2.纠纷解决多元途径存在的必要性。3.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4.各种纠纷解决途径的作用。1.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2.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3.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1.调解、仲裁的分类2.各种纠纷解决途径的作用。明白1个道路:发生纠纷,运用合法的途径解决。理解2对区别:四种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明确2种方式: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仲裁。一、以和为贵选调解1.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⑴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无法和解时,人们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⑵不过,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2.调解(1)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注意:调解是通过第三方达成的;和解是当事人双方。⑵类型:我国已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补充:调解分为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诉讼外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它们分别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主持进行;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⑶人民调解①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②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注意: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受司法助理员的具体指导开展调解工作。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③要求: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④效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鉴于实践中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反悔或不履行的情况时有发生,人民调解法确立了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注意: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利益,但是经过司法确认的除外。⑷行政调解含义:行政调解又称为“政府调解”,是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调解,主要适用于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中的纠纷。例如: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损害他人财物等情节较轻的。行政调解:主要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加以规范。⑸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⑹诉讼调解:(诉讼调解不属于打官司或诉讼)也称法院调解、司法调解,是由人民法院进行的调解,主要适合于诉讼过程中的民事纠纷和特定行政争议。【知识拓展】正确区分调解与和解(1)调解是在有关组织、机关或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具有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地位;和解是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属于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不具有民事诉讼原则的法律地位。(2)调解一般适用于民事纠纷;和解一般发生在民事诉讼中。(3)调解所达成的法律文书一经当事人签收或签字后,即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和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与判决、调解书同等的法律效力。1.某村村民屈某甲和屈某乙因土地承包经营权产生纠纷,屈某甲与屈某乙各自纠集部分亲友准备聚众斗殴,被村干部及时制止,并引导双方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该纠纷的解决( )①费用较低,既为当事人节省了费用也缓解了法院的压力②充分说明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最佳方式具备独特优势③当事人最终自愿达成协议,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④把纠纷有效解决在基层组织,起到防止矛盾扩大的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人民调解是不收取费用的,①说法错误。②:各种解决纠纷的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最佳方式”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③④:材料中屈某甲与屈某乙的纠纷通过调解解决,双方最终自愿达成协议,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把纠纷有效解决在基层组织,起到防止矛盾扩大的作用,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2023年4月,在一名被告家中,6名被告对原告进行殴打(本案所涉原告与被告均为未成年人),造成原告身体受伤,入院治疗。原告的监护人诉至法院。在法院的调解下,原被告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6名被告的监护人当场将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履行完毕,原告也放弃了部分诉讼请求。本案告诉我们( )①面对不法侵害要勇于发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②民事权利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院的判决③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④只有调解才能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6名被告对原告进行殴打(本案所涉原告与被告均为未成年人),造成原告身体受伤,入院治疗。在法院的调解下,原被告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6名被告的监护人当场将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履行完毕,原告也放弃了部分诉讼请求。本案告诉我们,面对不法侵害要勇于发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①③符合题意。②:民事权利的实现,需要法院公正司法,但“取决于法院的判决”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④:本案中,法院考虑到原被告双方均是未成年人,便从未成年人成长保护的角度出发,开展调解工作,只有调解才能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2022年,全国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94万件。全国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切实履行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责,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和调解组织的协调配合,推动调解工作有效开展。人民法院积极推动调解工作有利于( )①主动延伸司法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②推动司法体制改革,调整法院审判流程③提升基层纠纷化解能力,优化基层社会治理④深度融合司法与行政,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人民法院积极推动调解工作有利于主动延伸司法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①正确。②:法院审判流程没有调整,②错误。③:人民法院积极推动调解工作有利于推动社会纠纷多元调解,有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搭建起法治与自治的桥梁,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提升基层纠纷化解能力,优化基层社会治理,③正确。④:没有深度融合司法与行政,仅仅是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和调解组织的协调配合,④错误。故本题选B。二、便捷经济选仲裁1.仲裁(注意:此处所讲的仲裁不包括劳务仲裁。)⑴含义: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2)仲裁的种类:仲裁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公民与政府的纠纷也不适用仲裁、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3)仲裁的特点①)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当事人在仲裁和诉讼之间只能选择其一;仲裁协议签了,只要仲裁庭立案受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改为诉讼了;仲裁庭立案受理之前,除非双方协商同意改变方式,否则只有仲裁。②)协议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当事人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决都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③一裁终局: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④仲裁更加便捷、经济。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4)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是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它不是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的,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并按照不同专业设立仲裁员名册,这些仲裁员一般为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律师、法官、教授等。【知识拓展】1.仲裁协议的形式:书面形式。2.仲裁协议的内容①仲裁的意思表示:须协商一致、真实、自愿。在欺诈、胁迫、误解等情形下作出的仲裁意思表示无效。②明确约定的具有可仲裁性的仲裁事项: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③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根本不存在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④当事人约定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申请仲裁的,仲裁协议无效;但一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规定的期间内提出异议的除外。3.仲裁与劳动仲裁的区别仲裁和劳动仲裁有着本质的不同,且法律依据不同。不同于劳动争议仲裁,民商事仲裁的启动前提是双方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依据《仲裁法》进行。劳动争议仲裁不需要事先达成仲裁协议,并且是提起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而不能适用《仲裁法》。4.仲裁与诉讼的不同(1)管辖不同。仲裁是协议管辖,而法院诉讼是强制管辖。(2)仲裁庭和法院审判庭的组成方式不同。仲裁可由当事人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而法院诉讼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3)审理不同。除特殊情形外,诉讼实行公开审理,而仲裁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4)制度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不存在上诉或再审,也不得向法院起诉。法院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法院判决可以上诉或者申诉。4.A公司在和小林签订劳动合同后的第二个月便以公司运营困难、资金紧张为借口单方面降低了小林的底薪。小林据理力争,但A公司以小林不服从公司管理为由,将小林解聘。对此,小林可以( )①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②在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申请仲裁③通过商事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④要求 A 公司给予自己一定的经济补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A公司在和小林签订劳动合同后的第二个月便以公司运营困难、资金紧张为借口单方面降低了小林的底薪。小林据理力争,但A公司以小林不服从公司管理为由,将小林解聘。小林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要求A公司给予自己一定的经济补偿,①④符合题意。②:小林可以在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②错误。③:当事人申请商事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材料中的争议是劳动争议仲裁,不能通过商事仲裁解决,③不选。故本题选B。5.卫某从商场购买了某品牌电压力锅,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自燃导致爆炸,致使卫某面部受伤。卫某与厂家交涉,要求赔偿。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将此事交由仲裁委员会解决。为此,卫某和厂家要明确( )①仲裁可以由一方当事人提起,其程序比诉讼更为灵活②仲裁审理一般公开进行,要经过开庭审理③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能再次申请仲裁④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仲裁必须双方同意,且签订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①说法错误。②: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②说法错误。③④:我国采取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做出,不能再次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认可,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6.某房地产公司与朱某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朱某从某房地产公司购买预售商品房,其中第十九条约定,双方产生争议提交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后朱某以某房地产公司出售给其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准备申请仲裁。关于“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具有更便捷、经济的特点②双方当事人若不服仲裁结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仲裁比较灵活,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④申请仲裁时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具有更便捷、经济的特点,申请仲裁时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①④说法正确。②:本案属于商事仲裁,我国实行或裁或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若不服仲裁结果,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②说法错误。③: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课本P82探究与分享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小冯欲根据租房合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贾修好水管、支付维修费用并赔偿因水管破裂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邻居王大妈觉得为这点小事就去诉讼耗时费力,便耐心开导说服二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由小贾在三天内请人修好水管并支付维修费用,小冯则不再主张赔偿财产损失。●事例中的哪种纠纷解决方式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事例中的小冯和小贾因租赁房屋里的水管破裂并造成财产损失而发生纠纷。纠纷发生后,二人对立情绪严重,小冯还准备直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但在邻居王大妈的积极介入、说服开导下,双方最终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用调解方式有效化解了矛盾,避免了人力、精力、财力成本的过度消耗与司法资源的浪费。课本P84探究与分享小何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以上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为什么?参考答案:商品房购买者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属于平等主体间的经济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夫妻双方在离婚过程中发生的孩子抚养权归属的纠纷,属于平等主体间的人身权纠纷。根据仲裁法第三条的规定,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纠纷不能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的行政争议,属于不平等主体间的行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1.和解与调解是一回事。(×)【解析】和解与调解并不是一回事。和解是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合意,解决纠纷。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2.产生纠纷时,选择仲裁方式比起诉好。(×)【解析】解决纠纷的手段没有敦优轨劣。除了法律规定不能采用仲裁的情况外,当事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具体分析仲裁和起诉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自身的情况。3.所有的纠纷都能用仲裁方式加以解决。(×)【解析】不是所有的纠纷都能用仲裁方式解决。不能仲裁的纠纷包括:①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关于纠纷解决方式的试题的解法(1)题型特点此类试题往往以具体民事纠纷案例为背景,分析应该如何解决这一纠纷。(2)解题通法第一,辨别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纠纷。纠纷的性质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解决纠纷的方式第二,依据纠纷的性质、情况,对解决方式作出选择第三,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