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解析三大诉讼 学案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解析三大诉讼 学案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课标要求 考情概览 备考策略
年份 试题类型 考查考点 情境
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2023北京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纠纷解决案例 1.分析调解和仲裁两种方式的类型,明确调解制度和仲裁制度的特点;能正确区分调解和仲裁,比较两者的优势和功能,在生活中能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2.运用不同类型的诉讼法分析生活中典型诉讼案例,体会诉讼的特点和功能。 感悟依法解决纠纷的意义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2023浙江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诉讼 纠纷解决案例
2023湖南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解析三大诉讼 诉讼案例
2023全国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人民调解
2023江苏高考真题 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纠纷解决案例
2023广东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与仲裁 解析三大诉讼 仲裁案例
2023山东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 考查认识调解 人民调解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1.诉讼、诉讼法的含义;诉讼的分类。
2.诉讼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中的地位。
3.诉讼的特点。
4.诉讼三大类型的主要差异。
1.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掌握诉讼、诉讼法的科学内涵。
2.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全面掌握我国的诉讼法,熟知诉讼法的基本要求。
3.公共参与:借助于具体事例,掌握诉讼的特点和类型。
1.诉讼的分类、诉讼的特点
2.诉讼三大类型的主要差异。
理解1对区别:三种诉讼方式的不同。
明确3种方式:三种诉讼方式。
一、诉讼及其特点
1.诉讼
(1)含义: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2.诉讼的特点: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
内涵
公权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程序性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强制性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终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3.诉讼法的含义及类型
(1)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
(2)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知识拓展】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⑴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主要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事法等。
⑵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
⑶关系: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
注意:民法典≠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
1.为缓解现代社会纠纷大量产生、法院“诉讼爆炸”的压力,我国积极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方式,构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调解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调解协议在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②诉讼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并且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③我国的多元纠纷解决方式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发生与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①不选。
②: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②排除。
③④: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调解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说明我国的多元纠纷解决方式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它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以下案例对应诉讼类型正确的是(  )
①周某与李某签订买卖合同因未明确价格产生争议——民事诉讼 
②赵某因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产生争议——行政诉讼 
③张某因在小区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产生争议——民事诉讼 
④仇某因发布诋毁戍边英雄官兵言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刑事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周某与李某买卖合同争议对应民事诉讼,①对应正确。
②:赵某因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产生争议对应民事诉讼,②对应错误。
③: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交警属于行政执法部门,张某因在小区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产生争议对应行政诉讼,③对应错误。
④: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仇某发布诋毁戍边英雄官兵言论触犯了《刑法》,他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属于刑事诉讼,④对应正确。
故本题选B。
3.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财产纠纷越来越多。“打官司”不仅成为解决财产纠纷的有效途径,而且被很多人作为第一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关于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类型
②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
③在多元的纠纷中,解决只能依靠各种诉讼
④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详解】①④: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类型,无论是哪种诉讼类型,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①④正确。
②:诉讼不一定是最佳途径,要看具体情况,②说法错误。
③: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
1.诉讼类型: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2.主要区别:它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区别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性质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刑事案件
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问题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诉讼主体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举证责任 谁主张权利谁负有举证责任 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 公诉人举证,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适用法律 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 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 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名词点击】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知识拓展】差异表现: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
主要差异
(1)在诉讼目的方面
①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②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③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2)在提起诉讼的主体方面
①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②行政诉讼中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③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知识拓展】三大诉讼的侧重点
(1)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诉讼旨在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3)刑事诉讼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相关链接: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并附带解决的,因此称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知识拓展】《行政复议法》
第十二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4.智慧法院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高度信息化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通过微信公众号、导诉机器人、手机立案平台、多元纠纷预测、无人机等手段,做到在线诉讼服务全天候,推动查人找物难、信用惩戒难、财产变现难等执行领域难题的解决。建设智慧法院的意义在于( )
A.确保司法公平正义,实现审判能力现代化
B.拓展诉讼服务种类,满足多元纠纷的需求
C.有利于发挥司法优势,保障法院行使审判权
D.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推动裁决结果的落实
【答案】D
【详解】A:建设智慧法院有利于推动司法实现公平正义,“确保”一词夸大了其作用,A错误。
B:诉讼服务种类有民事诉讼服务、刑事诉讼服务、行政诉讼服务等等,建设智慧法院以高度信息化支持诉讼服务,并不能拓展诉讼服务种类,B错误。
C:以高度信息化支持司法审判,并不是保障法院行使审判权,C不符合题意。
D:智慧法院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通过多种手段,做到在线诉讼服务全天候,推动查人找物难、信用惩戒难、财产变现难等执行领域难题的解决,说明建设智慧法院有利于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推动裁决结果的落实,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关于三种不同的诉讼类型存在的差异,阐释合理的是( )
A.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以提起
B.行政诉讼中,行政相对人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C.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公民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纠纷
D.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答案】A
【详解】A:根据法律规定,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以提起,A正确。
B: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B错误。
C: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纠纷,C错误。
D: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D错误。
故本题选A。
6.小李与李某为父子,小陈是李某的女婿,三人参与伪造假币,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2022年4月29日,当地人民检察院以涉嫌伪造货币罪对被告人小李、李某、小陈提起公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②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③刑事诉讼可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④刑事诉讼主要解决罪与罚的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诉讼,但本案是当地人民检察院以涉嫌伪造货币罪对被告人小李、李某、小陈提起公诉,属于刑事诉讼,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②错误,③正确。
④: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④正确。
故本题选D。
课本P85探究与分享
小莹酷爱文学创作。一天,她偶然发现一本署名为小琪的诗集里载有自己的作品,后来得知是文学社的同学小琪擅自将社团内部讨论的稿件交给某出版社出版了。小莹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要求小琪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但小琪认为这是在帮小莹宣传作品,并不侵权。社团老师出面调解,小琪不仅不道歉,还认为小莹小题大做。有的同学也认为小莹没必要这么较真儿。小莹觉得很困惑,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咨询过律师后,小莹在父母的帮助下,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你是小莹,你会采取哪种解决方式?
参考答案:
小莹创作了文字作品,在学校文学社活动时与同学进行内部讨论。同学小琪未经小莹许可,便将该作品擅自交给出版社公开出版,且出版物未署小莹的姓名。小琪的行为侵犯了小莹对该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获得报酬权等权利,双方就此产生纠纷。
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要敢于对侵害行为说不,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无法通过和解、调解等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的情况下,诉讼是解决纠纷、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最后途径。
课本P86探究与分享
陈某在小区散步时见一条狗很可爱,便去远引,结果被狗咬伤。陈某要求狗的主人石某赔偿其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共计一万元。但石某认为,如果陈某不主动逗狗,狗是不会咬她的,因此不同意赔偿。陈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石某赔偿其相应损失。
张某从某县山区的居民处收购了 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销售牟取利益,被县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县林业局以王锦蛇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张某未办理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为由,认定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决定依法没收王锦蛇,并对张某给予罚款处罚。张某认为县林业局作出行政处罚的主要证据不足,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
某日下午,华某携水果刀窜至某中学附近小巷,将学生常某拦住,采取威胁、殴打等手段,将常某的手机和运动手表抢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以抢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华某的刑事责任。
●上述案例中提到的诉讼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
案例一: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以提起。
案例二:是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主要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案例三: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论主要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1.到法院打官司是件丢人的事情。(×)
【解析】诉讼(打官司)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赋予的权利来维权。
2.任何刑事诉讼都可以由当事人提起诉讼。(×)
【解析】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3.任何纠纷都可以选择仲裁。(×)
【解析】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4.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好途径。(×)
【解析】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各个方式各有优缺点,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
5.三大诉讼差异显著,所以刑事诉讼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解析】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6.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诉讼(×)
【解析】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与诉讼相关的试题的解法
(1)题型特点:
此类试题往往以具体案例入手,分析出现争议的原因,并提供合理化建议。
(2)解题方法
①通读材料,理清材料讲述的事件大概。
②联系所学关于诉讼、调解、仲裁的相关知识,判断该题是否属于诉讼。重点明确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③结合材料,联系诉讼的知识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